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就有改变坚持就有收获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成长中的实验中学,可以看到在均衡教育的阳光雨露下如春笋般成长的身影,听到他们拔节的声音,尤其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两年半来,学校坚持多年来奉行的成功教育的办学特色,围绕课堂着力研究教和学的矛盾,努力解决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之目的。
  一、学校重点工作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希望所在,课改十年,改革进入深水区之时,大家都理性的认识到学生在校时间的80%以及所学知识的80%都在课堂,因此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课改的牛鼻子,应该在课堂上下功夫,而课堂上的主要矛盾就是教和学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两年来,我们围绕这些主要问题做了一些工作。我想谈几个关键词
  (一)教师
  温总理所说“有了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为此我们首先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和对课堂的领导力入手,把功夫做在课前。
  1.读书。从2008年7月份就开始实施“与经典为友,与智慧碰撞”的教师读书活动,把教育教学类的书籍作为奖品和礼物送给老师们,像肖川老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等做到了人手一本,学校每年都要在很少的经费中挤出几千元新购置有利于老师成长的书籍;每周开设读书课;增加教育类杂志的订阅量;每学年举办一次读书会,评选一批读书人物;评选一次读书心得、随笔、论文;不定时的开设举行成功讲坛;读书完善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对课堂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家园,让老师们在辛苦日常工作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教育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功感。
  2.培训。在立足课堂的前提下,我们也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先后20多人也曾到了东庐、洋思、杜郎口、南京行知学校、成都、綦江等全国和全市的课改名校,也到了我区课改取得成绩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我本人也先后参加了当代教育家沙龙和杭州举办的名师名校长论坛,和朱永新、程红兵、李希贵、卢志文、陈康金等等当今中国教育界的名人有过交流和请教,为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我们经常组织参加在我市和我区举办的各种周末培训班,去年我们就有四十多位老师参加过这样的培训,聆听了上百场专家讲座。
  3.管理。我们历来认为没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就没有优质的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很看重教师团队协作的智慧,就如有的专家所言:现在不是教育的个人主义时代,而是群体主义时代。于是从过去的教研组管理为主变为更加微观的备课组管理,从落实备课组长的名分和待遇着手来促进备课组工作的开展,对课堂教学技能不高的个别教师还落实专人进行帮带,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几个英语备课组,通过集体合作,在今年六月份的区统考中七八年级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还注重发挥学校课改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请他们上示范课,介绍他们的做法,解答老师们的疑惑等等,让更多老师受到启发和鼓励。
  (二)课堂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了,专业素质强了,对课堂的驾驭、知识的处理、学生的指导就更加到位,实现课堂的成功就更加容易了。
  1.规范。尽管成功课堂没有固定的一个模式,但是有必须的几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求在所有的课堂上都要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要求,展现这些环节,为了兼顾课堂效能和学生的参与度,我们特别在每期开学前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进行专门的培训,包括怎么预习,怎么参与讨论、怎么样使用导学案、如何在黑板上板演、如何讲解等等,使课堂的教和学不断趋于规范。
  2.点课。在广泛的研论和实实在在的评课议课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炼出了成功课堂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要素,大张旗鼓的强调要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创新的过程就是完善修正的过程,使大家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和态度。然后是长期坚持的人人上合格课,几乎每天都有的点课,本期我们的点课就是从学校的各级管理者和各级骨干教师开始的,点课后就是教研组的定性评课,教导处还进行不定时的效果抽查,具体了解学生在当堂课上实现目标的情况和在课堂上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每年不同人群的赛课也是一次展示和探讨。
  二、成绩和思考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课时越来越少,教学质量在总体上实现了稳重有升,如现在的九年级在上期统考中排名全区中等。老师们撰写的论文、随笔和经验总结等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了6篇,在市区论文评选中获得市一等奖的有5人,20余人获得市区表彰。参加区级赛课三人获得一等奖。2009年底和前不久两次受邀给西南大学举办的国培班介绍相关经验,为西南大学英语数学等国培班提供4节示范课,前不久还成功举办了我区初中课改现场会,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得到了与会一百多位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今后我们还将围绕课堂文化建设这一核心,继续在教师培训、学生培訓和课堂评价方面下功夫,把一点一点做实做精,不急不躁,稳步推进,我相信老师们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们的进步,学校在积极搭建平台的过程中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老师们的成长。对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我们倍加看重和珍惜,在打造成功课堂这条道路上,尽管充满了坎坷,我们相信行动就有改变,我们会坚定的走下去。有人说如果你想走得更远,那么结伴而行吧。我们真诚的期待和所有的教育人一道结伴而行,走出北碚初中教育新天地,巩固并加强属于我们共同的尊严。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实验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我国地铁车站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专业多、投入成本高、建设时间长、工程环境复杂等特点,提出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建筑一体化协同设计模式。一体化协同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地铁工程建设中多方共同参与产生的问题,最终为我国智慧交通的建设打下基础。
编者按  在上期的《特稿》栏目中,我们针对“校园猥亵案”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了一个综述,提出了师德建设这—话题。随后有许多读者参与了这—话题的探讨与交流,本期,我们选编了读者来论,以供大家相互借鉴学习。此外,本刊诚挚欢迎读者来电来函,就我们每一期的话题进行互动交流。  培养良好的教师组织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主人翁意识,是学校进行校本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
期刊
如果说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那么学校就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而社会则是孩子们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最佳效应,而最佳效应产生的最佳途径就是创办家长学校。彩霞小学家长学校成立于1996年,从创办至今,学校始终秉承“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为办学宗旨,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坚持办好家长学校。  一、办学理念的转变,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  彩霞小学
期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教育改革,学校管理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对有思维、有灵性的人的管理。学校要实现教育目标,只有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肯定教师的工作业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真正成为共同管理学校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类智能设备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机电设备被使用到建筑工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更加便利。文章依托实际工程,分析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构件和优化,并提出三点关于加强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安装的建议,希望所提内容可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曾多次观看CCTV12的《心理访谈》,看到那么多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很压抑。作为教师,结合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我很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作为家长,适当地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不要怕孩子吃亏  孩子一上学,就千叮咛万嘱咐:“有人上课打扰你,你就报告老师!”;“有人下课拿你东西,你就告诉爸妈!”;“有人欺负你,你就打他,打坏了咱们给他治!”……家长很怕孩子受欺负,很怕孩子吃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