交心不交形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448681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各个电视台热映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第四部,在家闲来无事便去买了一本《阅微草堂笔记》来读,此一读果真读出了些感悟来。
  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长山聂松岩,以篆刻游京师。尝馆余家,言其乡有与狐友者,每宾朋宴集,招之同坐,饮食笑语,无异于人。惟闻声而不睹其形耳。或强使相见,曰:对面不睹,何以为相交。狐曰:相交者交以心,非交以貌也。夫人心叵测,险于山川,机阱万端,由斯隐伏。诸君不见其心,以貌相交,反以为密;于不见貌端,反以为疏,不亦悖乎?田白岩曰:此狐之阅世深矣。”
  也许很多人还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简单地来翻译就是说:“江西长山的聂松岩以篆刻闻名,游于京师时曾在我家住过。聂松岩说到其家乡有一狐友,每当宾朋聚集的时候,叫他同坐,他则吃喝欢笑,均与常人无异。但只能听到狐友的声音而看不见其形象。有人非要其现身:坐在对面都看不到,算什么交朋友。狐友就说:朋友之交在于心,不是以貌交友的;那人心叵测,比山川还险要,心机重重,陷阱潜伏。诸位不以心交友,以貌交友而反以为亲密;因为没见到我反而认为疏远,这不是悖乎常理的吗?田白岩说:此狐阅世很深啊。”
  素闻《阅微草堂笔记》中常写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的乡野怪谭,但是我看了以后却有了更深的思考,就拿这个小故事来说,虽然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但是他所带给我们的反思却是深远的。
  现在社会中的人都在抱怨社会风气不好,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和真诚。而这个小故事中能够以“交心不交形”发论,实在是警策人心,倘若人人都能坦诚相待,以礼相交,则是交心之密。我个人一直觉得看待一个人,所使用的并非单单是眼睛而已,而是应该“用心”。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眼睛常常看到的并非事实真相,没有一个骗子会让人轻易察觉到他是一个坏人,所谓“日久见人心”,仅仅是用眼睛去看的话,未免太过草率。
  所以说,对人、对事、对物都应该如是,用心去体会人、事、物的本质。我这样说并非是告诉大家不要去相信一切,而是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去看待一切,待到认清了事物的本质后再去放心地信任他,这样的信任才是真真切切的信赖。而从我们自己来说,待人真诚,凡事竭诚,这样也自然而然地会交到真诚的朋友。
  在此,我们还要感慨古人的智慧之高,“交心不交形”一句话概括出了人生交友,乃至城邦之交的真谛。
  
  【纪晓岚的“养生之道”】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大才子,他不仅在诗文歌赋方面都有高深造诣,而且为人通达幽默,做官清廉正直,一心为民。
  纪晓岚不仅大有才名,而且是一个长寿之人,他以83岁的高龄寿终正寝,在医疗卫生方面都欠发达的清朝中期,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寿星;然而,当我们去仔细考究纪晓岚的养生之道时,却不禁愕然,因为纪晓岚的生活习惯中,有一些与所谓的“健康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出入,甚至背道而驰。
  众所周知,吸烟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劲敌,吸烟会大大增加罹患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比率,可谓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然而,长寿的纪晓岚却是一个“大烟鬼”,他的烟瘾格外地大。其时,绝大多数的烟民抽的都是水烟,纪晓岚却觉得水烟容量太小,而且抽起来不过瘾,他就独立特行地抽起了旱烟袋。据说,像纪晓岚那般大的烟袋锅,整个北京城再也找不到第二支,也正因为此故,纪晓岚被人送上了“纪大烟袋”的绰号。
  然而,纪晓岚另外的生活习惯跟现在的科学养生就不谋而合了。譬如保持良好的心态,譬如讲究文武结合,动静相配。纪晓岚为人洒脱,性格好逗,常常语惊四座,话语诙谐,他又极其爱笑,每有小乐小趣便能捧腹喷饭,笑得不亦乐乎。此外,纪晓岚文武兼修,作文之间隙际,仍不忘每天活动筋骨,既调节了生活,又增强了体质。
  其实,仔细想一想,纪晓岚的养生之道对于我们普通人更有借鉴意义,因为迫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不大可能衣食住行条条框框都合乎长寿之道,譬如有些人戒不掉烟,有些人戒不掉酒,有些人偏好吃肉,有些人无法做到早睡早起,有些人不能按时吃饭,假如说仅仅因为有一两条生活方式跟长寿之道相悖,便自暴自弃,将养生之道弃之不顾,最终只能是因小失大,贻害无穷。
  想想纪晓岚的“养生之道”,或许,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滋生起长寿的自信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