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党史看今天的网络舆论战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崛起之舆论战》


  作者:任贤良
  定价:58.00元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学习党史,和解决今天中国崛起中面临的舆论斗争,特别是网络舆论战之间,原来有一条红线联系着。这是阅读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贤良同志新著《中国崛起之舆论战》给人的启迪。
  作者认为,大国崛起的进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少不了较量和博弈。今天,从大的层面看,我们的国家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舆论战,特别是去年以来,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各种各樣稀奇古怪、无中生有的谣言、谎言如同漫天污水,泼向中国,给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进程制造了重重障碍。
  从小的层面看,很多地方、很多企事业单位都遇到了紧急的网络舆情。如同婴儿的高烧一般,来势迅猛,不到半天功夫就可以烧到致命的热度,一旦应对失当,就可能招致重大伤害。
  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我们党、我们国家对舆论战其实并不陌生。舆论战是我们党打败侵略者、打倒反动派的制胜法宝。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舆论,也善于引导舆论。无论是在建党初期,还是在延安、西柏坡,乃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不但指导舆论斗争,还亲自撰写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参与斗争,他的笔如同雄师百万,为我们党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本书从舆论战的视角重温了这段党史,正本清源告诉我们,舆论战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党早就善于打舆论战。掌握好我们党优良的舆论工作经验,就能从总体上把握好今天我们面对的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新型舆论战。
  我们党从来不怵新媒体。在我们党初创的时代,报刊、电台是新媒体。到了21世纪,昔日的新媒体成了传统媒体,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新媒体,变成了互联网。这也正是作者所擅长的领域。作者带着情感重温党的舆论斗争史,不仅仅是对流金岁月的缅怀,而且提供了可资指导今天网络舆论斗争的鲜活案例。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的形态可以变,但运用媒体的思想、组织思想斗争的方法没有变。如同冯骥才笔下的“神鞭”,即便环境变了,“辫子”没了,换成了手枪,只要精气神还在,就一样能克敌制胜。
  时代在变,舆论战也在变。今天,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所谓“后真相”时期。都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连真实这条底线都没有了,那么,未来的网络舆论斗争是否会演变为无所不用的“超限战”?作者在分析了“大V”传播、社群传播、分层传播、分众传播等新形态的网络传播变化后,明确提出了主动设置议题的必要性,既要主动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也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
  在书中,作者客观冷静地分析了我们在面对网络舆论冲击时的种种不适应,指出只有应对好互联网,才能完成大国崛起的惊险一跃。这是作者的期待,也是一代中国人的使命。
  (作者系光明网总裁、总编辑)
其他文献
一些学者曾就性别和语言的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认为性别影响人们对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和使用,然而,这种语言上的性别差异在网络交际的过程中出现了转变。研究发现,男女在网络
大山里的"扶贫茶"通过数字化供应链走向全国,是普安县借助互联网实现脱贫与振兴的缩影。普安的变化不是个例,数字科技正改变着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仲春时节,贵州省黔西南布
如果要问你吃过香蕉吗?你一定不屑。香蕉是再普通不过的水果。事实上,真正自然成熟的香蕉是很难吃到的,除非你在香蕉树前。水果也和人一样,有自己的尊严,离故土越近,越能展露出真性情,离得越远,味道越难保真。即使在飞机和高铁大大缩短时空距离的今天,摘下就吃和运来再吃,香蕉仍然呈现出两个味道。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是个自然主义者,他认为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兽性和神性,每个人都是一座圣庙的建筑师。他是一个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