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钢琴考级的准备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gsdf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考级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历程。如今考级依然盛行,每到寒暑假期,各地琴童摩拳擦掌地参与不同的考级活动。参与考级是对钢琴教育效果的检验与促进,同时也给习琴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考核平台,那么考前如何做好准备工作,成为每位参与指导的教师和学生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钢琴 钢琴考级 考级准备
  随着琴童人数的增加,每年参与考级的人数也在增加。在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钢琴考级可以说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件大事。虽然考级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社会风气,但它的优点还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它推动了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规范了业余钢琴教学;另一方面,考级也给广大业余琴童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对提高国民音乐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准备一次考级,要把握好考前、考中和考后三个关键环节,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融为一个和谐的共同体,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一、前期准备阶段
  教师需要结合考生的个体差异(我们以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版本的考级为例),其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确定级别
  需要老师熟悉考级教材的中的乐曲,能够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掌握情况、结合练琴时间、综合考虑帮助学生和家长确定考级的级别,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一般的原则是不过高的拔高程度,在学生有限的时间段内能有游刃有余地把考级乐曲弹奏熟练,从而达到考试的要求。
  (二)选曲
  “中国音乐家协会”版本的考级同一级别的二、三、四项都有三至四首的可选曲目,那么选曲就是一项需要教师富有专业上的判断力。通常有这样一个误区,希望考试的曲目越难越好,或越简单越好。其实在同一级别里,乐曲的难度虽有差别,但它们既然选用在同一个级别里,说明乐曲的难易程度悬殊并不大。不过教师还是可以根据考生平时掌握的技巧和接触作品乐派时期的特点去选择的。例如,平时教学中在复调方面接触巴赫的乐曲比较多,那么在选择时就可以向这位作曲家的作品倾斜。再如,平时学生接触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较少,就可以避开此类音乐。(教师有意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情况除外)
  二、中期准备阶段
  (一)如何应对第一项“基本练习”
  基本练习也就是钢琴基本功的考查,随着级别难度的增加,分别有大调和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和弦(第七和第八级有大调的属七琶音、小调的减七琶音)。如果对于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这些技巧是一点也不难的,也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习的内容。其实,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平时教学中用考级的这部分内容来要求,学生在考级时便不会觉得有难度了。
  (二)针对第二、三、四项的准备
  无论是第二项的“技巧性练习曲”,还是随后的“中国乐曲”、“外国乐曲”、“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浪漫——近现代风格乐曲”,都需要结合创作背景、乐谱表达的信息来加以练习。每首作品都有它的创作背景,对每一位演奏者来说,都是作品的二度创作者。作曲家把他的思想和情绪都融入到了每一个音符中,演奏者通过自己掌握的钢琴演奏技巧再来还原乐谱上的音符。所以,如何能把握好这个“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查阅此作品的所有资料,同时也可以让考生养成良好的学琴习惯。
  (三)细节练习
  练琴是一个及其重要的阶段,我们的学生练琴往往只是把音符弹奏了出来,其实这仅仅完成了考试要求的近百分之三十,离走进考场的标准还差很远。教师们经常有几句口头语挂在嘴边:“慢练、跟节拍器、唱音符、均匀……”但是学生们还是总想一口吃个胖子。练琴不能急于求成,首先,前期的视奏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考级乐曲的准备时间较长,所以考生们有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往往都是教师每次上课定量让学生进行开谱。所以考生完全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来一口气地进行视奏练习。同时这个阶段也是用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法的编配也往往从此阶段开始。
