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氮杂胞苷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rago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2’-dC)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细胞的对肌浆网Ca2+-ATP泵(SERCA2a)表达等的影响。

方法

培养SD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根据处理方法,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5-氮杂胞苷组、血管紧张素Ⅱ与5-氮杂胞苷同时处理组和5-氮杂胞苷预处理组;按照分组处理48 h后分别测定心肌细胞A型利钠肽(ANP)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面积等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肌浆网Ca2+-APT泵(SERCA2a)、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 Ⅱ)、磷酸化钙调蛋白激酶Ⅱ(p-CaMK Ⅱ)的蛋白质表达的水平;激光共聚焦检测胞内钙变化情况。

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10-6 mol/L)处理心肌细胞48 h,可使ANP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ANP、p-CaMK 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5-氮杂胞苷(10-6 mol/L)同时加药组及预处理组较之血管紧张素Ⅱ组则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的SERCA2a蛋白质表达下降(P<0.01),而5-氮杂胞苷同时加药组及预处理组较血管紧张素Ⅱ组的上升(P<0.01)。钙离子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组胞内钙离子峰值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均延长(P<0.05),而5-氮杂胞苷同时加药组及预处理组较之血管紧张素Ⅱ组则稍缩短(P<0.05)。

结论

5-氮杂胞苷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SERCA2a表达有关;SERCA2a表达的增加,缩短胞浆钙再摄取入肌浆网的时间,有利于维持胞内钙稳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技术对SLC4A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选用DNA测序确认为c.166A>G(p.Lys56Glu)杂合突变的2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和30份健康体检者标本,使用Primer Premier 6.0软件设计相应的HRM引物,在LightCycler®480中进行检测和HRM分析。结果应用HRM法能有效检测出2例HS的SLC4A1基因c.166A>G
目的探讨血浆Septin 9(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对结直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至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选择研究对象分为结直肠癌组(结肠癌65例,直肠癌19例)、癌前病变组(结直肠腺瘤50例)和对照组(2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荧光PCR法检测外周血浆SEPT9基因甲基化状态。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SEPT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63.1%(53/84例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现状,同时分析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与常规方法(乳胶免疫层析法检测CT和液体培养法检测UU)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或尿液标本共12 120份,采用SAT技术对以上标本进行CT-RNA、UU-RNA检测,同时收集其中部分患者标本进行常规方法检测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浆中环状RNA(circRNA)hsa_circ_0009024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16年1月至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0例未经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组)、75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和84例其他疾病患者(其他疾病组)血浆中hsa_circ_0009024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90例肺结核患者据肺
目的探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脓毒症(NS)及脓毒症严重度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一般脓毒症患儿39例、严重脓毒症患儿37例、脓毒性休克患儿16例分别作为相应试验组,并选取同时期在各新生儿科住院的局部感染患儿34例及非感染患儿35例分别作为相应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儿入院时的HBP、降钙素原(PCT)
目的评价FilmArray呼吸道测试条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方法学评价。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的患儿鼻咽拭子或痰标本360例,其中男197例,女163例,按年龄分组为0~2岁组185例,3~6岁组116例,7~16岁组59例,通过FilmArray呼吸道测试条及血清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并对FilmAr
分子诊断在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及疗效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撑及社会对精准医疗需求的逐步释放,分子诊断依托其准确、便捷、灵敏、无创和自动化的优势朝着精准检验的方向飞速发展。分子诊断自动化的应用无疑是分子诊断领域发展的催化剂,但其应用现状不尽如人意,有待逐步完善,日益标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344-347)
癫痫是最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对儿童及其家庭造成沉重负担,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更多遗传性癫痫患者将得到确诊,对儿童癫痫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及其家庭生殖咨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近年来基因检测诊断技术在儿童癫痫诊断中的应用,并对其检测结果解读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337-340)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