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菌株.方法:从含盐量≤6%的12份低盐泡菜中筛选出5株耐酸性乳酸菌,进行16 S rDNA分子鉴定,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5株耐酸性乳酸菌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J2、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N6、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 para-plantarum)F8、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M1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
【机 构】
: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延边大学药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菌株.方法:从含盐量≤6%的12份低盐泡菜中筛选出5株耐酸性乳酸菌,进行16 S rDNA分子鉴定,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5株耐酸性乳酸菌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J2、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N6、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 para-plantarum)F8、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M1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M12.其中,L.paracasei N6、W.cibaria M1和W.cibaria M12在pH 4.0培养基中相对生长率分别为84.23%,78.32%,76.29%,具有较强的耐酸能力;经pH 3.0胃液和pH 8.0肠液消化后,其存活率分别为79.26%,50.65%,53.37%,具有较强的耐受胃肠液能力;在0.3%胆盐中培养8 h后,其存活率均在30%以上,具有较强的耐胆盐能力;疏水率及自凝集率均在60%以上,具有较强的疏水及自凝集能力.结论:试验筛选得到3株具有益生特性的耐酸性乳酸菌菌株L.pa-racasei N6、W.cibaria M1和W.cibaria M12,可用于复合益生菌菌剂的研究.
其他文献
牛初乳由高浓度的生物活性成分组成,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免疫球蛋白是牛初乳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但其在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大.免疫球蛋白活性保持技术能够保护其免于热、酸和碱等不良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升牛初乳综合利用价值.文章综述了牛初乳的营养成分和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主要活性保持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为适应新工科特色的专业建设,《食品发酵技术》这门知识点多、交叉性强、覆盖面广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扩展、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基于《食品发酵技术》课程线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贯彻“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对该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深入反思.在此基础上,对教改前后学生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人为本,使课程建设更加符合新工科专业建
目的:研究红烧肉风味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比红烧肉加工过程中的漂烫、油炸、炖煮及添加调味汁等关键过程,分析其风味物变化情况.结果:电子鼻测定结果与气质联用分析结果一致.五花猪肉和调味汁的风味物含量最高,漂烫、油炸、炖煮阶段风味物质减少但特征风味物不断形成.气质联用共检出148种化合物,其中猪肉、漂烫、油炸、炖煮以及成品和调味汁分别为39,32,23,20,38,65种,主要生成了醛酮类、酯醇类、杂环化合物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成品的特征风味物有己醛、苯甲醛、1-辛烯-
目的:明确天麻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方法:采用组织匀浆法和划线法从秦巴地区鲜天麻中分离纯化内生菌,测定其抗菌、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并对高活性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鲜天麻内部分离得到4株菌,其中内生菌B1、B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内生菌B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达26.33 mm.4株菌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内生菌B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69.13%.内生菌B2、B3、B4对HEK293T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内生菌B2的最高抑制率可达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