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课的课程特点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特点,对我校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等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与实践,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上采用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去改良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汽修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调整教学大纲;学生职业技术素质的培养;更新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31-02
  汽车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和发展功能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目前我校汽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1)教材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一定脱节。(3)实训中心设备利用率低,实训配套设备不够完整。(4)现有教材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①受普教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②国家规划教材由于考虑统筹兼顾,而我国地域差别极大,难以与区域经济合拍。(5)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体现在:专业基础课较少,专业课教学与模块化教学方向不明确。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便是教材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以上问题若不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学校汽修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下面就我校汽修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调整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内容
  我校《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采用学制2 1模式,根据现行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分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部分,采用文化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大模块化教学,其中文化基础模块必修课有《德育》、《工科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专业模块必修课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在实践环节方面有《汽车维修与拆装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等。根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存在着很多先天不足,更谈不上技能训练的加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有重叠的课程进行了整合。重复的讲解,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而且理论基础课與专业课是松散的配合,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调整教学大纲的对策:一是加强教材更新力度,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以优化教学结构与实践相统一。理论基础课除《工科数学》和《德育》外,其他可采取讲座和兴趣小组的形式组织活动学习,以达到了解和提高的目的。二是加大专业基础课教学,因为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础,将现有《机械识图》改为《汽车机械识图》,同时应增设《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并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如机械基础实训等。如果基础不牢,专业课就无法深入。三是与时倶进,增强专业课教学,专业课是决定学生能否胜任企业工作的关键,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决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生的就业要求,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可安排《汽车企业管理》和《汽车营销》等专业知识讲座,为汽车市场培养既懂汽车又懂销售的复合型人才。
  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技术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技术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目前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但应承担着职业技术、技能教育,还应遵循教书育人的责任,既教技术又教思想。在专业职业技术素质目标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强化直观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率。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充分利用市职教公共实训中心的实训场所,边讲解边观察,并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拆一拆、装一装。通过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模块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专业学习站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企业技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教师队伍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在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理论到实操,均须具备足够的能力,这是实行一体化教学的成败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这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规范、准确的操作演示。经过九年的实践和培训,我校的汽车专业教师,已向理论、实操两者融为一体的方向发展,并要求基本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加快教改的步伐。
  3.强化学生专业实训的管理与考核。目前我们对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的在校生,均安排有汽车电工电子实训、汽车驾驶实训和汽车构造拆装实训。学生毕业均要求考取汽车维修中级证、电工证、驾驶证等技能等级证书。在实训过程中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操作技能教学,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采用程序化技能培训法——四阶段教学法(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部分学习单元可采用项目一体化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每一个实训项目结束后可组织竞赛考核,并做出点评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学校与汽车维修企业的联合,利用肇港澳合作发展的契机,通过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促使学生能很快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的岗位。
  三、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训设备和实训设施的建设
  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块式现场教学等,能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件工作时内部运动关系的结构原理,直观、动态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设施方面,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必不可少,因此,必须配备先进、完整、典型的汽车零部件组成,汽车电器、电路各类电控系统、现代化检测诊断设备仪器等实训设备、实训设施,保证每一位同学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现在,我校已将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列入国家师范学校建设项目中的骨干专业,列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使之成为我校的品牌专业。正式着手启动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进程,同时积极筹划引进师资,投巨资添置实训设备及设施。市教育局与我校投资兴建的公共实训中心大楼也已启用,并连续三届举行了肇庆市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职业技能大赛,这将为我校汽修专业今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相信通过本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大大地促进汽车维修与驾驶的专业建设。
  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要想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与当前的形式、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出一批批技术过硬、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上是我的拙见,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4).
  [2]赵迪芳.中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03).
其他文献
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本文从体育与身体素质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体育与综合素质教育三方面分析了体育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
今年1月开始,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发生剧烈上涨,小麦价格几乎翻了一倍。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统计,国际粮价一季度平均上升16.5%,令全球1亿人陷入饥荒。  高涨的粮价足够引发恐慌,一些国家为保留更多大米供应国内市场,以缓和大米价格上涨压力,开始采取限制粮食出口措施。  国际粮价飙涨,也不断强化国内粮价的上涨预期。2008年初,受南方雪灾影响,中国中南地区米价出现波动。据悉,铁道
现代钢琴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便与中国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音乐实践者在逐步领会和掌握这一西方乐器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在钢琴上进行创作。在这些
线性系统的结构辨识主要依据模型残差来人工判断。这不仅引入了判断误差,同时也使该方法难于投入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修正的逐步回归法,用于对有色噪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