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合作,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创新型教学方式在学校教育中不断推进,多种多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逐渐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英语素质的提升,是非常契合于初中阶段英语课程学习的教学方式。本文以巧用小组合作、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着重研究了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56
  一、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1.小组成员各方面差距较大
  笔者通过与各个学科教师的交流以及自身教学实践发现,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大部分教师都以就近原则作为划分讨论小组的依据,却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情况、性格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安排。这一现状,导致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各方面素养相差较大,部分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占据主动权,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并没有太多的发言和讨论机会,从而形成了小组成员各方面素质差距较大的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兴趣不够强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融入学生的讨论中发现,似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部分学生在教师开展讨论学习时,谈论一些与英语学习不相关的事情,更甚者还趁机说闲话。学生觉得教师给他们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就是在给他们上课说话和玩耍的机会。学生的讨论兴趣不够强烈,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教师必须引起重视。
  3.讨论过程中未有效使用英语交流
  同样是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数学、语文学科都可以让学生用中文进行讨论,但是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如果还允许学生用中文进行讨论,真的合适吗?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英语课的小组讨论过程中,仍旧使用中文进行讨论。这种情况悖离了在英语课程中使用此方法的初衷,因此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
  1.全面考虑学生因素,科学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目标就是让学生在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巩固学生的英语能力。但是,如果为学生提供的这个交流环境并不是科学的、合理的,在合作学习的小组中,同学之间的关系、交流能力、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那么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很难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发挥真正作用。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学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考虑班级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况、表达能力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科学的小组分配,力求每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效果最大化,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八年级上册Unit 6“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的学习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哪些学生在“一般将来时”语法方面较为欠缺,哪些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较为欠缺等因素,科学安排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各方面互补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学习,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升学生所需要提升的方面,同时也可以提升整节课程的教学效率。
  2.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提升学生英语认识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又应该如何灵活地在课堂中完成这一目标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比较好的选择。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侧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设计中加以实质性展现,合理地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进而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准备九年级上册Unit 6“When was it invented?”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在其中添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以“一般过去时的语法运用”为话题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必须使用英语交流,相互表达意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投入其中,明显感觉上课时间很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升学生口语能力,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使用效率
  必须明确的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那么英语素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笔者认为,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素质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换言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能力。但是,就前文的问题中提到,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多都是用中文进行讨论,却并没有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口语能力不强。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增加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也应当充分融入各讨论小组之间,辅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并及时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语法问题,在第一时间加以更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中某一单元的主要话题为主,引导学生开展口语训练活动,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加强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英语的使用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下册Unit 1“Can you play the guitar?”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以“musical instrument”为话题展开口语交流训练,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所了解的“musical instrument”,最终准备好了之后上台演说,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口语能力,更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勇于使用英语。
  三、結束语
  综上所述,巧用小组合作,优化课堂教学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模式,才能够充分发挥这一学习模式对于学生英语素质及各方面能力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千阳.浅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7).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池河中学233240)
其他文献
3D魔幻馆失窃案
期刊
摘要:面对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从一道试题入手,开发课程资源,探索学生的科学态度、学科价值观、成才价值观、人文情感的培养途径。实践结果显示,通过对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对新课标下化学教育的改革也具有深刻的触动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化学课程资源;化学学习观;可持续发展;成才价值观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
1.南湖公园里正在举办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四个小伙伴趁着周末去凑热闹。南湖公园里人头攒动,到处都挂着灯笼和庆祝五月节的条幅。  “现在分明是六月,为什么是庆祝五月节呢?”江川好奇地问道。  蓝婷认真地解释:“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也称作五月节。”  2.公园门口摆着好几幅宣传海报,介绍着五月节的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这个包粽子的活动很有意思呢!”蓝妍指着海报说,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8-0033-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90年代初登陆上海的TI图形计算器结合相应的传感器,能帮助学生获得真实而相近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能自动而迅速地分析数据以供学生参考,在研究型课程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我们知道,在中学开展化学研究型课程有相当难度。  首先是条件上。在上海中学化学实验室里,仪器设备虽谈不上陈旧简陋,但要利用现有
想不到吧,這里出现的所有场景都来自旧杂志。
摘要: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化学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有整体考虑,既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也要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以必修2“乙醇”教学为例,基于对知识内容及其教学价值、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以“结构决定性质”为引领,以“有机物性质”的学习为中心,将知识与认知过程进行整合,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逐渐和连贯地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思路,力求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知识的
摘要: “概念主题”是在一定主题统摄之下的学科相关概念的集合,它反映了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发展关系。通过对概念主题的建构和剖析,既可以加强教师对有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相关概念。通过对必修教材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流程的剖析,探讨了一定概念主题下的有关化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  关键词: 概念主题; 观念建构; 化学概念教学; 强弱电解
摘要:文章以化学阻燃剂实验的开发为例,阐明了应用型化学教学实验的功能以及该类物质体系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化学教学实验;化学阻燃剂实验;实验开发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7-006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加以应用,毫无疑问,知识的学习也离不开情景。因此,以
摘要:针对将高考例题进行“单纯练习”的粗放型教学现象,以聚焦知识、明确方向、优化能力、提升素养为教学目标,创建“答·品·讲·议”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与高考例题展开深度对话,充分发掘高考例题蕴藏的教学资源与承载的教学功能。精选江苏2016年高考典型试题为案例,诠释“答·品·讲·议”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考例题;“答·品·讲·议”;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