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G技术网络的应用无疑加速了各类新兴媒体的发展,尤其是手机媒体的发展更加引人注目。截至2009年2月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达6.6亿,手机上网用户1.176亿。到5月底,全国手机用户数又增2000万。手机用户的强势增长,直接促进了手机媒体市场的成熟与发展。“虚拟社区”一词的缔造者、被称为网络文化最敏感的预言家之一的霍华德·莱茵戈德认为:“互联网的力量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上,诞生了全新的社会现象,产生了全新的沟通模式。”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愈加深刻的革命性影响。
手机媒体的概念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还具有互动性强、信息獲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多种特性。
3G手机指的是提供全面数字服务并连接高速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三代手机。它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也就是数字信息传输的通道“宽畅”了,数字信息可以更快、更充分地传输于手机,能够即时、迅速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人们通常把3G手机时代称之为“高速公路”时代。
手机媒体的主要类型及其核心理论
3G手机除了能提供基本的语音服务外,主要向市场提供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2006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研究方阵”的《3G时代最具法力的十大增值业务预测报告》指出,手机音乐、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上网、可视电话、视频下载、即时通信(IM)、多媒体信息服务(MMS)、手机支付以及位置服务(LBS)等十项业务为“3G时代最具潜力的十大增值业务”。
目前,中国手机媒体的主要业务类型及核心理论如下:
手机报纸是基于原有内容商的新闻平台。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平台和技术提供商的技术平台向以手机作为接受终端的用户传送多媒体信息的媒体形式。一是彩信手机报。二是无线网络客户端手机报、WAP、I-mode或3G网络类型。
手机电视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进行电视内容传输的技术或应用,具体讲就是利用具有操作各级系统和流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接收和播放电视视频节目。一种是通信方式,利用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如3G、GPRS、CDMAIX等)向手机点对点提供多媒体服务。另一种是广播方式,利用数字广播技术,通过地面或卫星广播电视覆盖网向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在车船上的小型接受终端点对面提供广播电视节目。
手机广告指以手机为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作为传播形式,以各种业务为传播载体,包括以短消息、WAP、语音等向手机终端用户传递广告信息,它是一种新广告类型。一是推送类广告,包括短信推送、互动短信、手机DM(手机直投杂志),小区短信、多媒体邮件、手机门户和企业手机站点、分类信息、手机搜索等:二是二维码广告、铃音广告、游戏广告、流媒体广告、软件置人广告。
手机短信分为两种:一是SMS,最早的短消息业务形式,它是由手机用户编辑简短的文本通过GSM网络到达其指定的用户:二是MMS等不同业务形式。
手机音乐是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在手机终端播放的数字化的音乐产品的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
手机游戏指以手机为平台,以文字、图像、动画等形式为游戏内容,向手机终端用户提供游戏内容的业务。一是文字类游戏。以文字互动为主要形式,又分为短信游戏和WAP在线游戏两类。二是图形类游戏。以图像的形式表现。玩家通过动画所表现出的具体情节进行游戏。主要包括嵌入式游戏、蝎ava游戏、Brew游戏。如棋牌类、益智类、体育竞技类、角色扮演类。
手机广播指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以手机为终端的音频传播业务。一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二是在手机中内置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
手机媒体市场的运营特点
3G系统的应用,将催生迄今为止最大的手机媒体产业,也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中绚丽的亮点。由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广告商、传统媒体等加盟形成的手机媒体产业价值链,将创造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一些新的经济模式和增长点孕育而生,无线互联网更深层次的应用将在3G时代逐渐凸显出来。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将是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手机拥有量之和的全球最大市场。
第一、“内容为王”被认为是3G时代的典型特征。3G时代。在技术层面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3G的发展则主要依赖于市场的发展。而市场的发展除了价格因素之外。用户对于3G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其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目前,手机媒体按信息的不同承载传播方式可以分为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电影、手机小说等。但无论什么形式,对用户而言,内容才是吸引其真正使用手机媒体的动力。手机内容和服务收人(如手机上网)占移动运营商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该部分市场的全球收入,将从2006年的839亿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1502亿美元。在欧洲,这部分收入已占运营商总收人的17.7%,而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与传统媒体运营方式不同,手机媒体要推出真正为用户喜爱的信息产品,并不仅仅是内容提供商一家的事情,需要运营商、终端商等产业链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因为网络速度、终端感受、收费渠道、服务水平等都影响着用户对手机媒体的使用感受。