  慢练,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无论什么样的曲子都需要慢练,那么针对考级乐曲,怎样来发挥慢练的优势呢?首先,慢练不是慢慢练习,而是在有限的时间点或里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细节练习。教师要结合考级日期的远近运用节拍器来“稳住”学生的速度,并在此阶段进行细节上的要求,例如,本周练习曲要求达到每分钟60的速度,可以分别按照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甚至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进行細化,越细越好,这会让学生在一周内的时间段内做到更有针对性的练习。那么下一周,如果学生练得比较好,就可以进行弹性的速度要求,从每分钟60的速度至每分钟80速度的练习。通过此方法的练习。学生的练习就不会变得盲目。随后可以按照乐谱上的速度要求进行一周或两周的练习。最后,一定要有超速练习阶段,但此阶段不可长,一周即可。最终我们要回归到原速上演奏。(笔者用此方法使高级别,七至十级的考生从开谱到考试仅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最终成绩为“优秀”,但我们的前提是——不过于拔高程度。)
  (四)如何熟能生巧
  熟练与熟能生巧在钢琴演奏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经常会有学生说,“老师,我已经弹熟乐曲了,但为什么一给别人弹奏就会紧张地弹不出来了呢”?这就是两种状态的区别。做为舞台表演艺术,我们永远是“技巧为艺术服务”的。如果只是为了弹奏不中断,那就永远算不上熟练。
  教师在考生基本完成作品程度时,可以让学生课下进行录音或摄像的作业,运用现今多媒体的技术,传给教师看。其实,我们并不注重看录像,而是着重锻炼学生在录像时的演奏状态。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录像时不自觉地紧张起来,让他们了解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面对和解决。
  在考试能够熟练运用技巧来变现音乐作品时,就需要教师的“打磨”了。强调他们在课下练琴时不要次次都当成开音乐会似的演奏,此时,应再结合节拍器把难点部分由慢至快加强练习。尤其是第三项的复调部分,可以让考生分成不同的衔接点,把接口处一一练习,避免考场上出现断章的情形。
  三、考级进行时和后期总结阶段
  考试当天,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经过前期一步一步地练习,相信自己,我们是有实力拿到通过的。在后场时需要排除一切干扰,再把乐谱整体通一遍,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数,手中不慌”。走入考场,让学生拿出考前走场的经验,就如同前期的录像一样,实实在在地演奏出来即可。演奏过程中不要受到任何情形的干扰,多去听音乐与感受乐曲。如果中间真的弹断了,一定不要停下来,按照课堂上前期练习的接口处衔接演奏。
  无论考试中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它都是学生们难得的一次经历。教师和家长可以辅导学生手写一份考试总结,同时这也有助于帮助家长发现问题,为日后的学习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也使得家长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刘畅标.关于练琴的几点思考[J].钢琴艺术,2006,(02).
  [3]夏晓燕.走进她的艺术世界——有感于郑曙星教授的钢琴教学(中)[J].钢琴艺术,2006,(08).
  [4]李晓蓓.“闲话”考级[J].钢琴艺术,2015,(09).
其他文献
时间量化技术是很多测试设备的一个基础,目前对其分辨力的要求已达ps量级。基于CMOS门延迟的时间量化技术实现起来比较复杂,继续采用该技术提高分辨力将会很困难。研究利用信号
在介绍了便携式舵机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组成以及程序设计方法。便携式舵机测试系统设计过程中应用了"虚拟仪器"技术。在计算机硬件平台上由软件取代传统仪器中的硬件,完成测试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等操作。整个系统按照通用化、模块化的要求设计,便于测试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提高了舵机测试的自动化水平。
设计了一种准确输出的低压差(LDO)线性电压稳压器。通过采用改进型密勒补偿技术和高电流效率缓冲电路来改善传统LDO线性电压稳压器的稳定性,并采用了一种低噪声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基于对自动测试系统被测设备的信号种类及数量的分析,构建了被测对象测试信号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测试模式下的测试资源需求情况,并从提高测试系统性价比这一基本原则出发,提出了
在基于局部特征点匹配的目标定位系统中,匹配点和误匹配点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定位准确度。传统SIFT方法为保证匹配过程中有足够的匹配点数,通常选取较小的统计区域,特征点缺失了对周边区域的关联性,造成误匹配。为提高定位准确度,提出一种改进的SIFT特征描述子。在传统的SIFT局部特征描述子中引入PCA统计特征,在获得更高的正确匹配率的同时降低了错误匹配率。针对常用的SIFT误匹配滤除算法(NN法)滤除误
从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出发,认为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由此分析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以及税率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本文就西方经济学的特点及影响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剖析,认为由于西方经济学自身的抽象性以及体系的复杂性使得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本文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