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的为害与中和防治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了本县的福寿螺现状,并针对其为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福寿螺;农业;为害
  福寿螺是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03年,中国环保总局将其列入首批侵入中国的16种危害性最大的外来物种“黑名单”。福寿螺主要为害水稻、莲藕、茭白、紫云英、甘薯等农作物,尤以对水稻的为害最为严重。
  1 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
  福寿螺属中腹足目瓶螺科,又叫大瓶螺、洋螺等,外观与田螺相似,但尾部较短,具有螺旋状的螺壳,贝壳大且薄,颜色随环境与螺龄不同而异,体型圆,个体比淡水田螺大。头部呈圆筒形,有前后触手各1对,眼点位于后触手基部,口位于吻的腹面,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外套膜薄而透明,包裹整个内脏,外套腔的背上方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还能使螺体浮于水面上随水漂流,便于传播,遇到干扰时就排出气体迅速下沉。福寿螺的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0℃,超过35℃则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的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2℃,低于8℃就进入冬眠。福寿螺喜栖于缓流的河川、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水塘及水田等处,每年4~6月和8~10月是其产卵和孵化高峰期,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为害的盛期。其卵常产于水边的杂草、石头、池壁、小树等较硬的附着物上,刚产的卵块呈粉红色、葡萄状,以后逐渐发白变浅,卵期为10~25d。当红色的卵粒变淡呈白色时,幼螺便破膜而出落入水中,2d后幼螺螺顶由红色变为黑色时便开始摄食。成螺的繁殖能力较强,雌雄交配3~5d后就开始产卵,每次产卵200~1000粒,每年产卵20~40次,每2~6d产卵1次,卵自然孵化率高达90%以上,1只雌螺1年可繁殖30万只幼螺。
  2 福寿螺的来源
  福寿螺于1980年引入我国台湾省,1981年作为食用螺进入广东,随后在广西、云南、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作为特种水产养殖,成为一项致富的产业。后因养殖过度和肉质口味不佳而逐渐被市场淘汰,被养殖户大量抛弃或逃逸,或在流通过程和加工环节中被随意丢弃,很快扩散到农田或天然湿地,现在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大杀手。
  3 目前我县福寿螺的状况
  我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水稻种植是农民的主业,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现在我县的水稻生产又面临一种新的问题——福寿螺啃食水稻。到目前为止,我县虽然尚未发生大面积福寿螺严重为害事件,但经笔者近几年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都零散分布有福寿螺,特别是靠近地势低洼的江河、水塘及溪流的农田时有发生福寿螺为害水稻等农作物。今年,我县盘谷镇罗田自然村的中稻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福寿螺为害,受害面积达2.7hm2;双村镇连城村的晚稻受害面积6.7hm2以上,由于发现早和措施得力,尚未酿成严重后果。由于福寿螺繁殖力强,成螺及高龄幼螺见“青”就吃,且近几年来发生量和为害程度都有扩大的趋势,一旦暴发,后果相当严重。据报道,印尼爪哇岛的水稻主产区在2000~2003年的短短3年内受害面积扩展了170倍。此外,福寿螺的治理难度也比较大,有关部门和群众应高度重视。
  4 福寿螺的危害
  (1)啃食谷芽,影响出苗,咬断水稻秧苗,啃食禾苗幼嫩组织,影响有效分蘖,造成苗少株稀甚至“秃顶”,降低了产量,严重的甚至造成缺苗30%以上、减产50%以上。
  (2)啃食植物叶片,导致植株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叶菜类外观、品质、产量均受到严重影响,果菜类因果实发育受阻而减产或畸变。
  (3)传播疾病如广州管圆线虫,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
  (4)由于福寿螺的抗药性较强、繁殖速度快,极易与本地物种竞争,导致本地淡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淡水生物的多样性。
  5 防治措施
  防治福寿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农业部门应和卫生、工商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对福寿螺的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监督。加大执法力度,防止随意丢弃福寿螺造成的扩散和蔓延。对于福寿螺的养殖农户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加强管理和监测, 防止福寿螺逃到野外。另外,还应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大力宣传,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农技人员应积极组织农民培训,做到早预防、早治理。
  5.1 植物检疫
  强化植物检疫措施,防止人为传播;未发生区禁止人为引入饲养,对已经在养的农户实行登记备案,加强监督和检查;对于发生区则要防止其向外扩散。
  5.2 农业与物理防治
  (1)推广稻鸭共育技术,利用鸭群取食消灭幼螺及成螺。1只1.5kg的麻鸭或番鸭1次可吞食120~150g福寿螺。(2)在产卵高峰期摘除卵块进行销毁,降低卵的孵化,进而控制种群密度。(3)合理灌溉,浅水薄灌。在水往交界处设置拦截网,加高田埂,以阻止福寿螺进入稻田。(4)在水淹区清除淤泥和水草,铲除田边杂草,破坏其产卵场所。(5)手工捡螺,消灭成螺,降低成螺基数。将螺集中暴晒或捣碎喂甲鱼或青鱼。未发现福寿螺入侵的区域要严格禁止引入饲养。(6)结合水旱轮作和深翻土地直接杀死成螺,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
  5.3 化学防治
