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个母语教学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作文教学。作文要求“我手写我心”,是人文素养形成的良好载体。在作文教学中如能把培养学生“作文”和培养学生“做人”(即人文素养)有机地融合,必然能实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人文素养,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作文过程应该是学生人文素质的真实再现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都是作者人生体验、生活态度、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反映。作文也是表达作者思想、再现作者情感的工具,其目的还是为了再现和表露作者的内心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才是作文的主体,而语言文字只是为主体服务的一种形式。所以,作文应是学生人文素质的真实再现和学生内心活动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强迫学生去做无情之文,写无人之文。如果作文言而无人、言而无物,那么它就只是文字的编造和拼凑,就背离了其本义。我们从写作动机的角度来分析作文的目的,如果脱离了写作动机和写作心理,学生作文就会出现“见文不见人”的现象,学生就会失去写作兴趣,作文教学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然而,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有不少教师忽略了“做人是作文的基础”这一道理,在技法训练上做过多文章,力求让学生的作文立意高远,津津乐道于立意高远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立意高远的根本是做人的高远境界。不少地方还不断训练“想象作文”,好像想得越稀奇古怪越是水平高。这样做的后果是,很多学生只能根据评卷要求编造事实和能讨好出题人的话语。这无疑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扭曲。
针对上文所提及的现象,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将重心复位,把作文教学从强调技法训练转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会学生做人)。只有基础牢固了,学生会做人了,并有了较高的境界,作文才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源泉。学生的品格和做人的追求才能在作文中自然地流露,写作文才有真情,才能令人信服,才有可能促进和升华學生做人的效果。这种基于学生人文素质的作文,才能避免瞎编硬套,不切实际,假话连篇。
我们要反复告诉学生“言为心声”的道理,让他们明白“作文是做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的道理。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在做人的基础上下工夫,启迪学生以“文”写“人”的需要和欲望,并使之有文可写。换句话说,如果作文不能真实地再现作者的人品素质,其写作活动也几乎近于无益甚至有害。事实上,作文既是学生做人素质的真实再现,也是“反省”“修身”的具体方式。
二、培养学生作文和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文应是学生人品素质的真实再现,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将“作文”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因为这种结合真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激发学生主体精神,使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个性,主张尊重学生的潜能和生活实际,真正做到把人当成人来教。它追求的是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人际交往的本领,同时也要为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保持强大的后劲。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和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一定要克服“见文不见人”的弊端,把学生看作鲜活的生命个体,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欲求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作为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书写自己,反映自己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内在情感。让学生用笔写自己,使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既真切,又实在;学生用笔写自己,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评判自己的行为。学生将自己所做所感的一切都自然地倾泻出来,就可以避免将写作和人文素质培养隔离开来,容易给学生一种成功感,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成就动机,进一步激发学生书写自己、自我内省的热情,使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有了这种热情和兴趣,学生就会在作文中自觉地主动探索和发展,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并将这种修养和能力内化为自我品质,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2,有利于尊重每位学生,强化素质发展的全面性。
素质教育必须针对全体学生,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素质。然而在目前,作文教学仍然有很多是采用固定模式,即采用走老套路的、收效极差的方法,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扼杀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所以,尊重学生的生存状态,让不同的学生表述出不同的自己,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都能写出独具特色、富有个性的文章,才能把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并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素质发展的整体性。
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文道德品质的发展。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作文训练的基础,突出了人文素质对作文教学的重大作用,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主体性和全面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会相互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文化素质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素质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并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在以培养其人文素养和提高其人文素质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协调融合,实现整体水平的跃进。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作文的基本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使作文教学真正收到实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一、作文过程应该是学生人文素质的真实再现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都是作者人生体验、生活态度、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反映。作文也是表达作者思想、再现作者情感的工具,其目的还是为了再现和表露作者的内心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才是作文的主体,而语言文字只是为主体服务的一种形式。所以,作文应是学生人文素质的真实再现和学生内心活动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强迫学生去做无情之文,写无人之文。如果作文言而无人、言而无物,那么它就只是文字的编造和拼凑,就背离了其本义。我们从写作动机的角度来分析作文的目的,如果脱离了写作动机和写作心理,学生作文就会出现“见文不见人”的现象,学生就会失去写作兴趣,作文教学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然而,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有不少教师忽略了“做人是作文的基础”这一道理,在技法训练上做过多文章,力求让学生的作文立意高远,津津乐道于立意高远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立意高远的根本是做人的高远境界。不少地方还不断训练“想象作文”,好像想得越稀奇古怪越是水平高。这样做的后果是,很多学生只能根据评卷要求编造事实和能讨好出题人的话语。这无疑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扭曲。
针对上文所提及的现象,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将重心复位,把作文教学从强调技法训练转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会学生做人)。只有基础牢固了,学生会做人了,并有了较高的境界,作文才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源泉。学生的品格和做人的追求才能在作文中自然地流露,写作文才有真情,才能令人信服,才有可能促进和升华學生做人的效果。这种基于学生人文素质的作文,才能避免瞎编硬套,不切实际,假话连篇。
我们要反复告诉学生“言为心声”的道理,让他们明白“作文是做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的道理。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在做人的基础上下工夫,启迪学生以“文”写“人”的需要和欲望,并使之有文可写。换句话说,如果作文不能真实地再现作者的人品素质,其写作活动也几乎近于无益甚至有害。事实上,作文既是学生做人素质的真实再现,也是“反省”“修身”的具体方式。
二、培养学生作文和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文应是学生人品素质的真实再现,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将“作文”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因为这种结合真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激发学生主体精神,使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个性,主张尊重学生的潜能和生活实际,真正做到把人当成人来教。它追求的是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人际交往的本领,同时也要为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保持强大的后劲。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和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一定要克服“见文不见人”的弊端,把学生看作鲜活的生命个体,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欲求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作为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书写自己,反映自己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内在情感。让学生用笔写自己,使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既真切,又实在;学生用笔写自己,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评判自己的行为。学生将自己所做所感的一切都自然地倾泻出来,就可以避免将写作和人文素质培养隔离开来,容易给学生一种成功感,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成就动机,进一步激发学生书写自己、自我内省的热情,使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有了这种热情和兴趣,学生就会在作文中自觉地主动探索和发展,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并将这种修养和能力内化为自我品质,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2,有利于尊重每位学生,强化素质发展的全面性。
素质教育必须针对全体学生,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素质。然而在目前,作文教学仍然有很多是采用固定模式,即采用走老套路的、收效极差的方法,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扼杀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所以,尊重学生的生存状态,让不同的学生表述出不同的自己,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都能写出独具特色、富有个性的文章,才能把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并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素质发展的整体性。
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文道德品质的发展。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作文训练的基础,突出了人文素质对作文教学的重大作用,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主体性和全面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会相互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文化素质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素质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并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在以培养其人文素养和提高其人文素质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协调融合,实现整体水平的跃进。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作文的基本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使作文教学真正收到实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