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上:没突破就不要拍电影

来源 :电影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两年来,《四大名捕》前两部上映后,曾被不少网友吐槽“烂片”,陈嘉上也曾在新浪微博中回应,整个团队为电影倾注了全部心血,他问心无愧。8月22日,《四大名捕大结局》公映,且看陈嘉上导演如何回答本刊记者访问。
  电影中国:现在三部已经结束了,能跟我们说一下,你怎么看待三部系列电影的那种感觉?
  陈嘉上:无论从创作上或者说在制作上,《四大名捕2、3》对我来说是非常难拍的电影。首先3D对我来说是新尝试;第二我一直要求三部戏不一样风格,这样对团队带来很大压力,比如说我怎么做同一个故事、同一群人物呈现三个不一样的感觉,可是还要连贯。其实人生三个阶段,你就想象这群人从一开始不是朋友,碰到一起到了第二集朋友之间的问题,以至于追凶案产生的压力以及紧张,以至于第三部的大案件或者大阴谋,产生的这个结局,它都带来很多很多的压力。在横店,团队待了差不多8个月,几乎没有一天休息,每天不是开会拍戏就是不停的做实验。
  整个过程对我来说非常新鲜的,我拍戏多年来,还没通过这个手段真正的成功的去把一个非常复杂的戏拍好,我们作为第一次尝试,没有选择,不进则退。要是不做好的话你未来是什么,总不能永远用所有最熟悉的手段,不停的用老旧的方法说故事,人家电视台已经越拍越厉害了,你怎么样拍个武侠电影,让人家觉得这就是我每天看武侠电视剧没有的,没想过的,我不介意我拍的东西往后他们拿去抄或者怎么样去弄,无所谓,可是电影一定要走在前头。所以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起码要求,而不是说这次最够突破,不是,没突破不要拍电影。
  电影中国:场景很奇幻或者说很像国外的。那你能够详细说一下,比如说一下楼梯还是这场戏?
  陈嘉上:其实楼梯这场戏是最难的,这场戏完全是虚幻的,完全是模拟的,从怎么确定镜位,到拍摄过程,怎么确定它是OK不OK,以至于最后做成了之后,再做特效的时候怎么重剪,把这个效果要做好,这些都非常困难,而且最重要就是,它不是动漫,不是动画片,你希望能让它弄成场景一样,让人家觉得实在的场景是如此,这个要求好高,所以心理压力是最大这一场戏。
  电影中国:导演回忆一下,三部加起来花在拍摄上用了多长时间?
  陈嘉上:第一部我们拍了三个月吧,然后二三加起来拍摄周期,在横店超过了六个多月。
  电影中国:花费您最多精力的地方,其实应该算特效吗?
  陈嘉上:是的,特效还有3D。3D很多人以为你拍好了可以了,不行的,其实每一个3D的镜头你都要调,而且导演要很清楚镜头要求有多高,你希望这个3D的效果有多重?你不能100分钟或者120分钟都这么重,观众会累死,眼球不行。可是你也不可能就说一直没有,然后不像3D电影。其实我们最难搞的是3D台本,也就是说每一个镜头让观众在什么时候休息,眼球什么时候可以重现一下3D效果,某一场戏把它突出,这些都是不停的来回在调,我还记得有一次做3D审片的时候我就晕了,看了半个小时我就不行,要吐,稍微有些做得太过了,然后要修,我在这部分花很多时间。
  大家不要小看,3D交给人家做,不行,我说3D才不能交给人家。3D对我来说工作加倍了很多,尤其是小珍(陈嘉上爱徒、联合导演秦小珍),小珍是收第一关的,我看不行的话她再往后将每一件事情按照这个概念去调,然后她又去再弄,还好有小珍陪着我一起在弄,要不然我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把这样的一个戏交给大家。
  电影中国:这3D中间有经过几次的调试?
