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集思维、计算、运用于一体的重要学科。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探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美国教育评论家埃里斯曾经说过,“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伟大的教学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这充分说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而将合作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融汇进去是新时代赋予初中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新任务。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合作学习首先应具备生生合作的崭新学习关系和学习环境。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善于营造民主合作、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例如教师可以把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挂在墙上,还可以将班风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后贴在教室里醒目的地方;还可以利用宣传栏或者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展示一些学生共同参与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等。
  例如,在进行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九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几个问题:菱形的定义(要求在平行四边形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定义)是什么?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是什么?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边、角、对角线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可以通过交流知道平行四边形与菱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具有各自特征的图形,让学生讨论哪些属于平行四边形,哪些属于菱形?这样就能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二、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在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指导,不让学生进行毫无意义的合作。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对数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某一单元所讲述的内容进行熟悉,并对不明白的地方用符号做好标记,以利于讨论之时不会毫无头绪。其次,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时,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看过的内容,对不明白之处交流、讨论互相合作学习,对讨论的内容和结果要及时记录,以此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将合作学习课堂学习模式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不会毫无头绪的乱合作、乱学习。在进行合作学习的阶段,教师也可以采取让学生个体之间、前后左右之间、组际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开展有效合作学习,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三、合理分工合作学习的小组
  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课堂上有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的人数以4~6个为宜,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进行自主组合,教师再根据学生接受知识能力,认识和理解反应能力等差异因素,对人员进行适当的调配,最终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效果。合理的分组是实现高效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实践,组员间对各自的能力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让各小组推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员分工和协调的工作,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对小组内的不足和优势等及时向教师汇报,教师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指导和改进。另外,在小组内还应该建立奖惩制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讲解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类小组,并对其进行合理分工。
  第一类小组:写出勾股定理的含义;勾股定理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商高定理”,查询商高定理中的商高是属于那个国家的;勾股定理除了叫做商高定理之外,还有其他的名字,并且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同学们收集几个,并说明其名字的来源。
  第二类小组:查找资料,整理相关的证明勾股定理的不同方法,并挑选出最容易证明的方法。
  第三类小组:查找勾股数组的表达式,说明勾股数组自身所包含的特征,并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列举几个例子。各小组长根据要完成的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合理分配组员的工作,学生完成各自的任务。最后大家把找出的资料相互交流和学习,达到有效的合作学习。
  四、运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手段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讨论得出的各种结果,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者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判断与评论,如果对部分答案组内成员无法确定,可寻求教师的帮助。让学生体会得出正确结论之后的有愉悦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这是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例如,讲解“正方形”的相关知识时,可引入下列题组:
  (1)在一块正方形的草地上修建一条小路,使得这条小路将草地分成面积相等两部分,你有多少种分法?
  (2)若修建两条小路,使得这两条小路将草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如何分?
  (3)以上修建的两条小路的位置和长度关系怎么样?
  让各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学生得出的不同结论,教师不能只满足谁对谁错,而是对其给予肯定评价,鼓励学生们进行再实验,找出最终的答案。
  总之,随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逐步应用,不论是课堂教学质量,还是学生学习效果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因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值得我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晨.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21).
  [2]郭毅.基于初中数学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的“场”,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展现,培养学生科学的创造精神。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
摘 要: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并把教育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的战略措施予以推行。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对政治教学依据的理论基础的探讨,并结合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本文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师课堂角色的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高中政治教师课堂角色转换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师 角色  为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基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