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与费正清等往来书信四通考析

来源 :国际汉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bo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藏于北大图书馆的司徒雷登与费正清等的四通往来书信,书信的主要内容,一是关于司徒雷登1949年10月访问哈佛,与费正清及其主持的中国地区研究项目人员的交流情况;二是费正清对司徒雷登向其推荐郑友揆的回复,表示对郑友揆所著《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书稿很感兴趣;三是司徒雷登对美国务院忠诚-安全委员会问询的答复,说明驻华外交官梅尔比及其与费慰梅的关系均无损害国家利益之处.将司徒雷登与费正清的书信往来放在美国的中国研究发展史中来看,可将其视为老一辈与新一代美国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在中国研究转向之际的交流.司徒雷登为梅尔比所写的证词,揭示了在麦卡锡主义时代,梅尔比等遭遇的不公正审查,蒙受的歧见和非难.
其他文献
明清之际,耶稣会凭借文化适应策略,成功融入中国社会,取得了不俗的传教成果.与此同时,自1633年利安当进入中国后,西班牙方济各会士也一直为在中国立足而努力.传统上,由于利安当率先挑起礼仪之争等诸多因素,在华方济各会常常被划入反对适应、挑起争斗的一派,但仔细梳理他们的在华传教史料,可明显看出,他们在长期的中国观察过程中,也借鉴耶稣会士的经验,结合自身的传教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适应策略,即学习语言、取汉字名号、易服、学术传教和医疗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