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怎样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做了几点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激发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说:“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这就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走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外,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用师爱的钥匙,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门扉。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爱”在教学中的“润滑剂”作用。教师的情感起着信号、感染和心理催化的作用,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功能。教师满面春风,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学生受到老师的情绪感染,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自然对老师尊敬,学生就会“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老师教的学科。相反,教师冷若冰霜的面孔、暴跳如雷的吼叫会引起学生的心里烦躁、紧张,学生根本不可能进行轻松自如、富有情感的学习。有了宽松和谐师生关系,自然在课堂上就有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上也容易出现活泼的气氛,争论和笑声就会伴随着教学。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真挚的爱去赢得学生的信任,把教学过程作为传递愛的过程,学生才有兴趣学好语文。
  一、巧设精彩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如同一副“兴奋剂”,他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增强。一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也要有好的开端。上小学语文课,要想扣住学生的心弦,精心设计导语非常重要,好的导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导语设计有很多方法,或者联系旧知,或者回想生活,或者巧设悬念,或者引问求答,或者游戏活动,唱歌或者猜谜。多样化的课堂导入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良好开端的作用。比如采用小品、儿歌、绕口令、韵句、诗歌、歌曲等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式,能降低学生学习语言的难度,培养学生的语感,适应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又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正可谓“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学生有了疑问,就可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办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是无动于衷,毫无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置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索问题的热情。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探究环境,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鼓励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懂得古今中外不少杰出人物是靠“突发奇想”、“异想天开”叩开成功大门的,要求学生大胆提出疑问。
  三、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的确,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独特享受,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及学习兴趣的动力。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在教师、同学、家长的表扬声和赞美声中欢度学习生活的;而那些一次又一次遭受失败的学生,是在教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声和斥责声中苦熬学习生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千方百计使学生“享受成功”,他们才能学有劲头。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语文课堂片段。在一堂语文作业课上,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教师看了以后,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夸赞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教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
  四、通过朗读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语文的朗读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盎然的兴趣,朗读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既有训练功能,又有教育功能,一篇好文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荡气回肠,慷慨激昂,或温情脉脉,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悟出文章的奥秘,受到感染教育。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佳作美文,朗读时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旖旎风光,领略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小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试竞争,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争活动是必要的。所以,我多次在班上开展“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多个“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每组设一名小组长领头,结合教学内容,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测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引导学生讲故事、猜谜语、背诵古诗文、默认成语等,同桌之间比,小组之间比,男女生之间比,把竞争带入语文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合理调动下,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让学生“乐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得当,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充实生活的动力,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求索,小学语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在教育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圣人提出的,历经岁月千回百转世事变迁,可这条原则始终没有变。究其原因,我想:是这条原则真实的把握了人固有的特点,“人各有志”、“一娘养九种”、“脾气不同”“个体差异”……一系列的评价指向了人的个体差异。所以,家庭教育很难,可以说举步维艰。为什么?我们不谈客观的社会对孩子的成长的影響,因为这是我们小群体和小个人无法左右的事情,但是作为
期刊
【摘要】文章简单的介绍了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为化工生产热平衡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大可能降低热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循环 热效率 途径  在化工生产中,要保持气液平衡,把脱盐水变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做功后,在循环到液体,而在此过程中,如何提高热效率,能更有效地为我们创造出最大的效益,这就必须设法提高质在吸热过程中的平均温度,下面就这个问题阐明所应采取的措施。  1 蒸汽的过热温度  
新的时期,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整个新建设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土地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详细探讨了新农村
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如何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专业人才培养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很快,学生数目越来越庞大。近些年扩招也带来了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最大的困难还是学生就业问题。毕业生无法胜任行业中岗位的要求,需要企业对毕业生进行第二次培训或者毕业生本人到培训机构
【摘要】油田是由油井、水井、计量间、配水间、转油站、联合站组成的一个油、气、水处理的综合系统,而联合站是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解决好油田联合站集输处理问题,使油田保持较低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实现联合站系统的节能降耗,提高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是各油田当务之急,在此对联合站系统中的节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联合站 集输 能源 经济效益  油田是由油井、水井、计量间、配水间、转油站、联合站组成的一个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对于企业而言,信息化无论是作为战略手段还是战术手段,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解决好信息
“中国梦:是在新形势下对青年一代提出的要求,特别是作为青年大学生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围绕“中国梦”的实现而进行的主题教育
传统的学生干部培训主要是以培训者为中心,完全是“一言堂”模式.因此,在整个“满堂灌”的培训过程中,学生干部被动接受,缺乏多元主体的合作交流和个性化指导,导致了学生干部
一个企业只有明确自身发展前景,才能走得更长远.国企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步伐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明确国企基建龙头企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有利于为国企未来的
期刊
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与创新的浪潮中,逐渐实现了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新,进而通过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此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