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中的隐喻问题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ypig_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追问反思判断力如何穿梭在被"不可估量的鸿沟"所区隔的自然与自由之间时,或者探寻反思判断力如何为特殊寻找普遍时,甚或探究反思判断力的运作机制时,就会发现第三批判中无所不在的隐喻。对"立法权隐喻"、被网结在一起形成系统的类比以及隐含在反思判断力中的隐喻理论等方面的分析,不仅显露了隐喻在康德搭建自然与自由之间"桥梁"的理论脚手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也彰显了反思判断力的隐喻式的运作机制,更暴露了康德美学的隐喻性或显现论的性质。这表明康德在第三批判中把类比、隐喻和象征从传统修辞学领域转换到以反思判断力为核心的"扩大的认识论"范围的推进。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政府推动型、学院推动型和社会机构推动型3种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优劣势,得出促进我国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的一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