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王琛评析:史文辉
教学目标
培养热爱科学、乐于探究、敢于想象、勇于创造的情感;养成喜欢提问、勇于思考、乐于动手、乐于创造的行为习惯;了解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简单的小发明、小制作;在实践操作中经历动手、动脑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学生勤于动脑、敢于创新习惯的形成和愿意动手进行发明创造品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回忆故事,感悟道理
师:这节课里,我将带领同学们开展一次神奇的旅行,去一个奇妙的王国探寻奥秘,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就请大家睁大眼睛,快快跟随我进入神奇的“露一手王国”吧。
(课件呈现“露一手王国”国王对孩子们的邀请)
师:谢谢国王的邀请!首先让我们进入名人故事堡。大家看,他们都是谁?一起大声告诉我,他们是——(出示幻灯片)
生:爱迪生、牛顿、瓦特。
师: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生:爱迪生是发明家,他发明了电灯。
师:知道他小时候的故事吗?给大家讲讲吧。
(生讲述爱迪生小时候用镜子聚光的办法让医生为妈妈做手术的故事)
师:故事讲得真生动!你认为爱迪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他从小就爱动脑筋想办法。
师: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喜欢动脑筋,才救了妈妈,才有了像电灯这样伟大的发明。
师:谁再继续介绍?
生:牛顿是科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师:关于万有引力定律,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吗?给我们讲讲吧。
(生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师:你认为牛顿是怎样的人?
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师:对!一件小事引起了牛顿深深的思考,这说明牛顿从小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师:下面,让我们来说一说瓦特吧!
生: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师:瓦特是受什么启发而发明蒸汽机的?
生:瓦特从水开后产生的水蒸气能把壶盖顶起来的现象中,发现水蒸气也有力量。
师:原来小细节里往往蕴藏着大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小故事,我们发现原来那些大科学家并不是一出生就会发明创造,而是从小善观察、勤动脑,经过慢慢积累才取得成功的。在我们校园里,也有一些像大科学家一样从小喜欢动脑筋、喜欢观察的同学,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走进海尔科技宫,去听一听校园发明家的故事。
(二)联系实际,体会学习
(多媒体呈现四方实验小学六年级王梦飞同学发明“盲人饮水服务机器人”并获大奖的故事)
师:谁来说说,这项发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生:王梦飞同学是经过查阅书籍,咨询技术人员,反复实验后才获得成功的。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向王梦飞同学学些什么?
生:学习他帮助别人的精神。
生:学习他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好习惯。
……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只要你多动手、多实践,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小发明,是我们学校科技小队的杰作。同学们想看吗?
生:想!
师:这件发明叫新型方便杯盖(出示实物)。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平常喝水时总要把杯盖放到一边。可如果杯盖口朝上,灰尘会落入杯盖;如果杯盖口朝下,灰尘会沾到杯盖的边缘。这样,每天都要冲刷杯盖,多麻烦呀!有位同学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杯子的侧面粘上一块小铁块,再在杯盖的顶端粘上吸铁石。每次喝水的时候,只需轻轻一靠,杯盖就吸在杯子的侧面了。你瞧!不仅防止了灰尘进入,还不容易将杯盖弄丢,怎么样?同学们,你们想来感受一下吗?
(生上前感受并进行评价)
师:其实在同学们的家庭里,像这样既简单又方便的小发明还有许多。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这是我用一次性纸杯制作的松花蛋切割器。做法很简单,只要把一次性纸杯的底部剪掉,用针和线在底部缝成米字形就可以了。使用的时候,只用把松花蛋从上往下一按,整齐干净的松花蛋就切好了。
师:太棒了!老师要和你握握手,谢谢你向我们介绍了这么好的小发明。
生:这是我制作的储藏盒,能容纳我书桌上所有的杂物,为学习提供了方便。它是由用完的电话卡、购物卡等小卡片,拼装而成的。
师: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孩子。
(学生分别展示用粘在一起的卫生纸筒做成的小衣物储存盒、用矿泉水瓶制成的一次性水杯架、用薯片筒制成的储钱罐等小发明)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要介绍一个自己的小发明。同学们都知道,许多人都需要戴眼镜,他们最怕的就是找不到眼镜。大家看,这是什么?对了,是普通的CD碟片,我们把它们用双面胶粘起来,再用一根绳子从CD碟片的两个口里穿出、系好,最后将眼镜插入碟片中。你瞧!一个眼镜小吊床就做好了,怎么样?喜欢吗?
生:喜欢!
师:看,这就是老师家里面的“眼镜小吊床”(出示实物),下课后,老师会把它送给今天发言最多的同学。
(三)创设情境,实际演练
师:刚才我在演示自己的小发明时,就看到同学们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其实,真正的发明创造是以丰富的想象为前提的。让我们发挥充分的想象,赶快进入“露一手乐园”吧!
