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没有太多的思考空间,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最近几年“杜郎口”教学的推广中,让我们真正感同身受了让学生走上讲台的大举措,原来相信学生,把讲台交给学生的课堂效果会是如此出色!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会得到如此的发挥!实践说明,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教学。
“让学生走上讲台”,一言以蔽之,就是“角色转换”。就是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从原本的“主演”角色转换为“导演”角色,听课学生从原本的“受众”角色转换为“主演”角色。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下面,我就英语教学中实施“让学生走上讲台”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的“主演”角色到“导演”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导演”的角色,方式方法要多变灵活,要一起和学生探讨问题,与学生谈话要用商讨的语气,不再推崇“以我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当今,以教师为“导演”角色的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时刻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1. “导演”先是一个策划者
在课前,教师要先确定好教学内容,对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和兴趣,然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在课堂中获益。这是一个庞大的课前工作,而好的策划决定着一堂好课的生成。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往往会遇上一些忽视课前准备的同行,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2. “导演”应该是一个组织者
这一点特别体现在活动的安排上,每个人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要有正确的引导方向。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有很多的互动,两人一组的活动、四人一组的讨论、小组游戏等。因此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小组人选的搭配和活动的难易安排,真正体现出活动的价值,让学生乐于活动,人人参与活动,从而取得应有的效果。
3. “导演”要做一个参与者
在学生站在讲台之上、教师站在讲台之下的同时,教师要认真地聆听学生的讲解,成为学生的一员,并适当地营造轻松而热烈的活动氛围,让学生更加大胆地发挥自我,提高他们参与活动与课堂的兴趣。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更加兴奋与热情,更是一种表率与示范,能增加学生的英语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4. “导演”还是一个评价者
教师在参与的同时,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在讲解中出现的问题,要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纠正和指导,并在课堂总结时作进一步的训练。
二、学生的“受众”角色到“主演”角色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有很多的教师走上了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教学之路。学生的“受众”角色得到了解放,学生由“要我学”也逐渐变为了“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他们成为了主宰学习、主宰课堂的主人,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研究者。当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探索者、研究者时,他们也就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人。在这里,他们有老师的指导,有同学们的合作和帮助;在这里,他们可以通过尽情地说来发挥自我、展现自我。
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具有“三性”。一是积极性。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积极性也就产生了。二是主动性。学生有了求知欲,具有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精神,就能不断发现问题,并善于探索研究问题。三是绩效性,每一次教学,都应该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形成新的创新意识,这样的课才能称得上有效益。我曾经在教学9A Unit4 TV programmes一单元的Reading时,课前对“Sports World”“Beijing Music Awards”“Murder In a Country House”“Tiger Watch”四档节目设置了不同的任务,有回答问题、有判断正误、有罗列故事梗概、有寻找文章关键字,然后把这些任务交给各个小组,让学生小组在课堂上围绕任务自由讨论,用各自的方式分析四段文字,在完成任务后由小组代表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讲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小组的代表在解说第三档节目时,不但清晰地让小组成员展示了节目梗概,同时还让同学们找出其中大家认为是重点的短语和句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只要放心大胆地把讲台交给学生,他们就一定会把“主演”角色扮演得很好。
三、课堂教学效果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课堂不单单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水平。知识是一步步吸取的,能力也是日积月累的,而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更是提高学生能力最快捷、最有效的,它更促进了学生由“重知型”向“能力型”的转变。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知识转变成能力,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取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在我上面谈到的这个例子中,这样的方法不正是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吗?
总而言之,让学生走上讲台,学生当“主演”,教师当“导演”,变“讲堂”为“学堂”,是教学理念的一种更新,是方法指导的根本途径和要求。只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实践,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一方沃土。
(启东市永和初级中学)
“让学生走上讲台”,一言以蔽之,就是“角色转换”。就是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从原本的“主演”角色转换为“导演”角色,听课学生从原本的“受众”角色转换为“主演”角色。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下面,我就英语教学中实施“让学生走上讲台”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的“主演”角色到“导演”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导演”的角色,方式方法要多变灵活,要一起和学生探讨问题,与学生谈话要用商讨的语气,不再推崇“以我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当今,以教师为“导演”角色的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时刻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1. “导演”先是一个策划者
在课前,教师要先确定好教学内容,对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和兴趣,然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在课堂中获益。这是一个庞大的课前工作,而好的策划决定着一堂好课的生成。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往往会遇上一些忽视课前准备的同行,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2. “导演”应该是一个组织者
这一点特别体现在活动的安排上,每个人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要有正确的引导方向。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有很多的互动,两人一组的活动、四人一组的讨论、小组游戏等。因此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小组人选的搭配和活动的难易安排,真正体现出活动的价值,让学生乐于活动,人人参与活动,从而取得应有的效果。
3. “导演”要做一个参与者
在学生站在讲台之上、教师站在讲台之下的同时,教师要认真地聆听学生的讲解,成为学生的一员,并适当地营造轻松而热烈的活动氛围,让学生更加大胆地发挥自我,提高他们参与活动与课堂的兴趣。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更加兴奋与热情,更是一种表率与示范,能增加学生的英语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4. “导演”还是一个评价者
教师在参与的同时,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在讲解中出现的问题,要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纠正和指导,并在课堂总结时作进一步的训练。
二、学生的“受众”角色到“主演”角色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有很多的教师走上了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教学之路。学生的“受众”角色得到了解放,学生由“要我学”也逐渐变为了“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他们成为了主宰学习、主宰课堂的主人,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研究者。当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探索者、研究者时,他们也就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人。在这里,他们有老师的指导,有同学们的合作和帮助;在这里,他们可以通过尽情地说来发挥自我、展现自我。
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具有“三性”。一是积极性。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积极性也就产生了。二是主动性。学生有了求知欲,具有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精神,就能不断发现问题,并善于探索研究问题。三是绩效性,每一次教学,都应该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形成新的创新意识,这样的课才能称得上有效益。我曾经在教学9A Unit4 TV programmes一单元的Reading时,课前对“Sports World”“Beijing Music Awards”“Murder In a Country House”“Tiger Watch”四档节目设置了不同的任务,有回答问题、有判断正误、有罗列故事梗概、有寻找文章关键字,然后把这些任务交给各个小组,让学生小组在课堂上围绕任务自由讨论,用各自的方式分析四段文字,在完成任务后由小组代表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讲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小组的代表在解说第三档节目时,不但清晰地让小组成员展示了节目梗概,同时还让同学们找出其中大家认为是重点的短语和句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只要放心大胆地把讲台交给学生,他们就一定会把“主演”角色扮演得很好。
三、课堂教学效果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课堂不单单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水平。知识是一步步吸取的,能力也是日积月累的,而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更是提高学生能力最快捷、最有效的,它更促进了学生由“重知型”向“能力型”的转变。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知识转变成能力,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取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在我上面谈到的这个例子中,这样的方法不正是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吗?
总而言之,让学生走上讲台,学生当“主演”,教师当“导演”,变“讲堂”为“学堂”,是教学理念的一种更新,是方法指导的根本途径和要求。只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实践,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一方沃土。
(启东市永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