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意义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21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9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是否合并SBP分为SBP组(48例)和无SBP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CT和CRP水平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预测价值。

结果

SBP组血清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无SBP组[3.90(6.95)μg/L比0.50(0.43)μg/L和20.80(11.27)mg/L比10.87(6.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和CRP水平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95% CI 0.860~0.987)和0.852(95% CI 0.777~0.926),预测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临界值分别为0.81 μg/L和13.89 mg/L,敏感度分别为91.7%和85.4%,特异度分别为80.0%和70.0%。SBP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SBP组[20.83%(10/48)比6.0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死亡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13.00(10.90)μg/L比2.50(5.30)μg/L和35.40(31.22)mg/L比18.05(10.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 0.05)。

结论

血清PCT和CRP水平升高可作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重要诊断指标,并且对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1例64岁男性患者,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静脉注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 000 mg和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200 mg,1次/d。患者用药前心率6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00/65 mmHg(1 mmHg=0.133 kPa)。第1天静脉注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5~6min后,患者出现突发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心慌、口唇紫绀、双肺散在哮鸣音及湿罗音,考虑可能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引起
期刊
1例60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胃炎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1次/d)2周。停药5周后出现口干,大便干燥,体重下降。实验室检查:Scr 265 μmol/L,BUN 13.6 mmol/L,白蛋白41 g/L;尿隐血(++),尿蛋白(+++),尿葡萄糖(+++)。1周后病情进展,Scr 525 μmol/L,BUN 15.6 mmol/L;Hb 85 g/L,钾3.4 mmol/L,铁5 μ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