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读来不觉浅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u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启蒙始,我受到的教束便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但凡讀书必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腰杆笔挺,最讲究读书的姿势。
  而我最喜仰面朝天地躺在沙发上或床上,此时随手翻翻闲书,却有吃零食般的逍遥惬意。冬寒夜长,半躺在被窝里,一只手露在外面持书,看累了,就换另一只手,看着看着有了倦意,身子一歪就迷糊过去了。
  父母最是反对我躺着读书,常叨叨:“书没读好,眼睛倒先看坏了!”为了图个耳根清净,我索性卷起被褥,一个人搬到阁楼上,靠着藤椅,临窗而坐,一手捧书,一手持笔,每有会意,便圈圈点点。最惬意的莫过于拥衾夜读,也就是枕上读书。入了秋冬,夜来得早,吃完晚饭,我便早早地钻入云里絮里的被窝,一边是窗外“北风卷地白草折”,一边是洗涤干净的枕套、棉被散发出淡淡的暖阳清香。彼时,夜空深邃,时光冗长,最适宜潜心夜读。我枕畔书架上常置放几类上好的闲书,一类是深奥难懂的国学古籍;一类读几遍,方能精华尽览;一类值得细细品味;一类令人辗转反侧,百读不厌。
  时光人物,倏忽而过,书里书外,驰骋遐思,枕上时光,何乐能及,个中滋味,大概幽默大师林语堂是可以感同身受的。林大师认为蜷卧在床上乃是人生最大的乐事之一,我也曾借鉴他的躺读姿势,“最好的姿势不是平躺在床上,而是垫个柔软的大枕头,枕头与床保持约三十度的斜角,然后枕臂而卧。在这种姿势下,任何诗人都能写出不朽的佳作,任何科学家都会有跨时代的发明” 。这招使我受益匪浅,除了躺着读书,还能躺着码字,导致我后来对着电脑屏幕,反而大脑一片空白,而躺着码字时,墨水从笔尖流淌开来,下笔有神,文思泉涌,写下不少妙语珠句,完成了从读者到作者身份的华丽转变。
  其实,枕上读书,古来就有。“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汉赋大家扬雄居所孤寂,成年累月枕书为伴,终于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巨擘;“文章名冠天下”的欧阳醉翁善于见缝插针,用散碎的时间读书:马上、厕上、枕上;就连一向不苟言笑,以冷峻面目示人的鲁迅先生也在《病后杂谈》中调侃“大可享生病之福”,原因是可以躺着看点不劳精神的线装书来“养病”。
  除了在床上躺读,我受宋人蔡确“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的影响,趁中午打盹之际,靠在藤条椅上小读片刻。炎炎暑日,我常跑到老宅的后花园,仰躺在光挞挞的大青石上,比在空调房里还舒服,左手枕头,右手持书,午间时短,可以选一些轻松易懂的书,如《说唐》《神木》《浮生六记》……一本祖传线装《水浒传》,被我翻了个稀烂。
  枕上读书,这种方式虽然看上去闲散疏懒,所读之书也不过消遣尔尔,然回望之际,方能体会堆金砌玉之妙。我发现自己居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了一年读完五百本书的纪录。枕上读书,令人终身受益无穷。
其他文献
我前往某地采风,发现当地的景象大不如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此地曾以种植为生,后来地产商看中了这里的人文资源,大肆开发,使得田园变成商铺,农民变成商人,霓虹闪烁代替了夜晚的星空。这里一开始经济发展迅速,久而久之,就难逃被过度开发和消费的命运,毫无美感的假古迹和疏于管理的风景区让此地迅速崛起后又慢慢萧条。而所谓的“人文资源”,不过是一位古代名人出生于此。我问:“为什么青年人宁可在家打牌喝茶,也不愿意
历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这些“必然”中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偶然。很多时候,从侧面推动历史走向的,反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先说说“荆轲刺秦王”这件事。荆轲图穷匕见,要刺秦王,正要成功之时,秦王的侍医夏无且把药箱砸向荆轲,荆轲受到攻击后稍一迟疑,秦王就已经拔出长剑挡住了荆轲,最终秦王活了下来,荆轲死了。如果没有夏无且这个御医砸药箱的举动,秦王就一命呜呼了,历史将会怎样发展?或许秦国很快就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不是科学家研究的課题。科学家是说不出所以然来的,文学家也至多只能描述情意相投的一些人之间的情形,道理何在,一样说不上来。  说起来,只有一个“缘”字可以解释。但“缘”又是什么呢?一样说不上来。  人们对缘,总是有一定认识的,虽然认识模模糊糊,但有缘人相聚,这一点是大家都知道的。无缘,就算日日相见,也如同陌生人;有缘,一生之中,只见一次,回想起来,也回肠荡气,其
