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理念运用的意义及对策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p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全面提升学生历史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意义;对策
  历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重要课程。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深入解读核心素养内涵,并将核心素养理念积极落实到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内涵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就高中历史的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理念的运用,要求教师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入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历史课程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视角,有效地突破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不断寻求历史的实用价值,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 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课堂,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立足考试成绩标准的教学评价模式,往往会让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成长、思维成长,最终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教师的教学将不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高中历史的教学,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不断改革创新教师的课堂教學,是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新时代教育思想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就高中历史的教学而言,迫于高考压力,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取得好的高考成绩,依然将教学的眼光局限于知识的灌输,进而影响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从根本上讲,教师专注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这原本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教师仅仅专注于知识培养,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的教学将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教育目标有机整合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释放学生的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学习效率,有效地改革创新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
  (二) 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高中历史的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的教学将不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而是将“知识与技能”的同步成长作为教师的教学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将会更加创新、教学模式将会更加多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现代教育,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一大突破。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当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促使良好历史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 开展小组合作,发展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展,教师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商讨解决教师设置的历史问题,以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在开展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设置具有启发性的历史问题。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时,就可以结合宰相制度废除背景、过程让学生设置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深入讨论的过程中掌握宰相制度的废除。其次,对学生进行分组,科学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让学生自主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科学的引导,确保讨论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教师的科学点评格外重要。在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科学的点评,对学生讨论不足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达到完善教学结果的目的。总的来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 创新教学模式,落实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好的高中历史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所阐述的教学模式创新,主要是立足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微课教学手段的运用,实现好的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首先,微课设疑,创设教学情境。俗话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疑问和悬念的方式,有助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微课导入设疑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教师设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记忆。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手段,将一些历史事件通过视频回顾的形式给学生展现,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图文并茂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和积极性的提升,促使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这种借助微课进行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导入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综上,历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整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月新.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新教育,2016(10).
  [2]尹军宗.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学生主体地位回归路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4).
  作者简介:
  张卓,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南白中学。
其他文献
对于习惯使用Windows进行办公处理的用户来说,Word2000一定是相当理想的软件.它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形处理等强大功能于一身,且能做到″所见即所得″,让您真正做到″图
介绍Visual Foxpro环境下,从大量的、在多套题中有重复试题内容的试题库中精选无重复试题的程序实现的方法.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重点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投入了一大部分资金,高等教育设施设备在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式随之出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出现之后,大大提高了高校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现状及提升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现
摘 要:在当今美术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美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健康地成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大都是以美术教材为主,无法满足美术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要。儿童绘本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们具有不同的风格、板式,其中内容利用大胆、活泼的色彩
目的:调查社区门诊病人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山东省济南市、潍坊市和聊城市社区门诊病人共计739名。结果:社区门诊病人国
无痛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炎。由于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无甲状腺疼痛,而多以典型的甲状腺毒症起病,临床上易误诊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目的分析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鲁台镇卫生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