第二、3G时代,运营商将介入内容服务业。走向“媒体化”。运营商将由传统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向多媒体电信运营商、内容运营商和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业务转型要求运营商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能否建立一个让手机媒体市场各博弈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并使各路运营商在整个运营模式的转型中走向成熟,是手机媒体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例如,运营商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能力将产业链上合作的深度,把握在可控的范围内,发挥优势,提供优质服务,摸索出多方共赢的手机媒体盈利模式。运营商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市场的指导作用,增强和内容提供商的互动,成为内容提供商和用户的桥梁,使得内容提供商能够设计出有针对性、目标精确的应用内容。 第三、3G代表的网络高速率的突出优势,为移动多媒体业务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由于手机融合了电视功能,一部手机可以承载手机媒体和移动新媒体的全部功能,用户可借助手机进行无线精准营销,根据目标受众为其量身提供信息服务。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建立经许可号码库”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广告服務,比如提供WAP广告、彩信广告、短信广告等。如采用二维码广告方式,在杂志和书籍等纸制媒体上印刷二维码,通过手机拍照二维码连接网络浏览详细的广告内容。这样,借助手机也可实现纸制媒体的营销传播。另外,在进行手机电视服务时提供电视广告。这些广告可采用跑马灯式的滚动方式,也可以采用URL链接的方式,用户点击链接就可登录网络详细浏览广告内容。
第四,满足娱乐需求是手机媒体产业最大最重要的商机。3G手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上网速率大大提高,一些娱乐服务如在线K歌、音乐全曲下载、上网冲浪、手机SNS、手机博客、流媒体、手机视频点播、手机网游、手机电视等服务将全面通过手机实现。在日本和韩国,图片下载、彩铃、卡拉OK、游戏下载是最受欢迎的3G移动增值业务。以韩国为例,3G用户使用的业务以娱乐为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铃声下载,然后是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广播和VOD视讯。
3G后传播时代呼唤全媒体记者
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了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作为新闻从业者,对于3G网络中的新技术应用,应怀着深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探索精神,首先认知并掌握它。在传统媒体与包括手机媒体在内的新兴媒体的融合中,3G后传播时代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必须向全媒体方面拓展,成为全媒体记者。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也要逐步做到面对即时发生的新闻即时播报,即时得到社会舆论的反馈。如通过3G手机来时时传播新闻现场发生的现实,搜集现场公众反应的新闻事件。这对新闻记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同时,适应要求,媒体尤其是纸媒要升级采编手段。生产符合手机传播要求的内容,不能限于一支笔一本采访簿,而应该实现采访手段的多元化,成为“全副武装”的全能型记者。
手机媒体的概念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还具有互动性强、信息獲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多种特性。
3G手机指的是提供全面数字服务并连接高速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三代手机。它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也就是数字信息传输的通道“宽畅”了,数字信息可以更快、更充分地传输于手机,能够即时、迅速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人们通常把3G手机时代称之为“高速公路”时代。
手机媒体的主要类型及其核心理论
3G手机除了能提供基本的语音服务外,主要向市场提供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2006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研究方阵”的《3G时代最具法力的十大增值业务预测报告》指出,手机音乐、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上网、可视电话、视频下载、即时通信(IM)、多媒体信息服务(MMS)、手机支付以及位置服务(LBS)等十项业务为“3G时代最具潜力的十大增值业务”。
目前,中国手机媒体的主要业务类型及核心理论如下:
手机报纸是基于原有内容商的新闻平台。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平台和技术提供商的技术平台向以手机作为接受终端的用户传送多媒体信息的媒体形式。一是彩信手机报。二是无线网络客户端手机报、WAP、I-mode或3G网络类型。
手机电视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进行电视内容传输的技术或应用,具体讲就是利用具有操作各级系统和流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接收和播放电视视频节目。一种是通信方式,利用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如3G、GPRS、CDMAIX等)向手机点对点提供多媒体服务。另一种是广播方式,利用数字广播技术,通过地面或卫星广播电视覆盖网向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在车船上的小型接受终端点对面提供广播电视节目。
手机广告指以手机为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作为传播形式,以各种业务为传播载体,包括以短消息、WAP、语音等向手机终端用户传递广告信息,它是一种新广告类型。一是推送类广告,包括短信推送、互动短信、手机DM(手机直投杂志),小区短信、多媒体邮件、手机门户和企业手机站点、分类信息、手机搜索等:二是二维码广告、铃音广告、游戏广告、流媒体广告、软件置人广告。
手机短信分为两种:一是SMS,最早的短消息业务形式,它是由手机用户编辑简短的文本通过GSM网络到达其指定的用户:二是MMS等不同业务形式。
手机音乐是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在手机终端播放的数字化的音乐产品的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
