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英美文化渗透到高职英语教学中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nqq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基础教育,更多注重的是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忽略了语言具有社会性。实践证明,没有文化作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是失败的,在真正的交际中,无法顺利地完成信息交际。这说明现代外语教学对语言的教学已经提高了认识,不再单纯地拘泥于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上的讲解。本文讨论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加强英美文化意识渗透的一些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有效性;英语课堂;英美文化
  一、英美文化意识渗透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首先,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把英美文化导入高职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英美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其次,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往中引发的误解时有发生。再次,文化的导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渗透文化知识时,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一方面要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英美文化习俗,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纠正一些不适合英美文化习俗的语言。高职英语课文选材丰富,内容涉及英语国家、社会、人文、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如在讲课文“Big Bucksthe Easy way”时,可以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他们的家庭关系及父母子女自立性格的培养等文化观念,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而且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哪一个方面都离不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理解目的语。
  二、英美文化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教学实践发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学习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对其倾听、口语表达、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具体地说,对于英美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一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民俗习惯、语言方式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现实中,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语言的不同,而在于双方文化的差异性,一旦在交谈中把握不好,则极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比如,中国人在见面问候时惯于使用:“吃饭了吗?”“要去哪里?”“干什么去?”之类的疑问句式,以此让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随意感;然而,此种问候方式在英美文化中则涉及个人隐私,属于一种干预举动。所以,在与英美国家友人相互问候时,应选择类似于“今天天气不错”这样的寒暄句式,这就是文化差异。如果不了解上述文化差异,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英语学习与交流中询问天气的行为,而且容易在与外国友人的交际中出现不礼貌的冒犯行为。
  三、英美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不能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英美文化对英语教学的提升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电脑、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组织讨论,注意材料中日常生活的情景;还可利用互联网,举办一些英美文化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广泛阅读英美文化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英美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提高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积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知识。
  (二)英语教学应与英美文化相结合
  创设文化情境,主动融入语言环境,英语的教学应与英美文化有效的结合,英美文化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充分结合英美文化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多练习多实践。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词汇和语句时,应对其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做适当的介绍和讲解。如教材中有一些节日的词汇: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教师在讲解这些词汇时可以对其由来进行讲解,以及关于这个节日的西方人的风俗习惯等等,通过这种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对一些英美文化的书籍进行自主阅读,如《欧洲文化》、《英美文化选集》等,这些书籍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对西方的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的了解能够消除母语对学习英语的干扰,从而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三)对比中外文化差异,体验英美文化特点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材的许多内容都涉及中美文化、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应当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们了解中美文化、中英文化之间的异同,让同学们在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化同我们文化的区别。在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念理解和了解异国文化,让学生明确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并不是崇洋媚外,不是放弃自身文化,而是要用包容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尊重彼此文化的同时达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目的。在比较中外文化的同时,要学生注意英美文化的特点,以及由文化催生语言特点,要通过故事体会英语中的俚语、谚语的形成和用法,并通过英美文化特点分析英美各国相互之间交流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比如英美文化中忌讳询问讨论个人隐私如年龄、体重、收入等问题,为今后学生在同英美国家人员交流时打下一定的文化基础。
  (四)看英美电影来提高口语
  “美国大片”由于其高科技的特效,火爆的场面,吸引了可全世界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电影的票房说明了美国电影的吸引力。看英文电影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能力有很大的好处。英文电影相对于枯燥的书本来讲,直观、形象,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听力和口语有很多的益处。如今,欣赏英文电影逐渐的被应用于英语的教学。电影教学就是充分利用了电影中丰富的画面、真实的场景,吸引了学生们主要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学到知识。
  (五)渗透英美风俗习惯意识
  风俗习惯是指被广泛接受的渗透在日常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的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所要遵循的规范。中国注重相互关心,因此见面打招呼时常用“吃了吗?”“你上哪里去?”“你在干什么”,甚至还问及对方的工资、是否结婚、有几个孩子等,以示友好,表示关心。而英美人士往往对这些招呼用语和社交方式难以理解,认为这是自己的私生活,你是在干预他们的“隐私权”( privacy )。在英美国家,干涉他人私事会被视为没有知识,缺乏教养的行为。英美人士在交际中使用恭维话的频率很高,尤其是赞美女士的长相、衣着等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而在中国“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男性当众赞赏女性的容貌被看成是“不怀好意”的表现。英美人无论在什么场合,总是把please 、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父亲叫儿子拿个东西,妻子要丈夫倒杯开水,” Please 、 Thank you”也不离口。但如果中国人在这种场合下,会感到“对方是不是有病”。
  【参考文献】
  [1]齐惠云.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的贯通[J].校园英语,2012(09)
  [2]姚志芳.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意识渗透[J].外语学刊,2015(03)
  [3]邢金凤.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知识的导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01)
其他文献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喇叭,又称唢呐,我国传
在高校内广泛开展合唱活动,可以填补大学生特别是理科生音乐课程的空白,拓宽大学生人文视野,更重要的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本文针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群
在音乐教育观念不断转变与更新的今天,音乐教育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如何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探求目标.本文旨在从教师与学生本身出发来研究,以期能
动物与人类同属自然生灵,本应和睦相处,但人类却在根深蒂固的物种歧视下,对于与人一样有知觉、有痛觉的动物肆意剥削、凌虐和杀戮.尊重其他生命,才是对人类生命的真正关注;解
教学改革必须在其思想体系指导下进行.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应以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为宏观指导思想,以体现教师个人信仰和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以与教师个性
[摘要]目的:探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18年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舍曲林及文拉法辛两种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四周的治疗,观察组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舍曲林,文拉法辛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的效果更明显,用药更安全,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
目的 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老年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
“早上好!送您一份爱心粥!祝您有美好的一天!”  2015年深冬的一个清晨,我和好友早起赶到火车站附近的“仁爱心栈”,为路过的行人、流浪汉奉送爱心粥。  当我穿着围裙、微笑着为路过的行人、流浪汉双手送上一碗碗热粥时,当我鞠着躬响亮地向行人问候时,当我看到行人报以愉悦的微笑时,我心里感到异常地温暖。施比受更有福,大抵就是如此。逃离日常,早起奔赴一场温暖善意的活动,本身就是一次喜悦的历程。  类似这样
期刊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体育教育也不例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制度上还有待完善,改革过程中以及在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本课题通过梳理美国高校专业体育教育的改革历程,分析美国高校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特征,以加深对美国高校专业体育课程的认识,了解国际高校专业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的高校专业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高校专业体育教育;体育课程;教育改革  一、美国
天天姐姐:提笔写这封信给你,是我鼓起全部勇气之后,又犹豫了许久,才作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