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有数以万计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几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没有国哪里会有家,是千古流传的话,多少历史的教训证明”维系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的是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品德教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对祖国教育的热爱。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岳飞的《满江红》、龚自珍的《已亥杂诗》都抒写出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在大脑中再现诗人当时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从小汲取各方面的知识,长大后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足以看出人们深深的根亲情节。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唐代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一诗也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表现自己故土难离的情结。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感情,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孟郊的《游子吟》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母爱的无私。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残杀,应团结一致。教学时,要适时引导学生用真情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高尚品质,帮助他们用善良去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
2.友情教育。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学生与同学,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孤僻没有朋友的学生,心理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因而更突显友情教育的重要性。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即是对朋友的劝慰,又是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送别》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令人担忧,只有一个地球,每个人都要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所以爱护环境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题西林壁》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与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的高尚情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乐观积极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整合相关内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启示我们不能因为年龄而停止奋斗的脚步。诗仙李白在《路难行》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在教学这些朗朗上口而优美的诗句时,融入人生观,教育观的教育,比说教式的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归根结底是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扬帆远航。?笸(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油墩街镇中心学校)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几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没有国哪里会有家,是千古流传的话,多少历史的教训证明”维系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的是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品德教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对祖国教育的热爱。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岳飞的《满江红》、龚自珍的《已亥杂诗》都抒写出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在大脑中再现诗人当时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从小汲取各方面的知识,长大后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足以看出人们深深的根亲情节。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唐代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一诗也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表现自己故土难离的情结。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感情,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孟郊的《游子吟》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母爱的无私。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残杀,应团结一致。教学时,要适时引导学生用真情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高尚品质,帮助他们用善良去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
2.友情教育。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学生与同学,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孤僻没有朋友的学生,心理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因而更突显友情教育的重要性。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即是对朋友的劝慰,又是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送别》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令人担忧,只有一个地球,每个人都要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所以爱护环境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题西林壁》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与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的高尚情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乐观积极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整合相关内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启示我们不能因为年龄而停止奋斗的脚步。诗仙李白在《路难行》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在教学这些朗朗上口而优美的诗句时,融入人生观,教育观的教育,比说教式的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归根结底是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扬帆远航。?笸(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油墩街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