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思政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n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政类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升思政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于大学生健康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通过提供思政类课程教育能够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和思想的新时代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党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存在,难免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高校思政类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提升思政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osaiQ系统在图像引导放疗(IGRT)中验证摆位误差和治疗精度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7年5月30日行IGRT的510例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初审和终审的
对于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不仅要予以重点打击,而且还要针对其特点,做好有组织犯罪的抗制。对有组织犯罪的抗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完善,同时还要
人本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要能够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落实人本理念的基本途径和鲜明特征,这也是日渐流行
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胃癌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常因压迫胆管而引起严重并发症,放疗虽然可以改善症状,但因肝门部周围组织的结构特殊而使常规放疗的副作
目的 探讨GRP78和KIAA132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生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GRP78和KIAA1324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与胃癌临床
第二外语英语教学应该是外语专业院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培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多种外语进行交际的人才是我国对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需要,这就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