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这片红色热土上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uohui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安县第一中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37年秋亲自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名校,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示范高中。原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多次来校视察。2002年5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亲临学校并题写校名。奥地利教育家诺特夫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真生清人等外国知名学者纷纷来校考察。
  这所百年老校的优秀集体之一——语文组,是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队伍。现有教师50人,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到60%。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2人,中级教师20人,大部分是省教育学会成员。学历达标率100%,有些具备研究生学历;普通话水平均在二级乙等以上,有些达到一级乙等,有几位湖北省普通话测试员;计算机水平均在中级以上,都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语文组有4人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师”称号,从这里走出了周文涛、肖晓两位湖北省名师。有2人被省工会、省教育工会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有5人分别被评为“黄冈市优秀共产党员”、“黄冈市十佳校长”、“黄冈市优秀骨干教师”,有9人分别被评为“红安县先进教育工作者”、“红安县名师”、“红安县骨干教师”。有8人在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坚持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他们都是学科带头人。正是这些辛勤耕耘的园丁们,支撑起红安一中语文教学的蓝天!
  红安一中语文组是一个勤奋钻研,成果丰硕的团队。所承担的全国教育发展“十五”重点课题《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和《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均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重点课题《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验研究》和《作文评价方式的转变实验研究》都已经顺利通过结题验收。省级重点课题《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研究》正在积极地进行中。
  从2006年至2010年,语文组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达一百多篇。论文《〈孔雀东南飞〉焦仲卿的性格浅析》获国家二等奖,《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巧用课本素材作文别有洞天》等7篇论文获省一等奖,《运用之妙在乎心》、《高中作文评价初探》等3篇论文获省二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市级奖励。其中《“奇文”欣赏》《对新课标教材写作教学要求的理解》《从宝玉挨打看贾府危机》《新课标呼唤新评价》《拨开迷雾见天日——谈诗歌形象鉴赏》等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现代语文》《新课程研究》《学语文报》等报刊杂志上。青年教师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成绩可嘉。在全国“人教杯”创新教学设计大赛中8人获三等奖,在省高中语文教师优质录像课中2人获一等奖,在市优质课竞赛中3人获一等奖,有20多人在各级教案评比中获奖。
  红安一中语文组是一个不断开拓,成绩辉煌的团队。从红安一中走入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数十名学生中,有近十分之一的学生他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湖北名师周文涛带出的两个省理科状元中,就有一名是红安一中学子。在2008年至2009年省作文大賽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26人。在2009年至2010年省作文大赛中,获特等奖2人,一等奖6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55人。像《仰望东坡》《虚实运笔,痛斥王权》这类发表在省级期刊上的学生习作每年都有三四十篇。近年来,高考语文总体成绩位居同级同类学校前列。辉煌的成绩,是红安一中全体语文教师辛勤汗水的结晶。
  红安一中语文组是一个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集体。为了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从2006年起,语文组实行集体备课,优化了教学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它学科教研组纷纷效仿。语文组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举行一次教研活动。首先,有中心发言人进行单元说课和篇目说课;接着是指导备课,大家就学案、教案、练案这“三案”充分发表意见;再次是听课、评课,切实贯彻学校的听课制度,严格执行学校的评课标准,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同时积极举行教学活动,经常开展高级教师的引领课、导航课,中青年教师的优质课、比武课。每学期参加校内外听课学习的达上百人次。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请一些省语文界的知名教师来校面授技艺。正是这样严格地要求和规范地管理,才使得众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熟,才会有不少青年教师,在省市县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语文组对于常规教学常抓不懈,狠抓起始年级,旨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每次大型考试后,语文组的教师都会对本次考试的情况作出详细的分析,每位教师都要对阅卷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针对语文能力素养参差不齐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力争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轻视语文学习的现象,语文组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们普遍不喜欢阅读名著,就组织学生们集体观看相关视频,先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知。语文组曾组织学生观看根据沈从文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边城》,通过视听感受让学生们形象地感知沈老笔下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再一同从语言文字角度品味沈老所描绘的人类“爱”的味道,这样学生们便心领神会了。此外,还通过举行主题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的形式来深化学生们的认识,锻炼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学生们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好转,粗鄙的语言、行为减少了,文明的语言、行为增多了,对家长、老师,更礼貌了,更尊重了。语文不仅教学生读书、识字、做文章,更要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今天,红安一中语文组又争当新课程改革的先锋。在教育教学中大胆改革创新,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阻挡不了语文组奋力开拓的步伐。语文组在学校率先探索自主学习的模式;提倡“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们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尝试“学案先行,以考代练”的教学方式;把竞争引进课堂……语文组边试行、边完善,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广泛地被学校其它学科教研组学习和借鉴。语文组让教学楼的每一处都成为无声的教育,不定期地举办文化墙评比,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春节刚过,语文组就举办了一期关于春节习俗、兔年对联书画、佳联赏析等的文化墙评比活动,不仅让大家了解到许多民间风俗,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对联知识。
  这就是红安一中语文组,一个勤奋钻研、不断开拓、求真务实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集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红安一中语文组全体同仁,将秉承学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铭记先辈的重托,继往开来,向新的高峰攀登!
