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馆是中职院校各组成部分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对教学和科研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为此本文就中职院校的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做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 图书馆 管理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250-01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速度和效果越来越明显。这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目前的中职院校教学与学习中,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以图书馆为中心。而且图书馆会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形式,在信息传递的环节中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和探索,对信息的获取与应用。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序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形式的职业教育相比尤其自身的特殊性。而中职的这种特殊性也是发展图书馆事业,建设有针对性图书馆的出发点。也就是,中职图书馆无论是建设还是发展,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都应当符合中职这个最大的实际和特点。
1 中职图书馆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来说尤其重要。图书馆是中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的体现,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若要在教学和学习中有效的发挥作用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是保障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他不但能保障图书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还能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服务。整所学校的学风建设和教学水平在图书馆建设当中都能有所体现和反映[1]。而管理水平若不能达到正常要求则会造成图书馆管理的紊乱无序,教师或学生要在图书馆中查找和检索自己所需的信息会很不顺利,这最终会影响整个中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潜在威胁。具体而言当前的中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封闭。管理上缺乏一定的开放性。中职类学校的各组成部分都是相互独立的,例如食堂与图书馆,图书馆与工业工程系等都是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模式十分不利于各种资源和信息的传播和共享。这样整体的各部分之间不能进行有机的整合,作为局部组织的图书馆也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各自开放程度和融合程度的不完整最终造成整体效果和质量大受影响。究其根源就是管理的封闭性。而且在目前的中职院校的图书管理活动中一般采用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管理方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规范和常态化,但是也存在着呆板和不灵活的弊端,这十分不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创新和进步。
基础薄弱。中职院校图书馆事业起步较晚,而且没有具体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可以说基础相对薄弱。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是导致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2]。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不断上升,面对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政策偏向力度不及对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偏向力度大。另外,单就中职院校而言也长期的把精力放在招生和扩建上,对于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更是无暇顾及,导致这方面工作长期荒芜、基础薄弱。
人才支撑捉襟见肘。图书管理需要专业的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人才的参与,否则难以科学、规范、系统的推动图书馆的发展。但是,目前的中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中这方面的人才可谓稀缺之至。现有人员非但专业不对口,经验不丰富,而且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也不尽合理。他们一般为临近退休和教师家属组成的一支老弱病残队伍,这种人才现状很难推动图书馆管理的发展和完善。
2 提高图书馆创新有效性措施
树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提高管理效率果断的转变思想,纷纷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迈进。可以说,这种管理理念一改以往将人作为工具使用的弊端,真正做到通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提高管理效果的重大作用。事实证明这种管理理念是有效地,在图书馆的运行中同样也应该尽早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的确立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中职院校图书馆应当在选聘和任用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在对在职人员的管理中应当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励调动起积极性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在招聘人才时图书馆应当以任人唯才的态度和原则严格落实人才的准入。中职院校中,往图书馆安插亲属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成为图书馆人才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彻底解决此类问题还是要从决策层的思想认识抓起,以图书馆建设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作为最大的实际,以人才引进事关图书馆生死存亡的角度出发,坚决杜绝和避免图书馆招聘中的不正常现象。
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中职学校能够应当为图书馆在职人员定期提供岗位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为他们在今后各自的岗位上能出色和创造性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神提供充分的保障。其中,培训应当分为专业水平培训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容忽视。提高中职院校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3]。为此,可开展对固定人群的服务质量调查。调查的对象可以是经常到图书馆查找书目的老师,也可以是其他读者。可以分期邀请,也可以集中邀请。同时也可以为每一位工作人员配备胸牌和工号,并在大厅内设置服务监督台,是学社和读者能够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做出评价,并将这种评价结果和他们的工资报酬挂钩。增强他们的压力和动力。
建设独具特色的图书馆文化。文化是对人的行为产生潜在影响力的一种客观存在。中职图书馆也应当借助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文化应当以读书和知识为主要内容。在校园内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的读书氛围,同样也应当传播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还应当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倡导提高图书馆读者的道德修养。在服务中也应当贯彻和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始终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 韦小霞.浅谈中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13):94.
[2] 姚春红.浅析中职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民营科技,2011(3):104.
