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疑 教贵问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_gej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百多年前,科学家伽利略就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可调查我们周围的学生,问题意识相当薄弱,上课根本没提问题的习惯。长期接受性的教学使他们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朝气不足,暮气有余。
  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一味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以人为本,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学法”。因此,必须重视起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的课堂提问。若问什么方法可让此中介做到二者得兼,回答是:问题教学法便是二者得兼的不二之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教与学在问题教学中得以相长,学问之花得以在问题教学中绽放。
  教与学在问题教学中得以相长,学问之花得以在问题教学中绽放,得益于以下两点:
  一、明晰“学贵疑”,以树立“问题意识”
  我告诉学生: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就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的确如此。如果没有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如果没有哥白尼对“地心说”的怀疑,也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故而,只有“疑”才能让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达尔文也罢,哥白尼也罢,他们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罢了。”
  通过名人“贵疑”之事例,让学生明晰大凡学有所成者都善于“置疑”,从而激发其“疑”趣,使之树立“问题意识”,愿意走进语文课堂,学会思考,勤于思索,敏于答题,成为,具有探究能力,内心丰富的人。
  二、懂得“教贵问”,以践行“问题教学”
  以往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职能,教师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上谨言慎行、唯唯诺诺,虽顺从但缺乏主见。可以看出,这样的教育缺少情感的流露与沟通,缺少人文关怀,缺乏灵性,因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问”字上,以问为贵,为问造势,予问以度,予问以时。
  其一,营造“问”之氛围。
  欲要“生”疑,欲使“生”问,得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使他们消除怯问的心理障碍,打破不问的思维习惯,以疑为傲,以问为荣,敢于质疑,勇于争论,在疑中积累知识,在问中懂得学问。
  在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微笑着说:今天我的心情特好,让你们一次问个够。少顷,有一女生怯怯(也许,她自己觉得这问题问得幼稚,其实不然)地问:作者为何轻轻的来,悄悄的走呢?对这位同学给予褒奖和肯定后,我以充满期待的、寻求的口吻问:今天我的思路不畅,谁能为这位同学解答?“我来。”一男同学站了起来,“因为,诗人不想打扰康桥的宁静,不愿惊醒康桥的美梦,他要把这座感情的伊甸园永远地藏在心头,永远不去破坏它的美好与宁静。这份爱,深沉厚重,感人至深。”惊异于这位男生深刻的领悟与精彩的表述,我率先鼓起了掌。“啪啪啪”一时间,教室里掌声雷动,洋溢着欣赏与感动。
  “虽然这位男同学已讲得很好,但我还想作些补充”,又一个男同学颇为小心地说。我赞许地点点头。“轻轻,悄悄,出现在诗的开头和结尾,别有深意。无论结构上还是情绪上都是一种重复,意在强化再别康桥时那淡淡的又是至深的离情别绪。”这次,未等我开口,同学们的掌声已响起,整个课堂情味氤氲,叫人感动。
  其二,把握“问”之难易度。问题太易,学生会不加思索地随口喊答,次数多了就无味了;问题太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久而久之,学习积极性受挫,信心尽失。因而,提问题时,应做到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
  在教学《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时,我就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1.文中记叙了与文与可的哪些事件,分别说明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2.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还是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 3.畅所欲言你从文与可的故事中得到的启发,做到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显然,第一个问题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易;第二个问题是解决文中的重点,稍难;第三个问题是拓展和情感激发,难易适中。课堂问题设计不能让学生无话可说,也不能让学生全用书上的内容作直接的回答,尽量避免“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产生。
  其三,给予“问”之时空。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
  教学《鸿门宴》时,我就课文及相关资料(学生人手一份)的介绍,让学生明晰,由于项羽的“为人不忍”,痛失了杀刘邦的好机会,致使自己最后兵败自刎。言罢,我面带微笑说:“子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也许,你们的想法更有见地,请给我向你们学习的机会喔”。学生笑了。马上有学生质疑,项羽真的“为人不忍”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我大力褒奖了这位学生敢提问题且问得极有水准,但我并没有对问题作何解说,而是让学生在查找资料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理解,允许他们有一天一夜的准备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的语文课,惊喜多多:有的认为,项羽在新安听秦降卒不服己就“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义帝“群臣稍稍背之”就“阴令衡山、临江王急杀之江中”;当齐王田荣反叛自己时,北击齐“皆坑田荣降卒”,哪里有一点妇人之仁,“为人不忍”?
