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通信市场的逐步打开,我国电信运营企业遇到一些新问题,互联网企业、硬件企业为运营商制造了多重压力,运营商业绩受到了严重影响。本文指出运营商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建议运营商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明确市场定位,树立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目的地丰富产业结构,来打造优质的用户服务平台。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共同抵御多元的市场竞争,寻找出适合运营商的新盈利点,使用从而缓解运营商管道化的趋势。
关键词:电信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三大运营商当前面对的新问题
(1)终端厂商严控产业链,形成新垄断
苹果三星等手机厂商、谷歌等互联网厂商凭借强大的的产业链控制力和用户掌控能力,形成跨越终端软件开发制造、内容应用等领域新的垄断。
自从iPhone 和Andriod平台出现后,运营商对终端的控制越来越远,仅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非常了解三大电信运营想借助蘋果产品来实现自己用户群体的提升,但是运营商也在iPhone手机高额的补贴中经受着考验。以中国联通为例,2010其对3G终端的补贴就造成亏损31.7亿元,然而电信移动也已在去年逐步踏入苹果的诱惑。
(2)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网络的换代
如何抓住机遇,在未来的移动运营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运营商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技术和网络的完善度及相关服务质量的升级,都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主要因素,所以技术服务一直是通信行业的焦点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些年的3G竞争,三大运营商都加快建设3G网络,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中国移动的强势地位受到了明显的挑战.
在4G来临之际,中国移动高达417亿元的4G投资,就足以凸显出其对4G的信心,据悉今年中国移动将在100多个城市覆盖4G网络,从股市表现看,4G概念股与4G概念股密切相关的通信设备子板块也在今年中有了不错的表现, 所以4G将在今年逐渐开始影响运营商的未来业绩。
(3)互联网企业的多元竞争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服务的推广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OTT业务”不断挑战电信运营商的传统服务。例如手机终端应用skype和QQ、微信等都是跨过运营商,直接面向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很好例子。工信部的数据表明,在微信、微博、人人等应用的影响下,运营商的点对点短信业务量开始有了明显的下滑,2013年1月-2月国内点对点短信就同比下滑了10.6%,语音业务ARPU从去年同期的33.8元下降到31.1元。透过中国移动的数据分析,其净利润比上一年增速下降了3倍,语音业务仅增长了1%。
(二)建议及对策
(1)加强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搭建开放平台
《经济学人》针对运营商对OTT的态度提出两个选择:“封杀它们或者加入它们”。虽然语音和短信业务在以前为运营商创造了大部分的利润,但从当前趋势来讲其必将走向没落。
对运营商而言,现在其提供的像飞信等产品远不能满足客服需求,不如与OTT企业一起把用户从传统的语音、短信消费转移到数据流量消费上,然后共同深入挖掘用户的价值,这样才可以在充满风险的新市场中站稳脚跟。
其实运营商作为第三方业务的提供者而言,其完全可以增强其网络服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承载能力促使OTT业务不断发展,一但网络服务扩展到OTT的生态系统中,也就意味着运营商将拥有更多的利润。
(2)避免成为管道,丰富自身产业链结构
在数据统计中,非语音收入占据了运营商越来越大的收入比例,中国电信和联通的非语音收入更是超过或接近一半。不可否认的是,数据流量的增长中其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企业或社会开发者的应用,运营商本身的应用本来就缺少活力,如今电信运营商的产业链地位将不断的被弱化。就比如说中国联通其应用商店的用户还不足两千万,这样的用户规模与庞大的3G用户量相比相差很远。对于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和飞信也出现了放缓的迹象。所以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讲,在继续积极推进终端定制的同时,尝试建立自己的运营平台,切实开展终端应用,以提供创新服务。目前运营商可以基于现有网络、技术、用户群体等资源优势,联合硬件及应用厂商,推出实用的应用,从而促进整条产业链的发展,避免成为通信服务的“纯管道”。
(3)树立品牌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
满足客户需求和维系客户关系能力是衡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竞争者完全具备了模仿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甚至整个过程的能力。所以运营商要想继续保持整体品牌的价值,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就要依靠创新品牌来维持更好的声誉和换取强大的生命力,为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运营商应该针对自己的现有品牌形象和产品优势,创造性的提出新的品牌和新的运营模式,例如早期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就创造性地提供了“运营商+内容商”的盈利模式。其最核心之处就是它使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运营商更应该对价值链进行了重新定位整合,秉着“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以运营商为核心,各方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打造的数据增值业务,借此提高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在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后从中获利。
(4)运营商间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随着通信竞争趋势的变化,企业必须注重与外界的合作与联盟,以求得整体收益,从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早期联通出售给电信CDMA网络、以及现在电信租用移动4G网络的意愿都是很好的合作例子。
其实电信业本身的特点就要求着合作的精神,因为通信本身就要求各家运营商网络要互联互通,技术的进步需要制定并遵守共同的标准等。所以,电信企业之间应该是一种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的格局。例如在面对苹果公司,三大运营商就可以建立新的统一的合作模式,与苹果公司进行统一谈判,不再是独立的电信运营商,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共同获利。
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基于3G及4G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如今又新面对互联网企业和硬件终端设备企业的多重压力,盈利范围越来越窄,其运营商管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我国通信行业的逐步开放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必须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各自内部优势,针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尝试多元合作,丰富产业链,创新经营品牌等方法来寻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在此基础总结出未来发展的竞争策略。
关键词:电信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三大运营商当前面对的新问题
(1)终端厂商严控产业链,形成新垄断
苹果三星等手机厂商、谷歌等互联网厂商凭借强大的的产业链控制力和用户掌控能力,形成跨越终端软件开发制造、内容应用等领域新的垄断。
自从iPhone 和Andriod平台出现后,运营商对终端的控制越来越远,仅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非常了解三大电信运营想借助蘋果产品来实现自己用户群体的提升,但是运营商也在iPhone手机高额的补贴中经受着考验。以中国联通为例,2010其对3G终端的补贴就造成亏损31.7亿元,然而电信移动也已在去年逐步踏入苹果的诱惑。
(2)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网络的换代
如何抓住机遇,在未来的移动运营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运营商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技术和网络的完善度及相关服务质量的升级,都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主要因素,所以技术服务一直是通信行业的焦点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些年的3G竞争,三大运营商都加快建设3G网络,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中国移动的强势地位受到了明显的挑战.
