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委婉语是人与社会互动的产物,它的产生和使用受制于说话者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本文在批评认知语言学视域下,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66条“the*ly challenged”委婉构式
【机 构】
: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人与社会互动的产物,它的产生和使用受制于说话者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本文在批评认知语言学视域下,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66条“the*ly challenged”委婉构式为语料,系统阐述基于社会价值观的概念整合分析框架.研究发现,该委婉语构式的“社会心理”概念源自新创概念,该概念是在政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作用下由相关心理空间选择性投射而形成的,具体分布于身体、教育文化、能力、精神和生活五大语域.本文提出新的理论框架,用以阐释委婉语意义建构的社会认知机制,可以为话语分析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推动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发展.
其他文献
德文版《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句“Proletarier aller L(a)nder,vereinigt euch!”的理解与翻译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这一点睛之笔对我们准确理解《共产党宣言》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话语往往是按照西方学术范式来描述和阐释的.在全球化、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新媒体时代,仍旧照搬西方,刻舟求剑,无助于学术进步,更远离国家战略目标.
员工内部创业行为是成就和保持公司创业的基础.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构建以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心理资本为调节变量的任务不确定性、工作控制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关系模型.
中国传统女性文学源远流长,成就斐然,却长期处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地位,被中外学者所忽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世界陆续推出了三部中国传统女性文学英译选集——《兰舟:中国女诗人》《中国传统女作家:诗歌与评论选集》和《玉镜:中国女诗人》,向读者系统地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文学的整体面貌,从而开启了其在西方世界的经典化之旅。从选集产生的社会语境、选集的主要特色、译者的编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等方面对三部选集展开研究,能够厘清选集在西方的经典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特色和不足,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英译选集编撰的努力方向
文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从管理体系、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投资体系等多个角度出发,探究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