  药物防治的最佳防治适期是在成螺产卵前,因福寿螺白天活动较弱而晚上活动猖獗,一般以傍晚时分撒药为最佳。每667㎡撒施5%或6%密达杀螺颗粒500g,拌细土撒施;或每667㎡用70%杀螺胺乙醇胺盐35~40g,对30kg水进行喷雾;或在水稻移栽前7d,每667㎡用石灰25~30kg,撒施防治;或每667㎡用茶籽饼粉4~6kg,直接撒施于已耕好的田块或排灌沟内。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莲藕需肥特点,针对目前施肥现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尤其是营养保健施肥,施用硅钾肥是首次提及,这对提高莲藕产量、增加品质作用重大。  【关键词】莲藕;施肥;营养保健;优质高产  目前全国莲藕总面积270000hm2 总产量7340000t,湖北省莲藕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面25.2%和总产量的26.8%。山东,河南,河北均有种植,最近几年,在我国新疆和西藏地区,也有人开始规模化
长江流域菜薹和菜籽两收“双低”油菜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自从推广应用以来,不仅使每亩油菜籽增产20%,而且每亩加收菜薹250~350千克。近几年,油菜薹的销售价格一直高于红菜薹和白菜薹,销售收入也远远高于油菜籽,尤其是城市周边,菜薹和菜籽两收“双低”油菜品种比其他油菜品种的种植收入每亩至少增加100%以上。在此,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直播两收栽培技术介绍给大家。  1. 品种选择 选择抗寒性、抗病性、
【摘 要】通过一起病例,提出了貂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貂球虫病;诊断;预防;治疗  2011年9月,笔者遇到一養貂户饲养的58只貂感染球虫病的病例,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痊愈。现对此病的防治浅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1 感 染  仔貂易感性最强,成貂常是带虫者,是重要的感染来源。貂吃下带有侵袭性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即可感染。感染后子孢子逸出,钻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大量破坏肠黏膜,
玉米价格短期内稳中趋弱  短期内国内玉米价格将保持稳中趋弱态势,建议农民朋友应根据自身的存储条件和其他实际情况决定玉米销售策略。缺乏存储条件和需要售粮还贷的农户可采取必要措施加快玉米降水脱粒,在上市高峰来临前选择适当时机出售玉米;存储条件较好的农户也应尽量避开上市高峰,选择价格较高时出售;存放“地趴粮”的农户,应采取措施改善通风条件,防止霉变造成粮食损失。  2015年玉米消费需求预计将有一定回暖
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将玉米秸秆粉碎后通过深翻、耙压等机械作业后直接还田。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降低作业成本,避免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是农业生产上应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部分农民或农机手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摘 要】本文从园地选择与规划、建园技术、苗木质量、水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果实采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横江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横江葡萄种植者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横江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 园地选择与规划  1.1 园地选择  1.1.1 气候条件  吉安县年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8℃;无霜期287d;年平均降雨量1457.5mm。适合横江葡
【摘 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机安全宣传,它不仅贯穿于农机安全管理的全过程,而且也是搞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为了搞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大农机监理的宣传工作。本文通过对宣传工作的内容及重要性的论述,揭示了农机监理宣传工作对于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农机监理;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1 农机监理宣传工作的目标和重要性  1.1 农机监理宣
【摘要】“贵州模式”是援助贵州省的新西兰专家在实施“贵州省土地综合利用项目”(1992-1997)的过程中,中外专家共同创建的一种项目带动,引进专家以及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模式,是一项重要的引智成果。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介绍和阐释。  【关键词】贵州高原;畜牧业;“贵州模式”  贵州,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都与新西兰相近。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力引进国外资金的同时,也注重大力引进国
【摘 要】笔者在查阅“猪病混合感染”、“猪链球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对猪链球菌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症的病理进行了总结介绍,为今后防治这种疾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猪病;猪链球菌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1 猪附红细胞体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症的病理介绍  1.1 染病症状汇总  猪感染链球菌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症按照病种长短,可分为三种临
【摘 要】通过介绍辽宁省建平县某羊场小尾寒羊发生链球菌病同时伴随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情况,详细阐述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制定了良好的防治措施,为养羊场户共宝贵经验。  【关键词】小尾寒羊;链球菌病;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1 发病情况  2011年9月我县某羊场饲养的小尾寒羊154只、绒山羊118只。于20日早突然发现5只小尾寒羊发病,3d后全场35只发病,并有6只死亡,全群有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