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兴趣培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h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在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能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
  关键词:生物;激发;培养;兴趣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兴趣等方面阐述高中生物教学,从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效果。
  一、 開好课,激发学生兴趣
  如对高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些生物学家的趣闻轶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师认识一些身边的植物时,适当讲述生物的有关常识和与人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面对伸手可触的各种生物,看一看,摸一摸,仔细观察不同生物的外貌,然后提出“你们知道它们有哪些特征?它们是由哪几部分结构组成的?”“每一部分结构各有什么作用和功能?”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开始就通过感性接触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感官,使其很快“进入状态”,消除对生物学的隔膜和畏惧,保持初始的亢奋情绪,轻轻松松地开始生物学的学习,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 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兴趣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把生物问题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另一方面由于提问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奇特的想象,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譬如,在教学“细胞增殖”时,我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即人头皮屑掉一层又一层、冬天脚手上的冻疮来年好。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思考,实现生活经验理论化,又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知识就在身边,学会用生物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探索精神,体现了“生物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学完某节知识时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完“植物的新陈代谢”后,向学生提出,大棚蔬菜如何提高产量?大棚用什么薄膜较好?让学生分析浇水、施肥,保持适当温差、光照、增加二氧化碳等措施的理论依据。又如:学习了“生态学”之后,可提出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人类能在月球上生活吗?等等。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三、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提道:“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景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是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而生物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学科,应该说生物大多数知识是在实验探究中学到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一个能力、理解、思考、观察和验证于一体的过程。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探究式教学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问题”即“思维”,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提问应具有思考性、艺术性、层次性、整体性。所以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尽量减小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觀点、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并训练学生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能力,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 在多元化教学中保持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留住学生,因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教师也会失去听众。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归纳总结相关知识,并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比如,1. 巧用比喻化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2. 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3. 口诀谐音助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总之,准确地把握生物教材中的每一知识点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智.浅谈高中生物课堂兴趣的培养.新课程:中学版,2011.
  [2]顾小成.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文理导航,2016.
  作者简介:
  张荣兵,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固镇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视唱教学是一门示范性、艺术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学科,属于识谱技能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中职学生能够通过独立运用视觉、听觉、感觉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练习识谱。视唱是中职中专学前教学专业教学的必修课之一,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感和音准感,从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乐表达、音乐鉴赏及理解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视唱练耳;审美;能力;培养  在课程改革的新时代,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
实践中,寻衅滋事罪为多发罪名,由于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相似相近犯罪存在界限交叉重叠或模糊不清的问题,在理论界中存在争议较多,全国各地的司法机关适用寻衅滋事罪不尽一致,有
白毛茛根粉末经室温萃取后用HPLC分析其中的生物碱成分 ,色谱柱为ZorbaxEclipseXDB C18快速分离 ,该方法可准确测定白毛茛中主要的生物碱 ,包括小檗碱 (berberine)和白毛莨碱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要:“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是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而又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接班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深知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息息相关。落实学校安全教育要建立长效而有序的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加强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将安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落实学校安全教育,共创
将微课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可有效解决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多而课时少,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基础参差不齐,上课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问题,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将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向,要积极地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不断地得到进步,并且将自身个性展现出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  在教育进行深化改革的今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应当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采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教
对外引进FDI通常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获取最新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然而,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本身并不担负转移先进技术的义务,而且其自身的优势和实力也会对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