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码指征与英雄想象:《无往不胜》影像启示录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t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俄罗斯导演雅娜·波丽娅鲁什、康斯坦丁·库图耶夫执导,弗拉季米尔·弗多维琴科夫、谢尔盖·尼科年科等主演,于2017年在俄罗斯上映,并在中俄“2019年俄罗斯电影节”上展览的影片《无往不胜》,以独特的冰雪体育为载体,通过对冰雪运动的多元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塑造了体育英雄人物形象,传递了特殊的精神符号,使本片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载体和精神桥梁。影片在叙事过程中,没有刻意或着重强调体育本身,而是从人性化视角将个体与环境、自我与命运深度融合,实现了从運动项目到文化内涵的价值回归。因此,从文化启示视角来理解电影《无往不胜》蕴含的精神符号,感受其中塑造的体育英雄形象,对当前我国发展冰雪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精神符号内核:冰雪运动的银幕表达
  在大众生活中,体育运动具有特殊的身份角色,其中不仅体现了为梦想、为荣誉而拼争的精神和信仰,也通过塑造体育英雄的人物形象,成为激励大众的精神符号。《无往不胜》以冰雪运动的“外视角”彰显运动精神符号,以体育英雄的“内视角”照应精神想象,通过将“运动之美”转化为“精神之美”,用充满激情的电影画面催动观众的运动体验,呈现出独有的精神气息。
  (一)超越运动的自然呈现
  在大力发展冰雪事业背景下,利用冰雪题材电影的鲜活性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冰雪题材电影的传播优势,构建生态、形象的冰雪运动传播、展示机制,将有效解决传统冰雪体育运动传播方式单一、社会影响力相对不足和冰雪文化传播形态单调等多元问题,切实改善大众对冰雪文化的价值理解与精神认知,营造新的冰雪文化传播形态。[1]电影《无往不胜》借助冰雪运动的竞技优势,打造了唯美的运动画面,也塑造了战胜困境、走出自我的体育英雄人物形象。影片对冰雪运动场景的唯美叙述,进一步传播和带动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理解与认识,充满了浓厚的现实意义。电影《无往不胜》用特殊的镜头语言诠释了冰雪运动的独特内涵,用体育精神重新定义梦想的伟大与平凡,通过构建“冰雪运动 电影”的叙事模式,深度传递体育精神、竞技文化与冰雪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精神象征与文化启示。
  (二)超越自我的形象表达
  体育电影通过营造感受体验更强的影视画面,向观众传递了更加生动、灵活的生命体验,使大众审美与体育审美充分融合,进而获得了被大众广泛认同的内在情感。电影《无往不胜》讲述了阿列克谢·察廖夫从希望到绝望、再到重拾希望实现人生逆袭的故事。从充满希望到陷入绝望,表现了冰雪运动的世事无常与残酷性。从走出困境到实现个人梦想,则升华了影片的故事主题,塑造了体育精神的独特印象。在影片叙事技巧上,通过叙述故事前后反差对比,尤其是通过对人物的命运变迁进行对比性叙述,进一步表达了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光芒。影片通过将镜头对准个人,借助阿列克谢·察廖夫的成长轨迹,融入个人的内在情感,打破了传统体育电影偏重“集体主义”的叙述范式,塑造了充满运动特色且亲切感人的个人体育英雄形象,塑造了全新的电影风格。在冰雪运动载体推动下,影片突破了单一体育题材的限制与束缚,深度融合了个人价值实现与体育梦想的多元叙事内容,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命抉择中,传递了对特殊体育英雄的精神致敬。
  (三)超越文化的生命礼赞
  体育电影以体育运动为题材,通过讲述体育故事、塑造体育人物,用极具感染力和情感张力的体育精神引导大众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性精神。体育电影生动传递了健康、健美的精神意象,诠释了独特的审美内涵,为大众提供了超越国界、跨越文化差异的体育精神。通过引导大众品读体育精神,体验追逐梦想的精神动力,感知体育英雄人物形象,充分彰显了体育电影的文化启示。在阿列克谢·察廖夫重拾信心、重拾希望的人生变迁中,体育精神、父爱关怀都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内在。察廖夫也在命运变化中,更加成熟、更加坚定个人对冰雪体育的热爱。此外,该片以独特的冰雪运动为切入点,继续秉承体育精神与英雄人物的内涵隐喻,与当前推广冰雪运动、发展冰雪文化的内在诉求深度契合。
  二、传递独特文化:英雄想象的强力建构
  电影《无往不胜》是一部俄罗斯冰雪运动题材影片,主要讲述了冠军选手阿列克谢·察廖夫因为一场意外失去双腿,致使个人身心备受打击,甚至要放弃生命。但是在家人与朋友的鼓舞与陪伴下,他明白了“活着就是为了战斗”的人生意义。影片塑造的冰雪运动场景,不仅让观众了解、认识了冰雪运动,更通过展现精彩的冰雪运动赛事现场,使更多观众参与、了解冰雪运动,为当前弘扬和推广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了重要力量。
  (一)主旨表达:不放弃信念的内在揭示