(课件出示国王提示语:小朋友,希望大家在我们王国里玩得开心,学到本领。我将给你们出两道难题,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帮着解决。第一道难题: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遇到了特大雪灾,许多人都因为大雪而不能按时回家过年。现在就请你开动脑筋,创造一种能彻底处理积雪的神奇武器。第二道难题: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从今年6月1日起,全市各大商场都取消免费使用的塑料袋。现在就请大家设计一个环保袋,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吧!)
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解决这两个问题?
生:有!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将你们的发明设计画在题板上,待会儿派一名代表为大家介绍,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学生先在《蓝精灵》的音乐声中分组活动,然后汇报)
学生代表1:可以在马路两旁安装一个巨大的防雪帐篷,每当下雪的时候,帐篷就会升起来,盖住马路,车辆在帐篷内行驶就安然无恙了。
师:能给这件发明取个名字吗?
生:自动防雪帐篷!
师:希望你长大后能把这件作品发明成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学生代表2:这是专门为老人设计的带轮子和螺旋桨的环保袋。老人提不动东西的时候,可用轮子推,或者用螺旋桨遥控飞。
师:你们是怎么得到启发的?
生:我们是从书包上的轮子和遥控飞机上的螺旋桨中得到启发的。
师:你们的想法太棒了!掌声鼓励!
……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听听国王对我们的评价吧!
(课件出示国王评价:同学们,你们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智慧,充满想象。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四)品味儿歌,升华主题
师:最后,让我们在“主题儿歌城”里伴随着这段儿歌,再一次体验创造的快乐吧。
……
师(总结):在旅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还想给大家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用一个小发明来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下节课上,我们将举行一次“露一手展示会”。下课!
评析
本课教学具有“新、活、实、巧”四个特点。
导入形式新。一上课,教师就出示了一幅卡通“露一手王国”图片,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教学方式活。教师始终坚持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故事中感悟,在身边的小发明、小创造中体会,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尤其是当教师展示学生和自己的小发明的时候,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教学内容实。本课始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营造了贴近学生生活、动手动脑、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那一件件精美巧妙的生活小创造充分体现了“创造来源于生活并可以改变生活”的理念。
教学设计巧。本课围绕着活动目标设计了“回忆故事,感悟道理——联系实际,体会学习——创设情境,实际演练——品味儿歌,升华主题”等环节。不难看出,这些环节是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整个设计如行云流水,巧妙自然。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四方实验小学
山东青岛市四方区教研室)
教学目标
培养热爱科学、乐于探究、敢于想象、勇于创造的情感;养成喜欢提问、勇于思考、乐于动手、乐于创造的行为习惯;了解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简单的小发明、小制作;在实践操作中经历动手、动脑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学生勤于动脑、敢于创新习惯的形成和愿意动手进行发明创造品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回忆故事,感悟道理
师:这节课里,我将带领同学们开展一次神奇的旅行,去一个奇妙的王国探寻奥秘,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就请大家睁大眼睛,快快跟随我进入神奇的“露一手王国”吧。
(课件呈现“露一手王国”国王对孩子们的邀请)
师:谢谢国王的邀请!首先让我们进入名人故事堡。大家看,他们都是谁?一起大声告诉我,他们是——(出示幻灯片)
生:爱迪生、牛顿、瓦特。
师: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生:爱迪生是发明家,他发明了电灯。
师:知道他小时候的故事吗?给大家讲讲吧。
(生讲述爱迪生小时候用镜子聚光的办法让医生为妈妈做手术的故事)
师:故事讲得真生动!你认为爱迪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他从小就爱动脑筋想办法。
师: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喜欢动脑筋,才救了妈妈,才有了像电灯这样伟大的发明。
师:谁再继续介绍?
生:牛顿是科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师:关于万有引力定律,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吗?给我们讲讲吧。
(生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师:你认为牛顿是怎样的人?
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师:对!一件小事引起了牛顿深深的思考,这说明牛顿从小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师:下面,让我们来说一说瓦特吧!
生: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师:瓦特是受什么启发而发明蒸汽机的?
生:瓦特从水开后产生的水蒸气能把壶盖顶起来的现象中,发现水蒸气也有力量。
师:原来小细节里往往蕴藏着大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小故事,我们发现原来那些大科学家并不是一出生就会发明创造,而是从小善观察、勤动脑,经过慢慢积累才取得成功的。在我们校园里,也有一些像大科学家一样从小喜欢动脑筋、喜欢观察的同学,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走进海尔科技宫,去听一听校园发明家的故事。
(二)联系实际,体会学习
(多媒体呈现四方实验小学六年级王梦飞同学发明“盲人饮水服务机器人”并获大奖的故事)
师:谁来说说,这项发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生:王梦飞同学是经过查阅书籍,咨询技术人员,反复实验后才获得成功的。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向王梦飞同学学些什么?
