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黎族始祖神话研究

来源 :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海南岛黎母山和雷州半岛雷祖祠的田野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海南岛黎族内部流行的关于雷公摄蛇卵繁衍出黎族的始祖传说进行解读,指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神话,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黎族起源的历史事实。该传说所说的“蛇卵”和“雷公”是不同文化符号的隐喻。“蛇卵”是指海南岛的土著(古越族),因以蛇为图腾被史书称“蛇种”;而“雷公”则是指唐宋以来北部湾一带被“王化”的俚族,因内附于以“雷”为象征的权力被称为“雷种”。该传说自宋代以后流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王朝对南方的开发,琼州
其他文献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颁布后,校园足球进入从“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折期,当前青少年参与校园足球过于依赖政策支持,缺少主动性及持续性,多项研究表明青少年持续参与运动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研究促进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关键影响因素的集合构型,认为目前存在四类构型核心条件“社会支持高”、核心条件“兴趣高+学训冲突小”+补充条件“文化课成绩好”、核心条件“兴趣高+年级低”、核心条件“年级低+比赛成绩好”+补充条件“文
郑子褒是民国时期上海有名的"剧坛达人",他背景复杂,尤与梨园行渊源深厚,以一身而兼剧评家、唱片经理、戏曲刊物主编、戏照收藏家、剧院经理等多重角色。作为剧评家和戏曲刊物主编的郑子褒,在民国剧评界地位举足轻重。郑氏剧评,以深得传统笔记旨趣的"老派"文风,融合开放包容的"海派"批评理念,在一众名家中自成风格,有"评坛金刚"之誉。1930、40年代,郑子褒接连创办、主编多份戏曲刊物,其中最重要的《半月戏剧》惨淡经营十余年,从前期成功的商业期刊转向具有理论价值的学术性刊物,记录下民国中后期千姿百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