  
  张少莉,宋金华,湖北红安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本文编校:黄碧斋
其他文献
我们毫不讳言  我们是一群语文教学的守钟人  为了寻找精神归属的家园  为了花般灿烂、水般清澈的学生  为了心中至真至美至纯的语文教学  我们相聚在一起  彼此鼓劲  彼此从对方身上取暖  我们是源自于民间的草根  但我们相信  在草地上无意踩出来的小径  往往比规划的水泥路更符合人的需要  语文人永远是浪漫的  那就让我们  手挽手、肩并肩地且歌且行——  以语文的名义  这是湖北监利新教育实验
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语文教育怎么务“本”?如何生“道”?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少慢差费,严华银等新生代语文特级教师认为现在的语文教育缺少“语文味”,针砭语文教育时弊,探究语文教育本质,寻找语文教育之“魂”,这是“本真语文”教育研究的初衷。据语文教育工具观来看,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以语文教育人文观来看,语言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总之,语文教育既学习语言,又传承文化。所以
学生作文的常见现象是内容干瘪,言之无物。探其原因,好像因为学生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单调乏味,缺乏阅历,所以写起作文来只好萝卜白菜清水煮,缺少血肉,淡而无味。实际上,“对于写作来讲,所谓生活不应是表面意义的客观事物和生存活动,而是和心灵碰撞交流后产生了独特的体验,并成为心灵一部分的那些现象和事件”(毛荣富《说“体验”》)。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始终被生活浸泡着,不缺乏“行千里路”,也不缺乏才情,缺乏的是对
散文阅读一直是高中考试的“重灾区”,怎样才能做散文阅读题,力争获得理想的高分呢?根据历年的高考大纲和高考试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理思路,找线索,按线索把握主旨。  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其实在这“散”的外在形式里蕴含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晰的脉络,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如果把握了文章的来龙去脉——线索,也就把握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就可以
语文味教学虽然有浓郁的文化性,但是这种文化性与一般的文化教学还不同,语文味教学中的文化味儿是有前提和依托的,那就是生命体验。从程少堂语文味教学的课例来看,无论是“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还是“从《荷花淀》看中西文化”,都有执教者鲜明的独特的生命的印迹,这种生命的印迹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教学的文化味儿。因此,是丰富的生命体验产生了课堂教学的文化味儿,而不是相反。要说语文味儿教学流派与其他流派的不同,最核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一节中对写作的目标与内容进行了新的描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变化势必引起作文教学的新一轮改革。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中,作文已成为全社会强烈关注的“焦点”,中学生作文状态的异化现象也成为全社会的“谈资”。 
《光明日报》消息,“高中课程改革要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即以共同必修内容为主体,突出基础性,同时反映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要以课程多样化来推动高中教育多样性,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前不久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上表示。谈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时,刘利民提出,新的课程方案既要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要满足不同潜质学
中国作家网消息,4月18日,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致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介绍该书店创办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的情况。信寄出之后的第四天下午,樊希安接到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李克强在回信中赞三联开设24小时书店:“获知你们于近日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
怕作文是一般同学的通病,一些同学甚至“谈文色变”,作文之前,先畏惧了三分;作文之中,空洞乏味,往往端起架子,中心未明,便已草草收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同学们对写作变畏为乐,进而由乐而爱,把写作当成自己宣泄情感、抒发胸臆、感悟自然与人生之美的最直截的媒介和载体,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
姜广平:王教授您好!您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发表时,我们还在大学里读书,当时,学术界对您的这部主要著作反响极大。我记得当时我们不止一次通读您的这部大著。邮购或者复印了当时两期《文学评论》,您在文章中明确区分了中国现代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并把鲁迅小说置于中国现代思想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考察,成为新时期鲁迅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