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它探讨和表现的内容越是与人类的本质相关,也就越发具有永恒的价值。西方的交响音乐在近300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人类的精神世界作为抽象描绘与阐发的对象,因而被视为最为珍贵的音乐财富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聆听贝多芬的一首交响曲与阅读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剧本给人带来的审美体验是极为相似的,因为它们同是撼动心灵的不朽力作,拥有超越历史与种族界限的文化内涵。面对一场经典交响音乐演出,我们在感叹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它探讨和表现的内容越是与人类的本质相关,也就越发具有永恒的价值。西方的交响音乐在近300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人类的精神世界作为抽象描绘与阐发的对象,因而被视为最为珍贵的音乐财富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聆听贝多芬的一首交响曲与阅读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剧本给人带来的审美体验是极为相似的,因为它们同是撼动心灵的不朽力作,拥有超越历史与种族界限的文化内涵。面对一场经典交响音乐演出,我们在感叹音乐创造者的睿智与天才的同时,亦不能忽略演绎者们的贡献。没有他们对交响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探索,经典作品就会沦为无声的古董,失去它永恒的活力。
“在这样一个文化信息膨胀的时代,经典音乐对于青年人的吸引力日渐低迷,前景的确令人担忧。但是,这不会动摇我们捍卫交响艺术的决心。因为它的永恒价值正需要后代去追索和实现,以便让更多人最终意识到这些作品直抵灵魂的艺术魅力。”荷兰指挥家伯纳德
其他文献
2011年3月3—18日,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合唱团成功赴美巡演,实现了她们国际舞台展示中国合唱魅力的愿望,赢得美国合唱音乐界的广泛而高度赞扬。她们精湛的演唱轰动“ACDA(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2011国际年会”,展示了中国大学合唱的艺术水平。美国多边文化交流协会的负责人称赞:“ACDA参会专家们看过你们的演出后,一致认为Tiankong是中国的最佳文化大使。” TianKong之歌唱响
“心里摆一张安静的桌子”,这是作曲家郭祖荣追求的,他希望在那样的桌子上写交响乐。 2009年11月26日晚,郭祖荣交响作品音乐会在福州大剧院举行。这场音乐会是第四届福建艺术节的亮点和重头戏之一。音乐会上演了4个交响作品:交响诗《捎排歌》、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两首》、第二钢琴协奏曲《山海欢腾》和第十八交响曲《海西的呼唤——寄台湾同胞》。次日上午在福州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外地与会者有北京的刘湲、李吉提
2009年,是中国内地大型户外音乐节“井喷”般发展的一年。已经成功举办的“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成都热波音乐节”、“杭州西湖音乐节”、“西安曲江国际音乐节”、“金山狂夏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summer pilot2009北京奥体大型音乐季”等,标志着2009年中国内地的摇滚乐,甚至整个流行音乐界,渐将与“音乐节”这三个字紧紧相连。 流行音乐节不同于音乐会,也不同于演唱会,更
环县道情皮影是流传在甘肃省东部庆阳市环县境内的一支艺术奇葩,在当地多称“影子戏”、“灯影戏”、“牛皮娃娃”等,是中国西路皮影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支。常见戏班约五人左右,主要在农村庙会中演出。表演时前台挑扦并完成所有角色唱腔,其余三到四人操持十余件乐器并负责“嘛簧”(“帮腔”或“齐唱”)、“搭架”(次要角色道白、应声)和“喝场”(兵卒、武士呼威)。音乐以板腔体为主,兼有曲牌体。板式主要有花音坦板(慢板)
严肃音乐不仅要给人以听觉快意,还要给人以文化温暖。 ——题记 一、反思缘起 从五花八门的现代作曲技法中我们很能感觉到现代作曲家享受着“作曲”的“自由”与“放达”;而当代听众似乎并没有从现代作曲家所创造的“新音乐”世界中享受到多少来自听觉世界的“精神好处”。面对这种情况,作曲家或许在责怪听众不及时更新“倾听方式”而固守传统音乐所形塑的临响经验①,听众似乎也在抱怨“新音乐”的作曲家们总是
一个金碧辉煌的夜晚! 一个梦想激荡的夜晚! 2007年7月3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这个世界顶级的音乐圣殿里,热烈的掌声阵阵响起,为了中国,为了潍坊,为了一群来自世界风筝之都的音乐人。 由潍坊学院、潍坊市文联、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潍坊市音乐家协会、中奥文化教育协会主办,以潍坊学院音乐系师生为主体的“华夏之声”世界风筝都(潍坊)艺术团2007赴维也纳金色大厅访问演出取得圆满成功。作为全国第一家走
起作曲家刘湲的音乐,人们立刻会想到感人的热情、华夏民族的铮铮铁骨之气、出自内心深处的震撼力以及异域风情等词汇。就像在交响曲《土楼回响》、第一狂想曲《为阿瓦山的记忆》以及民族音乐音诗《沙迪尔传奇》等作品中所感受到的那样,一般都会有深刻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但音乐作品的成功,并不单单是靠着激情,否则,豪情万丈的人,就都成作曲家了。所以,我想集中谈一谈理性的思考和得心应手的写作技术的重要性。比如,作曲家如何
由俞玉姿、李岩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以下简称《陈洪文选》),是一本特点鲜明、目的明确、图文并茂的好书,全书60余万字。其中包括珍贵历史图片70余幅及五大板块:一、音乐思想;二、音乐教育与音乐生活;三、音乐家及作品研究;四、发刊词、序言、编后记等;五、其它。 一 《陈洪文选》显著特点之一,为“新出土”,资料丰富、翔实。读罢这些文章,
2012年7月29日,伦敦皇家节日大厅2980个座位座无虚席,由北京交响乐团和伦敦爱乐乐团组成的混编乐团,在伦敦奥运举办的第三天,奏响了人类的和平交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是伦敦奥运期间的2012伦敦艺术节中,这部伟大的作品第三次被奏响。一同被奏响的,还有伦敦奥运委约新作一中国作曲家郭文景的交响序曲《莲花》和唐建平的北京奥运委约作品打击乐协奏曲《圣火——2008》。这两部奥运姊妹新作,和着
对我来说,中央歌剧院不仅是我国歌剧创演的国家队而令人景仰,更由于它与我本人的歌剧研究生涯有极密切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而深怀亲切和感激之情。远的不说,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中央歌剧院与我就读和工作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分别地处北京左家庄和新源里,两者相距仅百步之遥,往来极便;又兼我本人从事歌剧音乐剧史论研究,常去该院借阅歌剧资料;但凡该院有新剧目排演,我必是排练场或剧场中先睹为快的常客。该院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