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日本文化》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mgwj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日本文化》课程是高校日语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将多媒体技术与《日本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日本文化》的课程特点,探讨二者有机结合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对《日本文化》教学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日本文化 教学
  1 多媒体课件与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呈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
  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丰富、交互性良好、共享性优越等特点。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
  2 《日本文化》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
  2.1特点
  《日本文化》又被称为《日本概况》或《日本事情》,其内容涵盖了日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不但有理论性较强的抽象内容,而且也包含贴近现实生活的具体内容。其不仅内容多、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而且偏于抽象,知识结构层次较为复杂,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学生单凭文字也不易理解。
  2.2教学现状
  从教材来看,公开出版的教材不少,但良莠不齐,且纯文本内容过多,图片过少,无相应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从教学方法来看,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师的理论性讲解占主导地位,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多媒体课件在《日本文化》教学中的运用
  3.1必要性
  《日本文化》信息量大、抽象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单一的口授方式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趣,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能构建丰富的想象空间,活跃学生的立体化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思路和方法
  主要从时间与空间这两方面入手,来进行《日本文化》的多媒体教学。
  在音视频的处理上,可以:①利用日语原声影像来进行教学。例如,讲解日本料理或日本和服时,可利用网络下载的相关影像资料进行教学。②利用相关中文短片进行教学。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即可。例如,讲解日本明治维新时,可以通过央视拍摄的《大国崛起——百年维新》纪录片来进行介绍。尽管这些资料是中文解说,但是因为对应了课文所要讲解的内容,所以,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播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在图像图形的处理上,可以:①空间横向比较。例如:在讲解日本的饮食习惯的时候,可以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来看中日之间的异同。②时间纵向比较。例如,在讲解日本战国时代各地域名称时,可以与今天的日本地图作比较。
  在文本的处理上,可以:①与表格紧密结合。例如:在讲解日本的都道府县或河流高山时,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②简洁、精炼。文字内容过多,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不利于学习的积极性,只有简洁凝练的文字才能蕴含丰富的信息量,才能节省课堂时间和留给学生思考余地。
  当然,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最根本的还是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设计出最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件。
  4 多媒体课件在《日本文化》教学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共性问题
  ①轻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至上。尽管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如果因此而走上了另一极端“课课都用多媒体”,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这就与使用多媒体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只有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②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若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上课变成了“看电影”,则得不偿失。因此课程所设计的信息量一定要适度,不可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师生间的交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4.2个性问题
  ①控制好音视频多媒体的播放时间。使用音视频来进行《日本文化》教学时,要注意播放时间不宜过长,或者次数过多,因为这样会影响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也会分散学生学习的精力。
  ②把握好图片教学的数量。在《日本文化》教学中,因为前面提到的音视频教学毕竟原声资源有限,不可能全面地、有针对性地配置到教学环节当中, 所以,图片教学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这方面的压力。但也要控制好图片的数量,应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图片。
  ③文字信息不宜过多。文本内容要做到简洁、凝练。
  【参考文献】
  [1]杜振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2010(09).
  [2]彭艳.多媒体影像教学手段在日本文化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13).
  [3]崔香兰等. 新编日本文化概况[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9).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教育建立在艺术基础上,又是音乐艺术和幼儿教育的交融。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促进幼儿的发展。音乐不仅是歌唱,同时也需借助肢体这一方式来表达感情。音乐带给幼儿的是快乐,只有通过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幼儿的能力才会更好提高。  【关键词】幼儿 音乐教育 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幼儿教育的交融。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非感染性嗜中性皮病,皮肤以复发性疼痛性坏死溃疡为特点,常伴有潜在的系统疾病。目前对该病的具体病因病机尚不清楚,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类为“
【摘 要】 国家的竞争追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须从小学抓起,那么,如何培养教育好儿童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呢?那就必须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心理特点 科学实施 教育方法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儿童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教育儿童这一活动则是促进儿童变化、发展的关键性活动。为此,如何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科学
【摘 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学前3岁—6岁是幼儿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结合幼儿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以达到幼儿发音清楚、表达正确、学好说普通话。  【关键词】幼儿 语言表达 能力 培养  下面笔者结合个人从事幼儿教育的一些实践和思考,谈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摘 要】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识字教学的实际情况,从通过造字法识字、比较识字、猜字谜识字、创建“生活开心字库”识字等多个渠道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旨在创造轻松、愉悦、有效的识字环境,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 多渠道 探索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没有一定量的识字积累,学生就无法进行阅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之前在幼稚园和学前班所学的字
所谓想象型作业,就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目的,通过不同的作业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的一种作业模式。  一、想象型作业的重要意义  想象力的发展和思维、言语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语文学科在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用发散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在《新课标》的精神下,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可延伸、可拓展的地方,设计符合学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