手机游戏指以手机为平台,以文字、图像、动画等形式为游戏内容,向手机终端用户提供游戏内容的业务。一是文字类游戏。以文字互动为主要形式,又分为短信游戏和WAP在线游戏两类。二是图形类游戏。以图像的形式表现。玩家通过动画所表现出的具体情节进行游戏。主要包括嵌入式游戏、蝎ava游戏、Brew游戏。如棋牌类、益智类、体育竞技类、角色扮演类。
手机广播指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以手机为终端的音频传播业务。一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二是在手机中内置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
手机媒体市场的运营特点
3G系统的应用,将催生迄今为止最大的手机媒体产业,也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中绚丽的亮点。由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广告商、传统媒体等加盟形成的手机媒体产业价值链,将创造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一些新的经济模式和增长点孕育而生,无线互联网更深层次的应用将在3G时代逐渐凸显出来。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将是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手机拥有量之和的全球最大市场。
第一、“内容为王”被认为是3G时代的典型特征。3G时代。在技术层面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3G的发展则主要依赖于市场的发展。而市场的发展除了价格因素之外。用户对于3G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其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目前,手机媒体按信息的不同承载传播方式可以分为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电影、手机小说等。但无论什么形式,对用户而言,内容才是吸引其真正使用手机媒体的动力。手机内容和服务收人(如手机上网)占移动运营商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该部分市场的全球收入,将从2006年的839亿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1502亿美元。在欧洲,这部分收入已占运营商总收人的17.7%,而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与传统媒体运营方式不同,手机媒体要推出真正为用户喜爱的信息产品,并不仅仅是内容提供商一家的事情,需要运营商、终端商等产业链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因为网络速度、终端感受、收费渠道、服务水平等都影响着用户对手机媒体的使用感受。
第二、3G时代,运营商将介入内容服务业。走向“媒体化”。运营商将由传统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向多媒体电信运营商、内容运营商和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业务转型要求运营商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能否建立一个让手机媒体市场各博弈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并使各路运营商在整个运营模式的转型中走向成熟,是手机媒体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例如,运营商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能力将产业链上合作的深度,把握在可控的范围内,发挥优势,提供优质服务,摸索出多方共赢的手机媒体盈利模式。运营商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市场的指导作用,增强和内容提供商的互动,成为内容提供商和用户的桥梁,使得内容提供商能够设计出有针对性、目标精确的应用内容。 第三、3G代表的网络高速率的突出优势,为移动多媒体业务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由于手机融合了电视功能,一部手机可以承载手机媒体和移动新媒体的全部功能,用户可借助手机进行无线精准营销,根据目标受众为其量身提供信息服务。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建立经许可号码库”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广告服務,比如提供WAP广告、彩信广告、短信广告等。如采用二维码广告方式,在杂志和书籍等纸制媒体上印刷二维码,通过手机拍照二维码连接网络浏览详细的广告内容。这样,借助手机也可实现纸制媒体的营销传播。另外,在进行手机电视服务时提供电视广告。这些广告可采用跑马灯式的滚动方式,也可以采用URL链接的方式,用户点击链接就可登录网络详细浏览广告内容。
第四,满足娱乐需求是手机媒体产业最大最重要的商机。3G手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上网速率大大提高,一些娱乐服务如在线K歌、音乐全曲下载、上网冲浪、手机SNS、手机博客、流媒体、手机视频点播、手机网游、手机电视等服务将全面通过手机实现。在日本和韩国,图片下载、彩铃、卡拉OK、游戏下载是最受欢迎的3G移动增值业务。以韩国为例,3G用户使用的业务以娱乐为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铃声下载,然后是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广播和VOD视讯。
3G后传播时代呼唤全媒体记者
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了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作为新闻从业者,对于3G网络中的新技术应用,应怀着深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探索精神,首先认知并掌握它。在传统媒体与包括手机媒体在内的新兴媒体的融合中,3G后传播时代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必须向全媒体方面拓展,成为全媒体记者。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也要逐步做到面对即时发生的新闻即时播报,即时得到社会舆论的反馈。如通过3G手机来时时传播新闻现场发生的现实,搜集现场公众反应的新闻事件。这对新闻记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同时,适应要求,媒体尤其是纸媒要升级采编手段。生产符合手机传播要求的内容,不能限于一支笔一本采访簿,而应该实现采访手段的多元化,成为“全副武装”的全能型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