[3] 罗金河.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1(8):254.
关键词:中职 图书馆 管理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250-01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速度和效果越来越明显。这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目前的中职院校教学与学习中,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以图书馆为中心。而且图书馆会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形式,在信息传递的环节中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和探索,对信息的获取与应用。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序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形式的职业教育相比尤其自身的特殊性。而中职的这种特殊性也是发展图书馆事业,建设有针对性图书馆的出发点。也就是,中职图书馆无论是建设还是发展,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都应当符合中职这个最大的实际和特点。
1 中职图书馆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来说尤其重要。图书馆是中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的体现,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若要在教学和学习中有效的发挥作用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是保障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他不但能保障图书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还能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服务。整所学校的学风建设和教学水平在图书馆建设当中都能有所体现和反映[1]。而管理水平若不能达到正常要求则会造成图书馆管理的紊乱无序,教师或学生要在图书馆中查找和检索自己所需的信息会很不顺利,这最终会影响整个中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潜在威胁。具体而言当前的中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封闭。管理上缺乏一定的开放性。中职类学校的各组成部分都是相互独立的,例如食堂与图书馆,图书馆与工业工程系等都是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模式十分不利于各种资源和信息的传播和共享。这样整体的各部分之间不能进行有机的整合,作为局部组织的图书馆也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各自开放程度和融合程度的不完整最终造成整体效果和质量大受影响。究其根源就是管理的封闭性。而且在目前的中职院校的图书管理活动中一般采用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管理方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规范和常态化,但是也存在着呆板和不灵活的弊端,这十分不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创新和进步。
基础薄弱。中职院校图书馆事业起步较晚,而且没有具体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可以说基础相对薄弱。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是导致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2]。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不断上升,面对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政策偏向力度不及对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偏向力度大。另外,单就中职院校而言也长期的把精力放在招生和扩建上,对于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更是无暇顾及,导致这方面工作长期荒芜、基础薄弱。
人才支撑捉襟见肘。图书管理需要专业的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人才的参与,否则难以科学、规范、系统的推动图书馆的发展。但是,目前的中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中这方面的人才可谓稀缺之至。现有人员非但专业不对口,经验不丰富,而且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也不尽合理。他们一般为临近退休和教师家属组成的一支老弱病残队伍,这种人才现状很难推动图书馆管理的发展和完善。
2 提高图书馆创新有效性措施
树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提高管理效率果断的转变思想,纷纷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迈进。可以说,这种管理理念一改以往将人作为工具使用的弊端,真正做到通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提高管理效果的重大作用。事实证明这种管理理念是有效地,在图书馆的运行中同样也应该尽早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的确立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中职院校图书馆应当在选聘和任用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在对在职人员的管理中应当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励调动起积极性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在招聘人才时图书馆应当以任人唯才的态度和原则严格落实人才的准入。中职院校中,往图书馆安插亲属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成为图书馆人才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彻底解决此类问题还是要从决策层的思想认识抓起,以图书馆建设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作为最大的实际,以人才引进事关图书馆生死存亡的角度出发,坚决杜绝和避免图书馆招聘中的不正常现象。
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中职学校能够应当为图书馆在职人员定期提供岗位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为他们在今后各自的岗位上能出色和创造性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神提供充分的保障。其中,培训应当分为专业水平培训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容忽视。提高中职院校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3]。为此,可开展对固定人群的服务质量调查。调查的对象可以是经常到图书馆查找书目的老师,也可以是其他读者。可以分期邀请,也可以集中邀请。同时也可以为每一位工作人员配备胸牌和工号,并在大厅内设置服务监督台,是学社和读者能够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做出评价,并将这种评价结果和他们的工资报酬挂钩。增强他们的压力和动力。
建设独具特色的图书馆文化。文化是对人的行为产生潜在影响力的一种客观存在。中职图书馆也应当借助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文化应当以读书和知识为主要内容。在校园内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的读书氛围,同样也应当传播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还应当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倡导提高图书馆读者的道德修养。在服务中也应当贯彻和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始终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 韦小霞.浅谈中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13):94.
[2] 姚春红.浅析中职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民营科技,2011(3):104.
[3] 罗金河.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1(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