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治疗组)和单纯血液透析组(对照组)各26例。2组均给予口服叶酸、维生素B12以及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蔗糖铁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即患者每周行2次血液透析治疗,行1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行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均为4.5h,每次血液灌流时灌流器均串联在透析器之前,灌流时间均为2.5h,去除灌流器后继续行血液透析2h,疗程均为4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4个月后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2组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充分性,降低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同时升高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使患者的贫血及营养状态得以改善,减轻了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例1,男性,84岁,因吞咽困难5d、口角歪斜1d入院.患者5d前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恶心、呕吐,就诊于耳鼻喉科,查喉镜示左侧声带麻痹.1d前出现左眼闭合不全,口角歪斜,轻度头晕,
锌转运体8(Zinc transporter 8,ZnT8)表达主要局限于胰腺的内分泌部分尤其是胰岛β细胞,其在胰岛β细胞锌的转运中发挥直接作用,在胰岛素的合成、储存和分泌中发挥着间接作用。
患者,男性,27岁,因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皮肤瘙痒3d入院。患者3 d前中午因进食腌肉海带拌饭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持续3~15 min后自行缓解,无反酸、嗳气、烧心,无恶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63例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结核组)103例和非
患者,男性,46岁,因胸闷、呼吸困难,劳累时加重,全身乏力6年,加重1周就诊。查体:血压130/90mmHg,心率63/min,颈静脉无怒张,无杵状指,胸骨左缘3~4肋间可扪及收缩期震颤;心界不大;两肺呼吸音
奶牛乳房炎是由于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作用而引起的乳腺炎症,多发于泌乳期。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两种。
本文介绍快速牵引复位器的结构及设计原理,对该复位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复位器符合力学分解平衡原则和人体生理特点.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是一种携带便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