在4G来临之际,中国移动高达417亿元的4G投资,就足以凸显出其对4G的信心,据悉今年中国移动将在100多个城市覆盖4G网络,从股市表现看,4G概念股与4G概念股密切相关的通信设备子板块也在今年中有了不错的表现, 所以4G将在今年逐渐开始影响运营商的未来业绩。
(3)互联网企业的多元竞争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服务的推广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OTT业务”不断挑战电信运营商的传统服务。例如手机终端应用skype和QQ、微信等都是跨过运营商,直接面向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很好例子。工信部的数据表明,在微信、微博、人人等应用的影响下,运营商的点对点短信业务量开始有了明显的下滑,2013年1月-2月国内点对点短信就同比下滑了10.6%,语音业务ARPU从去年同期的33.8元下降到31.1元。透过中国移动的数据分析,其净利润比上一年增速下降了3倍,语音业务仅增长了1%。
(二)建议及对策
(1)加强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搭建开放平台
《经济学人》针对运营商对OTT的态度提出两个选择:“封杀它们或者加入它们”。虽然语音和短信业务在以前为运营商创造了大部分的利润,但从当前趋势来讲其必将走向没落。
对运营商而言,现在其提供的像飞信等产品远不能满足客服需求,不如与OTT企业一起把用户从传统的语音、短信消费转移到数据流量消费上,然后共同深入挖掘用户的价值,这样才可以在充满风险的新市场中站稳脚跟。
其实运营商作为第三方业务的提供者而言,其完全可以增强其网络服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承载能力促使OTT业务不断发展,一但网络服务扩展到OTT的生态系统中,也就意味着运营商将拥有更多的利润。
(2)避免成为管道,丰富自身产业链结构
在数据统计中,非语音收入占据了运营商越来越大的收入比例,中国电信和联通的非语音收入更是超过或接近一半。不可否认的是,数据流量的增长中其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企业或社会开发者的应用,运营商本身的应用本来就缺少活力,如今电信运营商的产业链地位将不断的被弱化。就比如说中国联通其应用商店的用户还不足两千万,这样的用户规模与庞大的3G用户量相比相差很远。对于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和飞信也出现了放缓的迹象。所以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讲,在继续积极推进终端定制的同时,尝试建立自己的运营平台,切实开展终端应用,以提供创新服务。目前运营商可以基于现有网络、技术、用户群体等资源优势,联合硬件及应用厂商,推出实用的应用,从而促进整条产业链的发展,避免成为通信服务的“纯管道”。
(3)树立品牌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
满足客户需求和维系客户关系能力是衡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竞争者完全具备了模仿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甚至整个过程的能力。所以运营商要想继续保持整体品牌的价值,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就要依靠创新品牌来维持更好的声誉和换取强大的生命力,为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运营商应该针对自己的现有品牌形象和产品优势,创造性的提出新的品牌和新的运营模式,例如早期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就创造性地提供了“运营商+内容商”的盈利模式。其最核心之处就是它使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运营商更应该对价值链进行了重新定位整合,秉着“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以运营商为核心,各方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打造的数据增值业务,借此提高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在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后从中获利。
(4)运营商间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随着通信竞争趋势的变化,企业必须注重与外界的合作与联盟,以求得整体收益,从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早期联通出售给电信CDMA网络、以及现在电信租用移动4G网络的意愿都是很好的合作例子。
其实电信业本身的特点就要求着合作的精神,因为通信本身就要求各家运营商网络要互联互通,技术的进步需要制定并遵守共同的标准等。所以,电信企业之间应该是一种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的格局。例如在面对苹果公司,三大运营商就可以建立新的统一的合作模式,与苹果公司进行统一谈判,不再是独立的电信运营商,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共同获利。
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基于3G及4G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如今又新面对互联网企业和硬件终端设备企业的多重压力,盈利范围越来越窄,其运营商管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我国通信行业的逐步开放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必须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各自内部优势,针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尝试多元合作,丰富产业链,创新经营品牌等方法来寻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在此基础总结出未来发展的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