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照相法在下斜肌亢进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眼底照相为客观性定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观察下斜肌功能异常(原发性下斜肌亢进,继发于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下斜肌亢进)患者手术前后的客观旋转状态,探讨其在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日本Canon眼底照像机拍摄眼底像,使用Auto CAD R14绘图软件测量黄斑中心凹一视盘中心夹角度数(forea-disc angle,FDA).其中正常人70例(140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29例(58眼).结果 本研究中正常人的FDA为:右眼5.24°±2.63°,左眼6.68°±2.86°.双眼总FDA为11.92°±4.24°,双眼之差为3.11°4±2.11°.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中16例(占89%)的FDA超出正常值范围,11例原发性下斜肌亢进患者中9例(占82%)的FDA超出正常值范围.表现为外旋转斜视.V征与外旋转有关.斜肌手术后眼底的FDA均趋于正常.下斜肌亢进的程度越强,V现象越明显,眼底照相显示的FDA超出正常值越多,术后改善得越明显.结论 眼底照相技术可以客观描述旋转斜视患者的眼球旋转状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也可对手术效果做出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羊水 (human amniotic fluid,HAF)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角膜知觉及透明度恢复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36只,双眼行PRK.术后,右眼为实验眼滴用HAF液,左眼作为对照眼滴用人工泪液(artificial tears,AT).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进行裂隙灯、Cochet-Bonnet角膜知觉计及
目的探讨国产YDS301视野计(简称YDS)四点阈值程序对快速筛查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瑞士Octopus101型视野计(简称Octopus)和YDS对67例(75眼)青光眼患者分别进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