  陈嘉上:拿一个镜头来说,其实先有一个团队分析镜头应该做多少的层次,它有多深,然后确定去试,剪出来。可能一个镜头没用,它要连上其他的镜头,就等于说这一段戏连上去又怎么样,然后戏跟戏之间又连上去又怎么样,然后反复的看舒服嘛,3D的感觉够嘛,或者说会不会太重,要弄回让它没有这么厉害。
  美国也有很多现场拍完之后,完全不行,要用2D转3D的方法重做一遍,也是因为你现场判断以为这样子就好了,可是剪上一截镜头不行。人的眼珠很奇怪,它需要时间去调,你一个镜头摆出来,大概需要1.5到2秒之间去适应3D的效果,可是我们现在人很多剪片的时候,没想这个就很糟糕,眼睛还没转过来就没了,要是那个镜头很短的话,你就要把它弄长一点,让它比较舒服,就能抓住这个影像,要不然他的眼球不停在动,好辛苦。
  电影中国:特效团队也有进驻对吧?
  陈嘉上:对,特效团队进驻量很大,有一部分人在制作团队现场,因为他们希望能看到我每天拍的样片,有一些比较大的场景他们首先做一些效果,让大家去判断是否这样去拍,怎么分镜、确定分镜,现场再重做,所以确实对我来说是一个制作技术的一种追求,或者是团队力量的一种提升吧。
  电影中国:第三部和第二部的场景、服装等区别大吗?
  陈嘉上:第三部场景不一样,有一些要求,比如说第三部邓超完全是另外一种造型出现,因为戏剧的发展,邓超完完全全是变了另外一个人,然后其他人也有。
  第二部是正规的案情戏,第三部是一个完完全全商业大戏,它牵扯到朝廷、王宫。亮丽的大规模的盔甲,还加上武侠,它的整体感非常华丽,与前两部平头老百姓的差距要弄出来。所以你会发现,第三集里面完全是官跟民的差距,完全强调怎么好玩、不好玩之外的人是怎么样的,各种民族的甚至都有,第三集是比较昂贵的。
  电影中国:那就是说第三部皇宫的戏,花了很多钱?介绍一下皇宫里面一些很讲究的东西?
  陈嘉上:是,因为完全要重建一个皇宫,皇宫的气氛要有皇宫的宏大、豪华,你不能单调,我们场景在横店,改装秦皇宫,秦皇宫拍好多了,电视剧都拍了,你要是不大改的话怎么办?必须用很多的钱把它全改,要不然人家免费在看电视的时候就看过这些场景,你怎么办?我还要付钱来看你的,所以真不容易弄。我们是平白让他们把整个秦皇宫的景区封了,给我们重装修了,重拍,就是重建起来。
  电影中国:大概花费了多少时间,或者花费了多少?   陈嘉上:我不愿意说钱,差不多为了建这个景花费大概30天,而且是非常赶工的。从一开始一波一波的去弄,拍的时候不停的破坏,拍武打嘛,拍好了又修,而且因为是3D,3D很多事情会看穿的,不行,怎么样去铺垫很多事情,有一天还差一点火灾了,吓得要死,就很怕烧掉了,幸好大家反应比较快。
  电影中国:怎么一个情况当时?
  陈嘉上:没有,那天好像是打雷的,就闪到有一个檐顶有一些料着火了,然后就幸好我们有人发现了,赶快去扑灭了。
  电影中国:第三部里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逆转,姬摇花和皇帝的结局,导演你是怎么想的呢?
  陈嘉上:对于我来说,要出其不意,而且别标签人。人跟人的信任好难得的,不要先把对方看成一定是坏人,一定是为了自己去干些什么,一定是如此如此如此,都是人而已,这是我对人性一种信任的表现,应该这样说,就是我觉得人性没有一般说的这么差,这是我的人生经验给我的一些体悟,也是我的一些分享吧。
  电影中国:大家会觉得最后大战,大Boss肯定会打,但第三部大结局诸葛正我不战而胜,我想问一下这一个概念,您是怎么想的?