生:学习他帮助别人的精神。
生:学习他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好习惯。
……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只要你多动手、多实践,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小发明,是我们学校科技小队的杰作。同学们想看吗?
生:想!
师:这件发明叫新型方便杯盖(出示实物)。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平常喝水时总要把杯盖放到一边。可如果杯盖口朝上,灰尘会落入杯盖;如果杯盖口朝下,灰尘会沾到杯盖的边缘。这样,每天都要冲刷杯盖,多麻烦呀!有位同学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杯子的侧面粘上一块小铁块,再在杯盖的顶端粘上吸铁石。每次喝水的时候,只需轻轻一靠,杯盖就吸在杯子的侧面了。你瞧!不仅防止了灰尘进入,还不容易将杯盖弄丢,怎么样?同学们,你们想来感受一下吗?
(生上前感受并进行评价)
师:其实在同学们的家庭里,像这样既简单又方便的小发明还有许多。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这是我用一次性纸杯制作的松花蛋切割器。做法很简单,只要把一次性纸杯的底部剪掉,用针和线在底部缝成米字形就可以了。使用的时候,只用把松花蛋从上往下一按,整齐干净的松花蛋就切好了。
师:太棒了!老师要和你握握手,谢谢你向我们介绍了这么好的小发明。
生:这是我制作的储藏盒,能容纳我书桌上所有的杂物,为学习提供了方便。它是由用完的电话卡、购物卡等小卡片,拼装而成的。
师: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孩子。
(学生分别展示用粘在一起的卫生纸筒做成的小衣物储存盒、用矿泉水瓶制成的一次性水杯架、用薯片筒制成的储钱罐等小发明)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要介绍一个自己的小发明。同学们都知道,许多人都需要戴眼镜,他们最怕的就是找不到眼镜。大家看,这是什么?对了,是普通的CD碟片,我们把它们用双面胶粘起来,再用一根绳子从CD碟片的两个口里穿出、系好,最后将眼镜插入碟片中。你瞧!一个眼镜小吊床就做好了,怎么样?喜欢吗?
生:喜欢!
师:看,这就是老师家里面的“眼镜小吊床”(出示实物),下课后,老师会把它送给今天发言最多的同学。
(三)创设情境,实际演练
师:刚才我在演示自己的小发明时,就看到同学们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其实,真正的发明创造是以丰富的想象为前提的。让我们发挥充分的想象,赶快进入“露一手乐园”吧!
(课件出示国王提示语:小朋友,希望大家在我们王国里玩得开心,学到本领。我将给你们出两道难题,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帮着解决。第一道难题: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遇到了特大雪灾,许多人都因为大雪而不能按时回家过年。现在就请你开动脑筋,创造一种能彻底处理积雪的神奇武器。第二道难题: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从今年6月1日起,全市各大商场都取消免费使用的塑料袋。现在就请大家设计一个环保袋,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吧!)
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解决这两个问题?
生:有!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将你们的发明设计画在题板上,待会儿派一名代表为大家介绍,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学生先在《蓝精灵》的音乐声中分组活动,然后汇报)
学生代表1:可以在马路两旁安装一个巨大的防雪帐篷,每当下雪的时候,帐篷就会升起来,盖住马路,车辆在帐篷内行驶就安然无恙了。
师:能给这件发明取个名字吗?
生:自动防雪帐篷!
师:希望你长大后能把这件作品发明成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学生代表2:这是专门为老人设计的带轮子和螺旋桨的环保袋。老人提不动东西的时候,可用轮子推,或者用螺旋桨遥控飞。
师:你们是怎么得到启发的?
生:我们是从书包上的轮子和遥控飞机上的螺旋桨中得到启发的。
师:你们的想法太棒了!掌声鼓励!
……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听听国王对我们的评价吧!
(课件出示国王评价:同学们,你们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智慧,充满想象。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四)品味儿歌,升华主题
师:最后,让我们在“主题儿歌城”里伴随着这段儿歌,再一次体验创造的快乐吧。
……
师(总结):在旅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还想给大家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用一个小发明来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下节课上,我们将举行一次“露一手展示会”。下课!
评析
本课教学具有“新、活、实、巧”四个特点。
导入形式新。一上课,教师就出示了一幅卡通“露一手王国”图片,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教学方式活。教师始终坚持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故事中感悟,在身边的小发明、小创造中体会,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尤其是当教师展示学生和自己的小发明的时候,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教学内容实。本课始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营造了贴近学生生活、动手动脑、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那一件件精美巧妙的生活小创造充分体现了“创造来源于生活并可以改变生活”的理念。
教学设计巧。本课围绕着活动目标设计了“回忆故事,感悟道理——联系实际,体会学习——创设情境,实际演练——品味儿歌,升华主题”等环节。不难看出,这些环节是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整个设计如行云流水,巧妙自然。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四方实验小学
山东青岛市四方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