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冰敷法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改良冰敷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传统冰袋处理,观察组则采取改良冰敷法处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部位肿胀消除时间、术后肿胀分度、术后疼痛分级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1d肿胀、疼痛均低于对照组,手术部位肿胀消除时间少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冰敷法应用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相比传统传统冰袋法,可减少手术出血,促进术后疼痛与肿块更快缓解,加速消肿,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改良冰敷法;疼痛:肿胀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7-072-02
  冰敷法在临床消肿止痛中应用广泛,但传统冰敷法缺陷逐渐明显,难以满足新时期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改良冰敷法逐渐开展起来,15%乙醇冰袋2017年7月就在我院耳鼻咽喉口腔颌面外科运用,在口腔颌面外科独立成科后,随着收治的口腔颌面病人的增多,我们改变了冰敷方法,并运用于手术病人。为了进一步分析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改良冰敷法的效果,我院就收治的100例患者实施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传统冰袋处理,观察组则采取改良冰敷法处理。人组对象满足手术指征与冰敷法适应症(手术部位皮肤无创口、炎症、渗血等)、无出血性疾病或循环障碍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禁忌症如面组织受损严重、局部或全身血液障碍、大片组织受损或皮肤青紫或感染性休克、慢性炎症病灶、恶性肿瘤、出血倾向、身体衰弱严重及依从性差异等患者。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2-59岁,均值38.5t5.7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4-57岁,均值38.2t5.3岁。前述资料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對照组用传统冰袋法处理,用使用过的250ml输液软袋消毒处理,然后注入lml碘伏与150ml纯净水,注明“冰袋”字样,放入冰箱冷冻1h备用。(2)观察组则予以改良冰敷法处理,具体如下:术前15min采用15%乙醇冰袋冰敷手术部位30min,术后立即给予15%乙醇冰袋冰敷3h,术后1、2、3天晨15%乙醇冰袋冰敷1h。所用冰袋每30min更换1次。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部位肿胀消除时间、术后肿胀分度、术后疼痛分级及病人满意度。
  1.4评价标准
  1.4.1肿胀分度:用相对肿胀度评价,主要为术前与术后ld差值评估为相对肿胀度,其中外观正常、相对肿胀度不超过4cm为I度;外观轻微肿胀,相对肿胀度4~7cm为Ⅱ度;外观显著肿胀,相对肿胀度7-14cm为Ⅲ度;张口受限,相对肿胀度不低于14cm为Ⅳ度。
  1.4.2疼痛分级:按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总分0-10分,其中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不影响睡眠为I度;明显疼痛,无法忍受,影响睡眠,要求用止痛药为Ⅱ度;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严重干扰睡眠,需镇痛药处理为Ⅲ度。
  1.4.3满意度: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评价,评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越满意。
  1.5统计学处理:SPSS22.0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1d肿胀、疼痛均低于对照组,手术部位肿胀消除时间少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 讨论
  冰敷属于临床医学常规手段之一,可减低血管通透性,导致局部充血减轻。局部应用冰敷处理,可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循环,降低组织代谢,抑制炎症反应,还可减缓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终板兴奋,提高疼痛阈值,缓解疼痛。在临床中多采取清水装入袋内,然后置人冰箱冷冻1d,有着经济、方便及实用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冰袋袋体硬度较大,患者舒适度不高,而且接触冰敷部位面积小,温度持续时间短,需频繁更换。为此,我院对其进行了改良,采取改良冰敷法处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就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冰袋处理,观察组用改良冰敷法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1d肿胀、疼痛均低于对照组,手术部位肿胀消除时间少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冰敷法,在术前冰敷15min后,收缩颌面部血管,手术中病人的出血量比同类手术病人的出血量少,术后根据组织肿胀疼痛的时间表进行冰敷,通过观察病人的疼痛及肿胀均明显的减轻,病人的舒适感也得到提高。改良冰敷法尽管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为了确保疗效,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冰敷操作途中,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皮肤变化、定时询问病人局部感受,评估病人疼痛情况。发现病人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或皮肤出现苍白、青紫、冻伤立即终止冰敷;注意观察冰袋有无破溃、渗液等情况,发现及时更换;15%乙醇冰袋初期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局部皮肤冻伤。
  综上所述,改良冰敷法应用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相比传统传统冰袋法,可减少手术出血,促进术后疼痛与肿块更快缓解,加速消肿,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应用。
其他文献
患儿系新生儿,男,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新法接生,生后无青紫窒息,哭声响亮.无产程延长及宫内缺氧史.觅食及吸吮反应灵敏,一般情况佳.患儿出生后1小时出现双眼睑震颤,口角右
【摘要】目的:观察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6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中医组(80例,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和西医组(80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率为93.7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N末端B型钠尿肽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就诊的心功能II级、Ⅲ级、Ⅳ级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确诊患者各40例,再抽取同期下乡巡回医疗和回院疗养以及长期在我院疗养的健康同年龄段老年人资料40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对四组研究对象的N末端B型钠尿肽原水平进行测定,对比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摘要]目的:分析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4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案例,按照编号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硫酸镁以及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治疗前后的血压值进行分析,治疗后乙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乙组和甲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別是5.6%和13.9%。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