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值上海市委、市政府学生健康促进大会和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一周年之际,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项目之一——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人人达标”活动拉开了帷幕。各区县分别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也相继在2012年6月下旬和10月20日举行了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达标活动实践和理论考试,这是切实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与见证。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情况分析
我县现有中小学73所,其中小学33所、初中33所、5所高中、1所完中和1所职校。共有363名专职体育教师,其中小学158名,初中149名,高中56名。参加教学技能达标考试的专职体育教师应测人数为314名,第一阶段实测人数为291名(5人因伤病免修,4人因怀孕缓测,14人因受伤缓测),其中小学136名,初中115名,高中51名,具体见图1。
图1 教师基本情况
参加此次达标考试的教师(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必须全部参加)占我县教师总数的86.5%,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总数的40.6%。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县中青年体育教师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他们大多有生机、有活力,都希望在学校体育这块园地上做出一番业绩。但由于崇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原因,除优秀青年教师难于引进外,好的师资还在不断外流,缺少带教老师,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如其他区县。主要反映在一是拔尖群体人数偏少,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教师微乎其微;二是教学技能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教学组织能力不强、体育技能素质不全面、大学所学知识与新课改要求脱节等。另外,我县骨干教师主要分布在城堡两地的学校,这就导致大多数在农村中学任教的青年体育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引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因此,要以教师教学技能发展为突破口,才能不断提升我县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考试情况分析
达标考试具体成绩(平均分)见图2。
图2 考试情况
(1)从中小学教师考试成绩来看,中学教师教学技能成绩高于小学教师,这与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列为升学考试(或毕业)科目有关。
(2)从单项考试成绩来看,中学双杠、跳高、篮球、50米成绩较好,而垫上运动与武术成绩一般,这与垫上运动动作难度和武术疏于教学有关;小学50米、单杠、跳远成绩较好,但滚翻组合、篮球与武术成绩一般,这与教师平时疏于技能学习有关。
(3)从总体上来看,通过本次教学技能培训与考试活动,教师的教学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技术动作的结构、动作的原理、动作的学习方法等有了更深的理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主要操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制定教师教学技能“人人达标”活动方案
我们首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我县教育局黄局长担任,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了我县体育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标兵等;其次,确定活动日程安排,包括县级培训、片级培训、校本培训、考试等时间的安排;最后,明确考试对象、考试内容与达标细则、考试办法等。
2.召开教师教学技能“人人达标”活动动员大会
培训活动涉及3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占全县所有教师的85%),参加此次达标培训人数多、项目多,这在以往体育教师培训活动中是没有的。为提高教师对培训活动的认识,教育局体卫艺科和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室于5月中旬召开了参加达标活动所有教师的动员大会。目的是让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做到积极主动参与县级、片级、校级培训活动,并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达标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三管齐下,提升质量
1.县级培训
(1)挖掘培训资源,整合师资力量。技能培训项目共有10多项,且专业性强,对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高。为保证培训效果,我们在挖掘培训资源方面作了大胆尝试,收到明显效果。首先,我们在全县范围内选择最优的培训师资,我们聘请了原黑龙江省青年篮球队队员培训篮球,聘请原江苏省青年排球队队员培训排球,聘请学校资深武术教练培训武术,我们还聘请了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体育教师参与体操与田径项目的培训;其次,我们选择最优的培训场所,改善培训条件,我们借用了杨子中学、东门中学和明珠小学的体育馆,让教师享用优质培训资源,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热情,增强了培训效果。
(2)拓展培训形式,提高培训针对性。我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差异比较大,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也各不相同。要进行有效的技能培训,须充分调动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为此,我们采用了多种培训方式,如集中培训和菜单式选项培训等方法,又如,开展教材教法与学法的研讨活动,通过讲座和研讨活动,让教师掌握动作技能的教法和学法,为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奠定基础。
(3)确保培训时间,提高培训实效性。体育教研室提前将每次培训的时间告知教师,并规定每次培训时间不能少于2小时,确保培训的效果。本次培训中,出勤率达高到95%以上,在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态度认真,练习刻苦,虚心学习,进步明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批45周岁以上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尽管他们身体素质大不如以前,但在学习过程中,按时到岗,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着实让人敬佩。
2.片级培训