  陈嘉上:诸葛正我当时武功废掉了,我们讨论过一阵,他老婆没死啊,他是万念俱灰,可是他必须要站起来,必须要往前,他很清楚对方元气已经超过他能承受的了,其实你有这么多,我一点都没有,只要我一碰你你就没了,简单来说完全没有的人,跟一个有太多的人,只要一碰,一般都是太多的人会输掉,这是物理,所以其实他不是不战而胜,只是物理作用而已,一个真空的跟一个饱满的,一碰,一般饱满的没了。
  电影中国:有人说诸葛正我演的就是导演你,黄秋生也有说是在演你,你是怎么看的?
  陈嘉上:其实谁都是在演我,每一个角色的人生态度,都是我的人生态度的其中一个想法,大概诸葛年纪比较像我。冷血是我年轻时候寻寻觅觅的一个过程,甚至反派于老师曾经想过我要干嘛干嘛,也是我年轻时候某一部分的想法。对我来说,每一个角色我都投入,有些好的想法是我的,坏的想法也是我,我编剧就是如此,每个人物都分享我某一些看法,我投进去。秋生太认识我了,太久了,他很容易就掌握了我某些概念,他很懂我,所以秋生演的时候,我一点都透。
  电影中国:介绍一下第三部苏有朋这个皇帝的角色。
  陈嘉上:太幸运找到他来,苏有朋就带着我心目中皇帝的气质,有贵气,俏皮,很英明,可是这个皇帝也有太多的不懂,太多的不安。简单来说他在一个困局里头逃不出去,动不了手,也不敢,最后还是动手了,他最重要就是他有反省的能力,碰上了冷血他们几个人的时候,竟然在平民百姓身上学到东西。
  电影中国:苏有朋曾经问过刘亦菲,问拍的是喜剧吗?刘亦菲当时觉得很惊讶,是因为电影里面本身轻松,还是说导演你是有意的?
  陈嘉上:其实我一直将戏维持在一个带着喜感的走法,无论再怎么紧张的时候,突然间会有一点幽默,我觉得人生如此,人生永远是带着一种调侃的、轻松的,甚至面对死亡也可以轻松的。我很希望大家能留在这个状态,就相对比较轻松的,比较正面的去走。
  电影中国:用简短的话来说一下这三部之间的关系,包括每部电影单拎出来也是一部电影,它自己相互之间有相互的关系。
  陈嘉上:就等于我说第一集《四大名捕》是人物篇,第二集是案件篇,案件出现之后解决了,大案就出现了,可是小案也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局面,就让这个大案不容易办下去。第三集完全是一个朝廷生死、国家命脉的故事,可是国家命脉也牵扯到了无情身世、生死的故事,所以也就是说首中尾,其实也是一个大故事。
  电影中国:您和徐克导演在尝试武侠3D的魔幻或者奇幻的风格,是不是互相也有沟通?
  陈嘉上:很多,碰巧在横店的时候,他在一旁拍《狄仁杰前传》,我在拍《四大名捕》,然后每天我到他现场,他到我现场,两边跑。我问他好多,包括未来我们走的路,很开心,我觉得很感恩,我们还在往前走,而且我跟我师傅(徐克)都在摸索不一样的路,尽管大家都在前头往自己的方向跑,其实很难得,很难得。包括我徒弟林超贤的《激战》也有很好的成绩,每天他就跟我说,我们三个人,确实没浪费(生命),我们蛮满意的,很感恩,三代的师徒还在往前跑。
其他文献
为什么会选择电影行业?  庄城:我从小就很喜欢看电影,但我们这个地方一直是比较落后的,早年只有那种大礼堂,里面有五六百个座位,座椅都是木制可折叠的,坐着不舒服,放电影的声画效果也很不好。接着到了九十年代就开始流行VCD、DVD和录像厅,一直到了现在,有了电影院,感觉老百姓的观影质量和观影条件是在逐步提升的,所以很早就想加入这行,为这电影行业的进步出一份力吧!这是我进入电影行业的初衷。  工作中最关
索尼发布24寸4K HDR监视器  2019年11月13日,索尼专业系统集团发布了其即将上市的24英寸4K专业图像监视器原型机,这是该产品首次在日本的2019国际广播设备展(Inter BEE 2019)上展出。这款画面监视器具有高质量的图像质量,准确的色彩还原和出色的便携性。它是4K HDR节目制作的理想选择——可为专业的内容创作者的多种应用提供可靠的工具,如现场监看、非线性视频编辑、演播室电视
由陈可辛监制、吴君如导演的电影《妖铃铃》挺进贺岁档,这部“惊·喜剧”拿到了超过3.6亿的票房,对于初执导筒的吴君如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却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一直被贴上喜剧标签的吴君如,脑子里还是坚持香港电影的创作模式,《妖铃铃》最早想拍成一部纯粹的鬼片,这也是吴君如一直以来的心愿。但面对内地的审查和挑剔的观众,监制陈可辛一直在纠正她的“错误”思想,最终电影成为了以喜剧的外
