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级管理中,纪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制定合理的纪律要求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是,再好的规定没有人去执行都是一纸空文。那么,班主任执行规定时应该注意到哪些问题呢?笔者以为班主任在执行班级规定时既要关怀学生又要公平处事,让关怀与公平同在。
老师的关怀能够让学生感到春天般的温暖,从而反思自己的错误;老师的公平能够让受处罚的学生没有怨言,而且可以使其他同学心服口服。但是,在具体事情上,很多老师往往只考虑其中一个方面而忘记另一方面。
某一报刊有一篇名为《等待——教育的智慧》的文章,该文讲述了学习委员王芳迟到后,自己没有按常规点名批评她,而是让她自我反省的教育故事。读完全文,我感到该老师做得不妥。
延安整风运动时有一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提法,这个提法非常好,它非常准确地说出了纪律的作用。纪律不是为了惩罚某些同学而设,纪律的作用主要是让犯错误的同学和其他同学引以为戒。要使纪律充分发挥作用,公平非常重要。纪律面对的不是某一个个体,而是全体同学,处罚某一个同学不仅仅是让他改过,还要给其他同学看,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也就是所谓的“杀鸡吓猴”。从文中可以看出,对迟到的同学进行点名批评是班规,最起码也是惯例,所以,不管哪位同学,只要迟到了,就要受此惩罚,作为老师,要一碗水端平,否则,便会留下埋怨的种子,损害纪律的公平性和权威性。从该老师的主观意图来说,她是想让王芳进行自我反省,这种愿望是好的,行为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该老师忘记了其他同学,这种做法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其他同学心目中,这是老师偏袒班干部,是“刑不上大夫”。往后其他同学迟到,老师还能理直气壮地点名批评吗?过去因迟到而被点名批评的同学又会怎么想?
美国心理学家吉利根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最后得出在人类的道德发展中存在公正取向和关怀取向,两类取向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一差异与性别有关,女性关怀道德取向占优势的人数比男性多,而男性则具有公正占优势的道德取向比女性多。在处理王芳的问题上,该老师注意了关怀取向而忽略了公平取向,这是不可取的。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这实际是采取“法治”还是采取“人治”的问题。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典型的“人治”,甚至可以说按照自己的好恶来处理事情,这种做法会在同学心中种下埋怨的种子。
其实,我觉得该老师不妨按常规点名批评王芳,这样可以体现老师的公平,树立老师的形象,增强老师的威信。从文中王芳主动找批评来看,她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学生,不会因为学习委员的特殊身份而谋求“豁免权”,她能够想通的。退一步来说,即使她想不通,老师也可以通过事后的谈话消除她心中的疙瘩。
关怀是一种情感,公平则归属于理智,只有情理并存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责任编辑 萧
田
老师的关怀能够让学生感到春天般的温暖,从而反思自己的错误;老师的公平能够让受处罚的学生没有怨言,而且可以使其他同学心服口服。但是,在具体事情上,很多老师往往只考虑其中一个方面而忘记另一方面。
某一报刊有一篇名为《等待——教育的智慧》的文章,该文讲述了学习委员王芳迟到后,自己没有按常规点名批评她,而是让她自我反省的教育故事。读完全文,我感到该老师做得不妥。
延安整风运动时有一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提法,这个提法非常好,它非常准确地说出了纪律的作用。纪律不是为了惩罚某些同学而设,纪律的作用主要是让犯错误的同学和其他同学引以为戒。要使纪律充分发挥作用,公平非常重要。纪律面对的不是某一个个体,而是全体同学,处罚某一个同学不仅仅是让他改过,还要给其他同学看,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也就是所谓的“杀鸡吓猴”。从文中可以看出,对迟到的同学进行点名批评是班规,最起码也是惯例,所以,不管哪位同学,只要迟到了,就要受此惩罚,作为老师,要一碗水端平,否则,便会留下埋怨的种子,损害纪律的公平性和权威性。从该老师的主观意图来说,她是想让王芳进行自我反省,这种愿望是好的,行为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该老师忘记了其他同学,这种做法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其他同学心目中,这是老师偏袒班干部,是“刑不上大夫”。往后其他同学迟到,老师还能理直气壮地点名批评吗?过去因迟到而被点名批评的同学又会怎么想?
美国心理学家吉利根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最后得出在人类的道德发展中存在公正取向和关怀取向,两类取向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一差异与性别有关,女性关怀道德取向占优势的人数比男性多,而男性则具有公正占优势的道德取向比女性多。在处理王芳的问题上,该老师注意了关怀取向而忽略了公平取向,这是不可取的。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这实际是采取“法治”还是采取“人治”的问题。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典型的“人治”,甚至可以说按照自己的好恶来处理事情,这种做法会在同学心中种下埋怨的种子。
其实,我觉得该老师不妨按常规点名批评王芳,这样可以体现老师的公平,树立老师的形象,增强老师的威信。从文中王芳主动找批评来看,她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学生,不会因为学习委员的特殊身份而谋求“豁免权”,她能够想通的。退一步来说,即使她想不通,老师也可以通过事后的谈话消除她心中的疙瘩。
关怀是一种情感,公平则归属于理智,只有情理并存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