  面对学生的质疑,我并不急于评价,也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他们思考,使学生获得“质疑,而后答疑”的快感,培养了创新能力,增长了智慧,丰润了心灵。
  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实践证明,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学贵疑,教贵问,让问题教学法引领我们走进课改的新天地,让教与学在问题教学中得以相长,让学问之花得以在问题教学中绽放。
  (作者单位:独山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信息化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思路,也是新时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路径。文章基于高校数据和内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现状,结合高校业务运行模式和业务活动特征,提出“数据式审计”是高校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明确了数据式审计“是手段而非目的、是分析而非统计、是整体而非局部”的基本理念。在此理念上,文章围绕“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高校数据式审计框架,并结合高校办学业务、科研业务案例,深入探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民间热敷偏方有助于缓解肩周炎的症状,且取材方便,颇有效果。  1.食盐适量,倒入铁锅中,用文火慢慢加热,
晨练后,李海像往常一样,赶到一家售卖理疗仪等保健器材的营销中心听课。彼时,营销中心并不算宽敞的房间内,已经坐下了20多名老年人。记者走访发现,像这样的保健品营销中心,多散落于偏僻的街道上、社区的民房里。  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41亿。其中,相当一部分老人过着独居或没有子女陪伴的生活。孤独,没有方向感,让很多空虚的老人产生了各种依赖,不断地陷入不良商贩精心设计
【摘要】国家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对原有准则修改、补充的同时增加了22项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本文就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具体内容进行解析。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成,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实现了会计语言的国际化。特别是《企业会计准
基金项目:本文受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管理会计应用指南研究”(批号:2006jqw069)的资助    【摘要】为建立以战略导向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提供现实基础,进一步说明引导企业在模仿的基础上形成应用氛围是推广管理会计的根本所在,笔者对企业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指出我国要尽快建立管理会计应用指南。    一、引言    南京大学课题组(2001)调查结果显示, 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重庆正在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5月17日,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召开。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
吸入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特点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其局部抗炎作用强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且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后大部分药物被肝脏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会相应减少,因此是哮喘患者预防治疗的常用药物。  在吸入糖皮质激素时,进行慢而深的吸氣,吸气后,屏气片刻,缓慢呼气,会有部分药物沉积在口腔。  这些沉积在口腔的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局部不良反应,主要为念珠菌性口腔炎和咽喉炎等局部真菌感
水果店的老板是江西来客,操着一嘴赣南口音,每每张口,发音总打起半吊子,一半吊在故乡,一半留在老城。老板人胖,胖得却十分精神,总喜欢说,咱可不是那种一捏就溜开手的跑肉。  又讲错啦!儿子上前纠正,发一声,读抛肉。话没说完,儿子笑出声来,老板的肉手就在儿子身上游走,放肆如同小兽。  水果清甜,迎着陆石河风荡起阵阵带有香气的涟漪。相对而言,鱼米街水果店的日子并不那么惬意,多数水果的香便香在鲜字上——新鲜
吴永忠(前排右一)和同事们讨论患者病情  每周一上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医生翁克贵都会早早来到医院。早上7点半,他套上白大褂、准备好资料后,便会从内科大楼赶往门诊大楼。  在门诊大楼二楼的走廊尽头,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吴永忠教授的肺癌特殊门诊。每周一上午,翁克贵都会出现在这里,协助吴永忠工作,负责记录患者信息。  对翁克贵来说,这是一段珍贵的学习时光。在这间诊室里,与吴永忠
《风筝》是七年级上册中比较特别的一篇文章,由于其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的意蕴,再加上时代的隔膜,学生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这篇文章因为包含着亲情的主题,而被编入了第五单元“亲情”单元当中。亲情又本是我们熟悉的话题,所以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中,《风筝》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该怎么教,学生才能理解接受,就成了备课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学习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