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科学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吗?从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现实中许多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找到有效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 有效性教学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的有效性做了界定。如:陈旭远教授指出“,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的支撑,我们要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走出“要我学”的低谷,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情感和思想状态,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前提和基础。这些知识和经验可能是下一步学习的铺垫和助力,也可能形成思维定势,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障碍。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与材料亲密接触,是科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蕴涵着典型的科学概念的材料,会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但是,我们在为学生提供材料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未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材料不当、分发材料的时机不当等,都会造成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困难,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1、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及时反馈和评价
  加强学生分组实验前的有效指导过去,我们的科学课十分重视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实验材料、实验的步骤、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实验前都详细讲解,学生照着按部就班地做实验,实验现象明显结论正确。新课程来了,要学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师就不敢指导了,什么都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我们认为不能因噎废食,许多时候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2、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和评价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获取和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向,使教学针对性更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如下图):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肢体语言,及时了解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程度和学习的状态,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行为(如激励性评价、调节语气、讲话的频率及需要重复或细讲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到课堂教学的轨道上来。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巧妙地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学而时习”,促使科学概念的内化科学课也要强调适度的“时习”,一方面有利于所学科学概念的保持;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促使科学概念的内化。
  另外,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反馈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做练习的准确性和速度的快慢程度来全面获取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掌握科学概念的情况,而后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给予恰当的弥补和点拨,以便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有一个再学习、再理解吸收的过程。我们认为:只有适时、适度的足够的练习,才能进一步有效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互动。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促进学生最优化地、最可持续性地发展。许纪霖教授说过:“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我们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们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的一大特点是直观形象,能把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的、有趣的、动态的画面,如果很好地运用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多媒体  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形式得到更新,课堂教学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随着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理念发生了变革,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多媒体作为数
邓小平同志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同志强调,“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带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新时期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也应运而生。  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中科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际生活中,法制教育对学生个人来说是受益最直接、最实用、最基
[摘 要]要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克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认真听课,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只有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好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突出问题  伴随着中学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浩荡春风,教纲在变,教材在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在变,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不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我国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不平衡,学生个体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现在学生的学习心理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调查了部分学生,了解到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除了感到数学难学外,还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中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可是由于年龄因素,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
音乐课多以唱歌课为主。大多数孩子缺乏音乐熏陶,乐理知识匮乏,甚至不能听辨四三拍和四二拍的区别。而《新课程标准》对歌唱的要求是:“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的反应。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
[摘 要]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但职高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没有做好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内容多时间少、教学手段落后及教学观念陈旧、数学基础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高中 数学 问题 对策  数学课是职业高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职业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得法的提问,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积极作用,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好的形式。但是,若提问不得法、数学问题设计不恰当,只是单调肤浅的“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甚至是为了体现新课标,不顾学生的思维特点,盲目追求“满堂问”,则不但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反而使学生疲于应付老师的提问,使思维活动受阻,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