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不仅IT业,整个世界都在日趋多元、多变。在各个行业,曾经的领航者们都在焦灼于创新、转型,以求不被甩下乃至持续领先。
英特尔即为其中一员。
早先,它顶着芯片巨头的光环在PC时代所向披靡,那么,在新的时代里,它能提升自己的续航能力吗?它如何去把握趋势,延续自己的竞争优势?其所思、所为,能给那些彷徨在新时代的曾经的领航者们,带來哪些启迪或借鉴?管理
至少在外界看來,英特尔似乎将赌注押在了一款叫作“超极本”(Ultrabook)的电脑上,以对付正在步步紧逼的平板电脑。这款电脑已问世并在10月中旬迅即推向市场。
它显然身负使命而來。不论是英特尔,还是紧密团结在英特尔周围的各大PC厂商,都热切希望它能给被日渐唱衰的PC产业,带來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尽管英特尔的近期业绩一路直升,不久前公布的201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营收为142亿美元,净利润达34.6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和17%。但在眼下的时点看上去,PC正被平板蚕食似已成无法扭转的现实。
根据Gartner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560万台,2011年则将跃升至5730万台。而IDC的预测更令人惊讶:从2010年至2014年,平板电脑出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57.4%。
此消彼长。高盛早前就已预计,平板电脑将在2011年开始大幅占有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40%的平板电脑销售将來自于笔记本电脑或者上网本市场。
对英特尔來说,这些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要知道,这个PC领域毋庸置疑的老大,在另外一些市场并不具备足够的“资本”。目前的情况是,全球有95%的智能手机采用的是ARM架构,尽管计算性能较弱,但相对发热少、功耗低,都使ARM在这个领域一路绝尘。如果加上平板电脑,形势将对英特尔更为不妙。
就在此时,“超极本”横空出世。看上去只是个超薄的笔记本电脑,但实际上,它兼有PC和平板电脑的功能:强大的计算能力、更高的智能视觉性能、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安全性能以及优良的用户体验、触控功能,等等。并且,最为可观的是,处理器的功耗得到明显降低,电池续航能力可高达8小时。
“这一定是跨时代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激情洋溢地对《中外管理》说,“再过两三年,你很难再找到今天这样的笔记本了,到那个时候可能70%以上,全是超极本。”
并不试图取代,而是希望共存。杨叙坦言,英特尔一点不反对平板:“只恨自己行动晚了,没有把最好的适用于平板的东西先做出來,这对我们來讲,是深深的一课,但是接下去我们不是去反对,而且应该去拥抱它。”
在杨叙看來,尽管今天消费者对体验的呼声是如此之高,但并不证明体验类产品会取代工作用产品。“不少人认为平板电脑出來了,很多人就不买电脑了,不是的,我们一年多來一直在跟踪这个数据,实际上电脑今年增长也还不错。”他说。
事实上,英特尔从來不认为PC时代正在过去,他们更认同“PC+时代”的提法:多智能终端打破了PC的大一统,但每个终端中都有计算的需要。而计算,正是英特尔的强项。
即便这样,情形足够乐观吗?要知道,和英特尔的过往辉煌年代相比,环境已经大为不同了,体验似乎成为压倒一切的需求,产业正变得日益多元化,究竟该如何引领潮流正变得越來越难以琢磨,但失去曾经优势的速度,则常常只是一眨眼。
在新的时代里,英特尔能延续过往的辉煌吗,它正在做什么?
转型。
英特尔即为其中一员。
早先,它顶着芯片巨头的光环在PC时代所向披靡,那么,在新的时代里,它能提升自己的续航能力吗?它如何去把握趋势,延续自己的竞争优势?其所思、所为,能给那些彷徨在新时代的曾经的领航者们,带來哪些启迪或借鉴?管理
至少在外界看來,英特尔似乎将赌注押在了一款叫作“超极本”(Ultrabook)的电脑上,以对付正在步步紧逼的平板电脑。这款电脑已问世并在10月中旬迅即推向市场。
它显然身负使命而來。不论是英特尔,还是紧密团结在英特尔周围的各大PC厂商,都热切希望它能给被日渐唱衰的PC产业,带來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尽管英特尔的近期业绩一路直升,不久前公布的201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营收为142亿美元,净利润达34.6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和17%。但在眼下的时点看上去,PC正被平板蚕食似已成无法扭转的现实。
根据Gartner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560万台,2011年则将跃升至5730万台。而IDC的预测更令人惊讶:从2010年至2014年,平板电脑出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57.4%。
此消彼长。高盛早前就已预计,平板电脑将在2011年开始大幅占有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40%的平板电脑销售将來自于笔记本电脑或者上网本市场。
对英特尔來说,这些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要知道,这个PC领域毋庸置疑的老大,在另外一些市场并不具备足够的“资本”。目前的情况是,全球有95%的智能手机采用的是ARM架构,尽管计算性能较弱,但相对发热少、功耗低,都使ARM在这个领域一路绝尘。如果加上平板电脑,形势将对英特尔更为不妙。
就在此时,“超极本”横空出世。看上去只是个超薄的笔记本电脑,但实际上,它兼有PC和平板电脑的功能:强大的计算能力、更高的智能视觉性能、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安全性能以及优良的用户体验、触控功能,等等。并且,最为可观的是,处理器的功耗得到明显降低,电池续航能力可高达8小时。
“这一定是跨时代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激情洋溢地对《中外管理》说,“再过两三年,你很难再找到今天这样的笔记本了,到那个时候可能70%以上,全是超极本。”
并不试图取代,而是希望共存。杨叙坦言,英特尔一点不反对平板:“只恨自己行动晚了,没有把最好的适用于平板的东西先做出來,这对我们來讲,是深深的一课,但是接下去我们不是去反对,而且应该去拥抱它。”
在杨叙看來,尽管今天消费者对体验的呼声是如此之高,但并不证明体验类产品会取代工作用产品。“不少人认为平板电脑出來了,很多人就不买电脑了,不是的,我们一年多來一直在跟踪这个数据,实际上电脑今年增长也还不错。”他说。
事实上,英特尔从來不认为PC时代正在过去,他们更认同“PC+时代”的提法:多智能终端打破了PC的大一统,但每个终端中都有计算的需要。而计算,正是英特尔的强项。
即便这样,情形足够乐观吗?要知道,和英特尔的过往辉煌年代相比,环境已经大为不同了,体验似乎成为压倒一切的需求,产业正变得日益多元化,究竟该如何引领潮流正变得越來越难以琢磨,但失去曾经优势的速度,则常常只是一眨眼。
在新的时代里,英特尔能延续过往的辉煌吗,它正在做什么?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