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患者牙槽骨缺损程度和方式,探讨AgP患者牙槽骨缺损的分布规律。
方法采用简单化随机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门诊广泛型AgP患者40例,年龄14~36岁,男性15例,女性25例,采用锥形束CT对入选对象进行扫描,并应用其自带的NNT软件测量分析切牙区、尖牙区、前磨牙区及磨牙区牙齿的牙槽骨缺损程度及缺损方式。
结果40例广泛型AgP患者中,中、重度牙槽骨缺损的位点数占总位点数的86.6%(3 769/4 352)。上颌磨牙区牙槽骨缺损最严重[(6.3±0.7)mm],尖牙区最轻[(4.8±0.8)mm];下颌切牙区牙槽骨缺损最严重[(5.9±0.9)mm],尖牙区最轻[(5.1±0.7)mm]。上颌尖牙区、磨牙区和下颌前磨牙区同区不同位点间牙槽骨缺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尖牙区和磨牙区同区不同位点间牙槽骨缺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磨牙近中[(6.9±0.7)mm]和下颌切牙近中[(6.5±1.1)mm]牙槽骨缺损最严重。下颌第一磨牙近中[13.6%(42/308)]、上颌第一磨牙近中[12.0%(39/316)]及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10.8%(34/316)]易出现斜形骨缺损。
结论广泛型AgP患者大多数位点牙槽骨缺损较严重,其中缺损最严重的部位为上颌磨牙近中和下颌切牙近中;下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最易出现斜形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