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提高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协作。因此,教师要合理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一、合理组建小组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组建的原则通常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小组内的相互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新课的性质、学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状况、学习成绩、主观意愿等因素,对学习小组定期进行调整。如:有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尝试由他们自主成立学习小组。当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自主成立学习小组时,他们的合作热情会更加高涨,可以真正体现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
二、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学习小组只是让学生的合作成了可能,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还必须明确每个成员在小组中的责任。如:组长负责做好协调工作,中心发言人负责汇报学习成果,裁判员负责根据活动规则对活动进行裁决,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小组成员发言的,操作员负责实际操作、获取第一手数据等等。但小组内每位学生担任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成员的主观意愿定期轮换,从而让每个成员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不同的锻炼。实践证明,学习小组中成员的组建既有一定的固定性也有一定的流动性更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均衡发展。
三、把握合作时机
恰当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的关键。一般来说,可以在突破重难点时组织合作、在学生有疑难问题时组织合作、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组织合作、在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需要和大家分享时组织合作……如:在教学“复式统计表”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自己所在小组的人数统计表。每位学生都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很快统计表就制成了。这时,我先及时给学生以鼓励,随后适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虽然你们你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自己绘制出统计表,但是根据手中的统计表你们能很快说出哪组人数最多以及哪组男生多、哪组女生少吗?大多数学生都摇头。我接着说:那你们能想出办法吗?学生马上行动起来:有的学生一项一项地数,有的学生把其他组的人数加以统计,有的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正当他们忙得起劲时,有个小组已经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我便请他们上前来展示、汇报,经过验证答案完全正确。我马上询问: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所有正确答案,肯定有什么高招吧?快把经验介绍给大家!通过介绍得知:原来他们是来自四个不同小组的成员。这样,在他们体会到成功与快乐的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示。
四、适时进行指导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的适时指导必不可少。如: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些教师不敢干预太多,只好暂时从课堂中游离出来。在热闹的小组学习中,由于少了教师的监控与规范,有些学生在此过程中无所事事,致使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充分暴露出来,而此时的合作学习却成了他们的保護伞。
总之,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策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宽容;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辩论。
一、合理组建小组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组建的原则通常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小组内的相互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新课的性质、学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状况、学习成绩、主观意愿等因素,对学习小组定期进行调整。如:有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尝试由他们自主成立学习小组。当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自主成立学习小组时,他们的合作热情会更加高涨,可以真正体现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
二、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学习小组只是让学生的合作成了可能,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还必须明确每个成员在小组中的责任。如:组长负责做好协调工作,中心发言人负责汇报学习成果,裁判员负责根据活动规则对活动进行裁决,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小组成员发言的,操作员负责实际操作、获取第一手数据等等。但小组内每位学生担任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成员的主观意愿定期轮换,从而让每个成员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不同的锻炼。实践证明,学习小组中成员的组建既有一定的固定性也有一定的流动性更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均衡发展。
三、把握合作时机
恰当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的关键。一般来说,可以在突破重难点时组织合作、在学生有疑难问题时组织合作、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组织合作、在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需要和大家分享时组织合作……如:在教学“复式统计表”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自己所在小组的人数统计表。每位学生都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很快统计表就制成了。这时,我先及时给学生以鼓励,随后适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虽然你们你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自己绘制出统计表,但是根据手中的统计表你们能很快说出哪组人数最多以及哪组男生多、哪组女生少吗?大多数学生都摇头。我接着说:那你们能想出办法吗?学生马上行动起来:有的学生一项一项地数,有的学生把其他组的人数加以统计,有的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正当他们忙得起劲时,有个小组已经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我便请他们上前来展示、汇报,经过验证答案完全正确。我马上询问: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所有正确答案,肯定有什么高招吧?快把经验介绍给大家!通过介绍得知:原来他们是来自四个不同小组的成员。这样,在他们体会到成功与快乐的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示。
四、适时进行指导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的适时指导必不可少。如: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些教师不敢干预太多,只好暂时从课堂中游离出来。在热闹的小组学习中,由于少了教师的监控与规范,有些学生在此过程中无所事事,致使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充分暴露出来,而此时的合作学习却成了他们的保護伞。
总之,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策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宽容;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