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国家之城的形象建构——老舍的重庆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舍的重庆想象中,重庆作为民族国家的象征,拥有对北平性格进行评价的权力,北平故事被控制在国都重庆/民族国家的观念框架中,主要人物的城市去留策略,满足了老舍作为"北平之子"和"国家之子"的意愿。"下江人"来到重庆,展开了人与城的对话。在对话中,身份迁移、季节转换、新旧冲突等题材被整合到重庆想象中。"下江人"既有的"身份"与重庆战时语境相龃龉,"身份"在国家意义的层面被重新建构。战都重庆拥有轰炸季与雾季两副城市面孔,面孔的转换嵌入叙事机制中,演绎了"下江人"的命运变奏和民族共同体观念的分合。无论走向重庆还是离开重庆的叙事安排,老舍都是基于民族国家立场的考量,以此完成了对战时国家之城的构想。
其他文献
<正>本期重点选题: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规范化开展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若干问题思考(徐震纲)重视甲状腺癌术后规范化长期随访(田文,郗洪庆,王冰)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
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它可以借助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从多层面、多角度传递民族文化,揭示民族文化的内涵.任何设计活动都离不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