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活对未来杜会和人的影响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Sp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来的体育运动将是最积极、最有益和最愉快的生活方式。以人为本,追寻健康,体现人类自身的尊重,也是体育运动的必然归宿。
  关键词:体育生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48-001
  
  进入21世纪,中国体育正在向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竞技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转变。体育将实现以人的基本需要为依托带动多种需求,走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长远关注个体和人的发展的立体层次。通过转变,即从群体的政治需要转变为人类的根本需要;从社会的强制性功利需要转向个体健康幸福生活的主动需求,使体育生活化。生活化的体育是小康阶段的必然产物,大众体育发展的动力在于生活化,人们力图在寻找体育进入生活的有效途径。解决处于小康阶段中国人深层次需求问题,“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发展新观念。
  
  一,体育改变了人类意识,改变了人类的情感
  
  1 体育改变了人类的职能和行为
  分析提高人类智商的一系列原因,除了早期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作用外,体育的行为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国外资料研究表明,1000例被试者中有765人的智商要比其余235人平均高5-10倍,都是体育行为教育的结果。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对人类智商提高是大有益处的。人类智能和人类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智能不断发展使行为得到相应的提高;反过来,行为能力的不断发展又从某些方面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智能。
  2 体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引起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的改变。这些变化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生活习惯改变,加快了人们生活节奏,使人们更重视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岗位上更加紧张,家庭生活更现代化,人们更需要身体和心理的全丽协调,共同发展。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如何对身体的健康影响很大。体育改变着人类社会意识结构,使人们更加重视协调的生活方式与保持身体健康。为了维护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经由说教发展为人类的自觉行为。
  
  二、体育进入家庭
  
  1 未来家庭的构想
  我们虽然不可能对未来人的心理预测做得更多更正确,但对未来家庭做一定的估计还是做得到的。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已有一个理想的家庭模式,这也是人们总是向往美好家庭早日到来的缘故。美好家庭虽说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概念,带有浓厚的未来色彩,但也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之所以称之为美好,全然是先进的、合乎任意的概括。唯有运动这个原始的本能仍牢固地留在人们的行为举止中。运动既出于人类原始的需要,又出于人类本性需求,使人们对运动欲求日益浓厚。这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类本性高度发展的现象。因此,未来家庭不仅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还将有以运动为主的丰富的精神生活。
  运动——现代生活的内容。尽管现代生活给人类带来了如此优越的物质条件,没有运动,现代生活是不完整的。现代生活除了衣食住行随心所欲外,追求高尚的精神刺激也是人类完整心理状态的高度体现。一个人如果一味追求吃、住、穿而没有从事体育运动的爱好,那么维持生命求助于医药,不会有更好的办法。同样,一个人单纯的追求精神的自洁,而对运动充满反感也会陷入空虚寂寞、无聊不堪的精神状态中。人类人性的体现,在于追求心理的人性平衡。不可否认,运动是未来生活的重要标志。
  2 运动是一种权利
  劳动是人类的权利,作为与劳动一样维持人类生存的运动,同样是一种权利。然而,觋代化的到来,在不出现失业或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劳动几乎是人类不必发愁,随手可得到的事情。比起这方便的事情来,运动就显得更有魅力。人类追求自身的运动已成为一种趋势,因而运动本身必须考虑在未来社会中首先树立起权威性,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享受其运动。
  运动的社会权利。体育运动随着本身对人类进步的积极作用和伟大贡献,不断被社会所承认,被人们所承认,被人们所接受。依据体育目前在社会中的地位,按照体育发展的现有速度,体育运动在未来社会中必然将成为人类社会摄受欢迎的社会活动。因为运动是一种本能的需要,所以运动是最基本的权利。又因为运动是一种本性需要,故运动又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权利。在人类产生的第一天起,运动就成为人类多种权利的一种。体育运动随着现代化节奏的进入家庭生活,变成了人类家庭生活的中心内容。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不断在^、们的概念中树立起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特殊现象,这并不是纯粹的人类实现人性的一种积极需要,而是人类人生、理想人性的一种积极要求。由于人们对运动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要求运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并渐渐形成一种特殊权利的意识。这种特权不是任何人可以剥夺的,就像学习是每一个人的特权一样,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取缔。
  总之,在现今社会条件下,人们生活的价值容量在变大,而体育运动的内涵和外延也变得日益丰富。生活和体育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有相对性。体育生活所追求的目标已不仅仅局限在生物意义上的强身健体,而更看重如何将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这种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强大的体育行为动力流,源源不断的催生着体育生活化的过程。未来的体育运动将是最积极、最有益和最愉快的生活方式。以人为本,追寻健康,体现人类自身的尊严,也是体育运动的必然归宿。
其他文献
摘要: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I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心理辅导是前提,激发动机是根本,树立信。是关键。培养兴趣是保证,养成习惯是基础,增强意志是良方。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学困生从“怕学”到“想学”,从“能学”到“会学”,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心理辅导;动机;信心;兴趣;习惯;意志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
摘要:目前,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地位仍在“三线”上徘徊(一线是语文、数学、英语,线是音乐、体育、美术,三线是思品、科学、综合实践),小学科学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注定了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先天不足”。 笔者从事小学科学教育近16年,即便是现在走上管理岗位仍感到“势单力薄”,在小学尤其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一种有效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法摘要:实践证明,“重视卡片制作,完整认知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小学教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方法。关键词:卡片制作;认知结构;数学整理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97-001在小学数学的整理与复习课上,“制作卡片”是我校多年以来坚持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2008年,我校又把这种教学法-重新进行整理与归纳,申报了延边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成功教育从孩子良好的习惯养成开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于为孩子的人生储存一个受用一生的长效资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把握好这实质性问题。关键词:幼儿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00-001一、名家共识。培养良好习惯很重要在不同价值观指导下,人们的追求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中专化学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从结合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合、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关键词:结合专业特点; 中专化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03-002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
摘要: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学生在内l心深处对体育课有些抵触情绪,从而不利于体育课的开展,感受不到体育课的快乐,学生也不会获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将结合体育课和学生的特点,从如何让学生喜欢体育课和在教学中适当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两个方面入手,简单分析怎样让体育课堂充满成就感和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快乐;成就感;发展个
摘要: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翻译法只强调语言能力,却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法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语言能力的生成。而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外语教学中,将翻译法和交际法有机结合是实现外语教学总体目标的可行之路。关键词:外语教学;翻译法; 交际法;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表达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为之提供自己的认识,旨在提供一个关于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建议,为我校现在提倡的教学改革做出一点贡献。关键词:改革;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13-001人类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使命的内涵更为丰富。大学不仅应履行启迪智慧,探索真理,发展科学,传递文化,服务社会的职责,以前
摘要:为了适应高校迅速发展的需要,高校后勤饮食服务工作也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不断追求卓越,要实现这个目标,应树立“四种意识”,突出“四项措施”,进而达到强化素质,提升效益。关键词:高校;饮食服务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35-00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要创建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
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科技辅导员与科学教育,就如“青与蓝”的关系,二者携手并进,共同实现教育目标。关键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育;科技;综合素质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41-00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透过这句话人们似乎可以理所当然地说青比蓝好,然而我们知道,青与蓝的关系是不能用胜或不胜来概括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青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