Mike Cummings  美国建筑协会绿色建筑认证专家  TK建筑国际有限公司首席  VIP与/或改善餐饮  在过去几年中,一些美国放映公司几乎只关注提高餐饮服务的VIP影厅。诸如Cinepoils、iPic Glod Class和Cobb CineBistro这样的影院都证明这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一些放映公司在较大的影院内加入若干这类影厅,为其消费者提供选择。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个方向的
我欣赏诺兰的一些电影,我希望说清楚这些原因,同时我对它们也有一些保留意见,然而,我认为所有人都会同意,诺兰是一名寻求创新的电影制作人。  有人会说他的创新点很弱,但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他的职业生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思考关于大众电影的创新性和原创性的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除了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之外,研究电影史也是很有帮助的。  没有人会把《爵士歌王》看作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但它在建立电
5月,全国夏粮由南向北相继开镰,夏收一线受到重点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持续跟进“三夏”生产动态,集中报道了“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增加”“高标准农田提效增收”“田间管理绿色防控”“农机一条龙服务”“供需对接、订单生产”等积极气象。同时,夏粮收购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也引起舆论注意。有媒体称,受疫情影响,小麦跨区流通或较往年减少,粮商数量下降,国家托市收购力度增强,面粉和饲料企业着急收购新粮,粮农惜售看
巴黎TC会议的一些重要内容:  “更好的像素”项目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超高清电视下一步需要改善的不仅仅是像素数。改进参数包括色域、显示的动态范围、帧速率和电光特性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观看体验,从而启动新的服务。  高动态范围(HDR)/宽色域(WCG)/电光传递函数(EOTF)  SMPTE有一个研究组(SG),其正在编制HDR生态系统的报告,并计划及时完成SMPTE 2015年度技术研讨会暨
木雕禅师、孤烟  郭敬明把一群偶像弄得华丽奢靡,让少男少女疯狂YY成功人士生活,然后调教小屁孩: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韩寒《后会无期》是部拍给豆瓣文艺青年看的电影,讲述的是两个失败者的故事,他将几个老少爷们弄得灰头土脸,粗糙凌厉,狼狈不堪,然后向世界宣言:去你妈的成功,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眼下《后会无期》轻松破5亿,口碑票房双赢,我们来看看韩寒对自己的处女作是如何评价的。  每个演员的表现都尤为出
杜比推出的每一款影院服务器,都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斐然的市场业绩,特别是杜比ShowVault/IMB集成媒体模块和专用存储服务器,更创造了一系列的纪录,这绝非偶然,凭借的是杜比多年来技术上的钻研和产品上的摸索和积累。而从杜比ShowVault/IMB到杜比集成媒体服务器IMS2000的单板解决方案,无论从技术的成熟度还是产品形态上的变化都可以看作是业界的一次重大革新。当然,对于一款产品的考量和评价
2006年进入电影领域,始终不懈致力于数字电影设备的创新研发,并于2009年正式成立的数码辰星科技,经过近10年的深耕细作,形成了从设备研发、销售、技术支持到提供多维度服务的“一条龙”方案,力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不仅见证中国影院行业的发展,也引领了中国数字电影的发展。  中国的电影市场近几年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银幕数暴增之后开始进入调整期,面对激光光源的革新、影院越来越严峻的竞争、第三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