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鼓励创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是通过思维而达到理性认识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的。思维能力强弱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具有良好的思维素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人,智力发展和行为能力也很好。人的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人的思维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和写作、实践等活动中都可以有效地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思维能力和学习有密切关系,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内容,但语文素养不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能力之间存在差距。那么思维能力是不可改变的吗?不是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训练得到提高。其中,创新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方面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探究、实践等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一、在质疑、思考中提高思维能力
  首先,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第一步就是发现问题。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后就会进行思考、探索进而创造。课件,敢于质疑,能够发现问题才能够引起思维活动。如果学生的大脑处于被动的单纯接受状态,那么怎么会有学习动力呢?古人说得好,有小疑问就有小进步,有大疑问才有大进步。无数实践证明了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这个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开始。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做到不嘲笑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回答学生的问题。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其次,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首先要掌握和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如在讲《失街亭》一课时,围绕“是谁的过错导致街亭丢失”这个问题,学生纷纷表达了不同意见:有的学生认为是马谡的错,因为是他直接导致了街亭的丢失;有的同学认为是诸葛亮的过错,他用人不当,明知道马谡不能重用,却仍旧将防务交给了马谡;有的学生认为副将王平也有责任……这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还运用了判断、推理等思维的基本形式。
  二、在阅读中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需要借助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高中生已经掌握了大量字词,理解能力有了相应提高,因而读起作品来更顺畅。这就对高中学生阅读的质和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外作品时,提高广泛性,尽量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博采众长,激励学生树立学贯中西的远大志向。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把读到的书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只有这样,学生思考问题才不会太狭隘,思考问题的空间就开阔很多,眼界更远。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思维广度的发展。
  三、在写作创新中提高思维能力
  写作过程也就是学生思维运转的过程。在材料作文中,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材料,进行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展开联想,或形成一定的思想认识,然后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便是思维过程的体现。一篇作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写作思维的正确、深刻、新颖程度决定的。在话题作文中,学生的审题、构思过程,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要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对话题涉及的生活面做出基本梳理,然后由现象拓展到本质,辩证地认识话题中的观点,论证自己与众不同的新颖看法和观点。
  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存和社会生活体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将学到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体现,否则,创新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对课文相关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纳。比如,学习《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可以让学生动手收集一些有关的语文常识,通过自主时间学习更多地了解作品、了解作家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快速查找文字资料,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其次,教师要有目的性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组织学生从社会上、生活中、家庭中、同学中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并展开讨论,开一个小型辩论会。如此,学生在锻炼思维深度、广度的同时,思维辩论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思维更敏捷。再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是更新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自我创作一些散文和诗歌,以此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作品,通过诗歌和散文的朗诵开展,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综上所述,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十分重要,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教学生“学会思维”,提高21世纪人才的素质。
  参考文献:
  [1]于春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哲学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
  [2]丁岚.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新思维写作的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3]袁家强.论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D].河南大学,2013.
其他文献
《老王》是杨绛于1984年写作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记述了自己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当时的杨绛已年逾古稀,却对一个逝去多年的三轮车夫念念不忘,他们之间的情谊在那个特定年代下显得那么渺小却又弥足珍贵,文章读来字字句句平淡朴实,然而,通过王君老师的解读,相信每一个到课者都或多或少领悟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厚谊。王君老师对《老王》一课的解读,有着一个女性教师的细腻与温情,又怀着对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人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朗读的能力、技巧多半是从教师的范读中模仿而来的。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精湛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主体性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自然成为新课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设计,首要原则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
摘 要: 为改革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强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以“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为例,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探索方法提高教学实践环节的效率,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BOPPPS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1.引言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化学实验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深入理解基本
鲁教版“五四制”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主要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这部分知识讲的是心理品质常识,对应的是课标要求形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即使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践行和养成,所以怎样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呈现形式完成这部分的教与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会背会记一部分知识,仅仅完成道德认知,而是让学生把这一
摘 要: 文章剖析了如何提高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详细地叙述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农村学生 课外阅读 阅读习惯 培养方法  要使学生能够主动收集、汲取知识洪流中所需的能量,开阔阅读视野,提高学生阅读综合素质,尤其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从培养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着手。  一、激活阅读源头,激发积极
摘 要: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理论认知较差,实践能力薄弱,自主性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结合《测控电路》课程的教学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 《测控电路》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1.《测控电路》课程的性质  《测控电路》是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测控
摘 要: 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努力挖掘德育因素,挖掘德育显性、隐形因素,结合媒体教具,重视课外德育实践等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 德育 小学英语教学 渗透方式  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努力挖掘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思想上得到良好的熏陶。德育如何有效渗透小学英语课堂呢?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一、挖掘德育因素,提升学生素质  
摘 要: 明暗处理贯穿了《雪国》的全文表达。暗线中的冷美人叶子与明线中的暖美人驹子相互盘绕,明暗相映,冰火相撞,既反衬了驹子的温暖美感,又深化了叶子个人形象的冰雪之冷。对于叶子的正面描写虽然较少,但人物形象并不淡,反而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人物的存在,全书明暗双线并行,行文结构得以进一步丰满。明暗并行的双链,深化了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的同时,更进一步烘托了《雪国》一书的整体氛围。借明暗双线中微妙而相似的
摘 要: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两大主体接触、互动的主要媒介,因此就不可避免有冲突的发生。本文主要论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处理冲突的策略,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 课堂教学冲突 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契机  课堂教学冲突是在课堂教学这一场域不可避免会发生的课堂教学事件,面对冲突的发生,教师该何去何从?学生的态度会对解决课堂教学冲突起到至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