通过以临近5~8所学校为单位组建片级教研组的形式,让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担任片级教研组负责人,提高培训活动质量。具体做法是:一是制定片级培训活动计划;二是每次培训活动要有主题、有主线、有主培人;三是每次培训活动要做好记录和资料积累,参加活动的教师要写好心得体会;四是组织开展一次教学技能模拟考试。片级培训由于注重手段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培训效果较好,受到了基层教师的欢迎,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情况分析
我县现有中小学73所,其中小学33所、初中33所、5所高中、1所完中和1所职校。共有363名专职体育教师,其中小学158名,初中149名,高中56名。参加教学技能达标考试的专职体育教师应测人数为314名,第一阶段实测人数为291名(5人因伤病免修,4人因怀孕缓测,14人因受伤缓测),其中小学136名,初中115名,高中51名,具体见图1。
图1 教师基本情况
参加此次达标考试的教师(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必须全部参加)占我县教师总数的86.5%,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总数的40.6%。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县中青年体育教师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他们大多有生机、有活力,都希望在学校体育这块园地上做出一番业绩。但由于崇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原因,除优秀青年教师难于引进外,好的师资还在不断外流,缺少带教老师,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如其他区县。主要反映在一是拔尖群体人数偏少,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教师微乎其微;二是教学技能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教学组织能力不强、体育技能素质不全面、大学所学知识与新课改要求脱节等。另外,我县骨干教师主要分布在城堡两地的学校,这就导致大多数在农村中学任教的青年体育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引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因此,要以教师教学技能发展为突破口,才能不断提升我县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考试情况分析
达标考试具体成绩(平均分)见图2。
图2 考试情况
(1)从中小学教师考试成绩来看,中学教师教学技能成绩高于小学教师,这与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列为升学考试(或毕业)科目有关。
(2)从单项考试成绩来看,中学双杠、跳高、篮球、50米成绩较好,而垫上运动与武术成绩一般,这与垫上运动动作难度和武术疏于教学有关;小学50米、单杠、跳远成绩较好,但滚翻组合、篮球与武术成绩一般,这与教师平时疏于技能学习有关。
(3)从总体上来看,通过本次教学技能培训与考试活动,教师的教学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技术动作的结构、动作的原理、动作的学习方法等有了更深的理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主要操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制定教师教学技能“人人达标”活动方案
我们首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我县教育局黄局长担任,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了我县体育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标兵等;其次,确定活动日程安排,包括县级培训、片级培训、校本培训、考试等时间的安排;最后,明确考试对象、考试内容与达标细则、考试办法等。
2.召开教师教学技能“人人达标”活动动员大会
培训活动涉及3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占全县所有教师的85%),参加此次达标培训人数多、项目多,这在以往体育教师培训活动中是没有的。为提高教师对培训活动的认识,教育局体卫艺科和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室于5月中旬召开了参加达标活动所有教师的动员大会。目的是让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做到积极主动参与县级、片级、校级培训活动,并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达标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三管齐下,提升质量
1.县级培训
(1)挖掘培训资源,整合师资力量。技能培训项目共有10多项,且专业性强,对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高。为保证培训效果,我们在挖掘培训资源方面作了大胆尝试,收到明显效果。首先,我们在全县范围内选择最优的培训师资,我们聘请了原黑龙江省青年篮球队队员培训篮球,聘请原江苏省青年排球队队员培训排球,聘请学校资深武术教练培训武术,我们还聘请了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体育教师参与体操与田径项目的培训;其次,我们选择最优的培训场所,改善培训条件,我们借用了杨子中学、东门中学和明珠小学的体育馆,让教师享用优质培训资源,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热情,增强了培训效果。
(2)拓展培训形式,提高培训针对性。我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差异比较大,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也各不相同。要进行有效的技能培训,须充分调动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为此,我们采用了多种培训方式,如集中培训和菜单式选项培训等方法,又如,开展教材教法与学法的研讨活动,通过讲座和研讨活动,让教师掌握动作技能的教法和学法,为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奠定基础。
(3)确保培训时间,提高培训实效性。体育教研室提前将每次培训的时间告知教师,并规定每次培训时间不能少于2小时,确保培训的效果。本次培训中,出勤率达高到95%以上,在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态度认真,练习刻苦,虚心学习,进步明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批45周岁以上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尽管他们身体素质大不如以前,但在学习过程中,按时到岗,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着实让人敬佩。
2.片级培训
通过以临近5~8所学校为单位组建片级教研组的形式,让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担任片级教研组负责人,提高培训活动质量。具体做法是:一是制定片级培训活动计划;二是每次培训活动要有主题、有主线、有主培人;三是每次培训活动要做好记录和资料积累,参加活动的教师要写好心得体会;四是组织开展一次教学技能模拟考试。片级培训由于注重手段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培训效果较好,受到了基层教师的欢迎,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