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探究策略和途径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n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地理是较难的学科之一,教师沉闷地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开展情感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同时建立融洽长久的师生关系是内在要求,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外在要求。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点,引导从学生生活地理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更好地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感教学;师生关系;策略
   情感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是否符合自我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情感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授课,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好的课堂体验。情感领域方面的教育,是教育者在育人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宗旨、教学目标在课程中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变化。本文即探讨在地理情感教学如何让学生内心充满激情。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氛围。在严肃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无法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和思想,更不可能主动地配合老师,这样一堂课的质量是低下的。反之,如果老师态度温和,为人和善,善于和学生沟通,师生关系就会很融洽,学生自然也会主动表现自己,也进一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不经意间对学生的微笑,一个自然肯定的点头,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融入情感后的师生关系会比一般的师生关系更加长久,在督促学生学习中也更为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地理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让学生更加了解荒漠化这个概念,让学生自主思考荒漠化不断扩大的成因,有哪些危害,有的学生认识不够全面,单纯片面认为缺乏植被导致大量的泥沙沉积,从而形成了荒漠化,并且自认为回答得有理有据。在此时,老师要做的首先应是充分鼓励该学生上课发言的勇气,肯定他的做法,之后再对其回答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从侧面引导学生发掘其思考的盲点,使他们主动思考,学会分析是否存在其他的局部环境问题导致荒漠化的不断扩大,又进一步深入了解气候这个重要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加对学习的自信、对知识的渴求,也促进学生思想的进步,老师以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为进一步营造融洽的课题氛围奠定基础,从而有利于后期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地理
   地理学科不比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它对人类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为人类就是以大地为根基,生活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人文地理,其中各式的风土人情、异国风俗和文化差异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地理中的奥秘。这种丰富的情感资源是培育学生学习探索地理的优质素材,将得天独厚的资源加以利用,可以在教学课堂中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地理。教师更要发掘教材中的情感点,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原因、大自然一年四季如何变幻等问题。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挖掘利用这种情感资源提供技术条件,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学生和地理的距离。比如,在学到地理旅游章节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风光秀丽的旅游景观,可以延伸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老师主动参与,可以为图片或视频配音讲解,也可以消除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感,如此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其爱国情怀,对活跃课堂气氛也非常有帮助。
   三、联系实际社会生活,激发学生求实情感
   教师在地理情感的教学中引入现实生活的例子,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地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求实情感,开阔学生的眼界,这对人才的培养也大有裨益。所以把社会生活的现象引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知识应用意识,从而主动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同时也会激发学生运用地理思维和地理眼光进一步探索生活中的新事物。
   例如,在教学“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时,运用社会现实中的案例去说明产业的空间转移,讲解为何第二产业由中国沿海转移到内陆,为何东南亚国家会比较贫穷,引发学生去思考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生活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可以以各品牌的汽车为例子,思考汽车产业链是怎么样的,思考汽車的原料产地、零件研发地、生产组装销售地的不同点。利用实地实物让学生更真切感受到产业转移中伴随着的劳动力、资本的转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同时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
   总而言之,基于情感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愉悦感,也是教学的人文情怀的体现。同时教师在课堂授课中要积极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直以来只顾提高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太多的灵气,或许,基于情感的教学是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苏秀玲,范博,马福成,等.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24.
   [2]吴越.浅析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才智,2017(22):29.
其他文献
劳动技术随着生活生产自动化越来越被忽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迫在眉睫,劳动教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技术课程是现在中小学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日渐重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学的承载,其蕴含的文学内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涵养.但是,由于重视程度偏低等因
绘本是学龄前期幼儿最喜欢的读物,蕴含丰富民族传统元素、以图传情达意的中华绘本是对幼儿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有效载体,德育处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幼儿园实施素质
摘 要:近些年国家颁发了新课改教学政策,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索相应的知识。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选择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基于此,主要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措施进行浅析。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外阅读   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技巧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呈现的特点主要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且个人认知程度与社会经验尚不丰富,因此,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可以有
摘 要: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中,绘本阅读教学得到了广泛使用,把绘画和语言进行结合是绘本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利用读图的形式进行绘本阅读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在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当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儿童本位;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绘本阅读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提高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语文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顺应素质教育的标准,重视阅读教学,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进步。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突破出来,创设科目思想观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进步发展具备重要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上,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发散的思维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新的教育改革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学会运
摘 要:为了能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应充分挖掘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有效价值,从而让孩子们从民间游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技能,为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运用;研究   民间游戏是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所使用的材料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
学前教育不仅要传授幼儿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引导幼儿对社会有正确的认知,从而为培养其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为适应幼儿的身心特点,学前教育以游戏活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