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多媒体应用设计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y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多媒体给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使空间与图形的信息立体而又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让学生不用凭空想象,使课堂充满生趣. 为此,本文将就多媒体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与学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空间与图形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改的深化,多媒体的应用无处不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作用重大. 多媒体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多媒体技术不断地被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能让学生直观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空间与图形》知识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小学生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弱,这就要求老师在《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多媒体给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课堂上为小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空间与图形知识,使《空间与图形》的教与学“活”起来,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一、应用多媒体创设“空间与图形”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以往我们的“空间与图形”教学所展示给孩子们的图形有时仅限于书上的挂图、教室中的实物和一些简单的自制教具,但空间与图形的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会给小学生的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 有了多媒体以后我们通过网络素材搜集到大量的关于图形的美丽图案,利用信息技术与其整合,能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既了解了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宽了视野,又引发了学习的兴趣,通过“真实情景”下的数学学习,形成丰富的、真正的、灵活的知识,从而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的车轮都是圆的,接着将它们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状,学生观察后议论纷纷,个个笑得前俯后仰……最后画面又把轮子换成椭圆的,同学们看完后都说:“这也不行,坐上去谁受得了?”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他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唤起了学生探究的愿望,诱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 这样,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深刻地认识了圆的特征,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掌握重点,降低图形教学中的难点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相关概念、公式推导、数学思想方法、拓展题等方面内容是教师比较难处理的. 从目前来说,大多数小学生对空间和图形的理解依托于直观形象,没有形成立体性的理解和认知. 无论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拟,也难以表达出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空间与图形》几何概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图表、彩色文字、动画、游戏等多种方式呈现,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耳、动脑,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从而降低教学中的难度.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鲜艳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对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多样的刺激,使学生对长方体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并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长方体表象. 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课件,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初步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当学生点击长方体的面时,长方体的六个面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颜色,然后每种颜色的面就会慢慢重合. 当学生点击棱时,课件同样会出现三种不同颜色的棱,然后每种颜色的4条棱慢慢重合,非常生动地说明了长方体的12条棱可分成三组,每组的长度都相等. 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空间与图形互相渗透,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空间与图形的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互相渗透. 而多媒体技术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利用课件,把圆柱的侧面展开,这样,学生从屏幕上直观地看到,侧面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很快的引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既避免了教学的繁琐,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起到很好的作用. 几何图形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积极思维、自我挖掘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公式的推出. 动画模拟不仅能改善学生凭空想象似懂非懂之苦,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有针对性的系列练习,其练习效果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的,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
  总之,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能充分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效用,为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数学知识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中数学知识结构难度的升级,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习过程已由简单的数学运算发展为深层次的思维活动,科学有效的数学思维是找到和找准解决数学难题的关键。数学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只是解决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充分整合学生观察、想象、联想、思维和创新等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为目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手段,提
目的观察分析丁地去炎松、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9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列为治疗组,2008年1月至2010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本院就诊的9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每日晨起服用缬沙坦80mg;对照组49例每
目的观察"温阳生骨胶囊"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X光片表现、血流变、血脂、血钙、血磷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
【摘要】 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教师的教学更应该立足生活,让学生们从小就体会到“生活味”的教学课堂,那么对于数学教学更应该如此,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本文就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出发点,实施“生活味”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
根据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际,建立了矿山企业职工违章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各个违章指标进行了量化,利用1~9级评分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企业职工违章指标评价模型,便
金川矿区岩石力学与巷道支护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大和大面积开采的采动影响,深部巷道围岩表现出明显的碎胀蠕变特性,巷道支护问题己成为矿区可
目的为了探讨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在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资料,所有患者选用葛根素加生理盐水静脉点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