  在众多类型题材影片中,体育电影是具有独特审美与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通过以某一体育运动项目为载体,将体育英雄的浪漫情怀、体育运动的竞争理念深度融合,成为大众感受体育运动、品鉴体育精神的重要象征。[2]在表达和呈现影片故事主题时,利用现实主义手法描述运动员的生活和生存状况,深度挖掘体育运动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影片在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将体育运动的赛事规律、竞技理念与精神符号深度融合;在画面剪辑设置中,通过将运动竞技的动态画面与反映个人心理的静态画面相融合,精彩呈现、生动捕捉了体育运动的写意镜头,帮助大众建立了体育运动的心理架构。《无往不胜》是一部以冰雪运动为创作素材的体育影片,通过对其中蕴含的精神理念、文化思想进行挖掘与展示,实现了冰雪运动的艺术化处理和高度表达,增添了大众的精神触感。影片在展现冰雪运动影像魅力的同时,也通过歌颂体育英雄的精神品质,使影片以冰雪运动为外形,以精神象征为核心,成功把握了影片的叙事主旨。
  (二)形象传递:追逐梦想魅力的本源回归
  在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契机下,推广、普及冰雪运动进入发展良机。以冰雪运动为创作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发挥影视艺术的娱乐优势,更好地传播冰雪运动的艺术风采,助力冰雪产业发展,也让大众通过电影回归追逐冰雪体育的内在魅力。电影《无往不胜》以冰雪运动为载体,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彰显出浓厚的人性化特色,通过使用高空俯瞰的全景叙事镜头,塑造了冰雪运动的宏观场景,传递了强大的精神信念感。影片在叙述冰雪运动故事情节的同时,融入情感内容,推动影片叙事节奏发展,刻画了鲜活、丰富的体育运动人物形象。阿列克谢·察廖夫原本是国家高山滑雪少年队中一位充满冰雪运动精神的队员,对冰雪运动和体育竞技有极高的爱好与天赋。然而,一场意外使他失去了双腿,失去了一切希望。原本自信、阳光的阿列克谢·察廖夫瞬间跌入人生的“至暗时刻”。但正是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以及对体育赛场的向往,使其重新站在残奥会的赛场,生动呈现了体育运动的竞技优势,也展示了体育英雄的精神能量。此外,影片《无往不胜》在结尾部分致敬了俄罗斯奥运英雄,表达了对体育英雄的礼赞与歌颂。
其他文献
周婉京,青年作家及艺术评论家,1990年12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哲学系任访问学者,现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艺术理论。自2009年起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及艺术评论,曾获得第45届香港青年文学奖与首届台湾“罗叶文学奖”。著有作品《清思集》《相亲者女》《隐君者女》等。一  人眼大概是人身上最精妙的装置。它类似一个高清晰度的35毫米照相机,能够根据光线的不同自动调节亮度,可以自动对焦于感
谍战剧有着完全独立的类型样本,以潜伏下的明暗斗争为核心事件,以间谍、特务、侦探等为主要元素,以环环相扣的剧情、悬念迭起的故事、立场鲜明的人物引起了一拨拨收视高潮。纵观中国谍战剧历史,共经历了四次蝶变之路,逐步实现了类型的深耕。在清晰的类型样本后,我们也看到了其在类型创新、反类型及类型融合之路上走出了独特的步伐。  2020年11月,李易峰、金晨主演的谍战剧《隐秘而伟大》在央视、腾讯视频、芒果TV等
法国导演奥利维埃·达昂自1994年以《兄弟们:红色的滚球》正式从影以来,编剧并拍摄了16部作品,他以其多样化的作品题材与类型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从电影短片到电影长片,从电视剧到音乐剧,从深具英格玛·伯格曼风格的惊悚悬疑片到贝托鲁奇式的青春犯罪片,再从戏谑的法式喜剧到严肃的人物传记片,奥利维埃·达昂用其作品将带有法国诗性的影像质地与充满纪实感的内蕴自洽地融为一体,不断刷新着无数电影批评家对其个人乃至法
[摘 要]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达到现阶段的水平,在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后,还要面临第一次审核评估,那是为了保证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审核评估方案要求,高校的评估范围和内容包括6个项目以及它的63个要点,师资队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包括师资的数量与结构、教學水平、教师教学投入及教师发展与投入。随着
[摘 要]高校校园突发事件频发,给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巨大伤害。文章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安全事故频出的现状调查,分析引入大学生保险机制在维护校园安全中心的必要性,以期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词]校园安全;大学生;保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8-0179-03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并于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