GoPro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爆款”运动相机,有着“极限运动专用相机”的美称,因具有极强的防水防震性能,常被冲浪、滑雪、跳伞等极限运动员固定在头盔、自拍杆、手腕套等设备上使用。在谈及研发过程时,GoPro创始人兼CEO的尼古拉斯·伍德曼提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任性!  1975年,伍德曼出生于硅谷最繁华的阿瑟顿区。就在同龄孩子用心读书时,他却喜欢上了冲浪。上大学填报志愿,多少人都感觉志愿难填而叫苦时,
“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  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命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会一天天老去,奢望也会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21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你是否曾吃过这样的三明治,三片烤至酥脆的面包片以上、中、下的固定位置被涂抹上薄层的红色果酱,夹着新鲜欲滴的绿
有人说,如果没有啤酒,人类可能还生活在山顶洞里。关于啤酒的历史,有考古学家证实,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陶罐,里面有麦芽糖的痕迹。据苏美尔人泥版文明记载,当时的啤酒制作主要是以燕麦和大麦为原料,在早期以家庭现酿现饮为主。而啤酒的发现,据说是一次有人用麦芽煮粥,没喝完就倒在洞外的桶里,几天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粥自然发酵,成了一种芳香的液体,吸引了一众伙伴。这时,一个年轻的后生走上
羊角村得名于18世纪。当时,当地缺乏优质的土地资源,28%的土地几乎都是砂質。一群挖煤矿的工人定居在那里,他们的挖掘工作使得这里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道及湖泊。而在每日的挖掘过程中,除了煤,他们还挖出了许多羊角。经过鉴定,这些羊角是一批生活在1170年左右的野山羊。因此,工人们便将这里称作羊角——Giethoorn,该名称一直保留至今。  羊角村位于荷兰北部,距离阿姆斯特丹一百多千米,是一个静谧的小村
大雁塔位于唐朝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作为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唐朝砖仿木结构的四方楼阁式砖塔,大雁塔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个到西安旅游的人都想一睹它的芳容。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其“身材”完美,有着标准“体形”——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的外表是由内、外两层青砖砌筑起来的,所以塔身十分厚重,再加上塔内数十根的木柱和对
开春已经有些时日了,稍寒的天气渐渐开始回暖,阳光也在一步步攀上嫩绿的枝头,明媚得有模有样,仿佛一个个浸满温暖且可爱的字词,嵌在洋洋洒洒的文章里,深藏不露却难掩微光,惹得读者顾盼生情。  赶在清明前夕,表姐一家准备回乡下探望姨姥,顺便挖点新鲜的野菜,我也跟着去了。姨姥的身体一直不好,尤其在寒冷的冬天,面色更是憔悴枯槁,但这次去的时候,她显得格外有精气神儿,忙前忙后地给我们沏茶倒水。我和表姐问起姨姥的
“海风吹,海浪涌……”每每听到这首歌,我就仿佛感觉到温润的、带着海腥味的暖风拂面而来,令人感到惬意,产生愉悦感。  那么,大海这种独特的、令人很享受的海腥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都知道,浩瀚的大海里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当这些生物死去之后,尸体就会慢慢腐烂,污染海洋环境。不过,这些看似恶心的东西却是海洋里众多微生物的美食,这些微生物会把巨量腐烂的尸体进行分解,既可以“大块朵颐”,又能净化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