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活动课点滴体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e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语文教学正在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本人在教学中更新观念,大胆摸索,组织开展语文活动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却把语文教育置于十分尷尬的境地,致使素质教育成为一句口号,教师满堂灌,学生昏沉沉,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
  现在,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听客,缺乏自主的实践。这就导致讲台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活动课的实践打破了这一局面。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活动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应该是他们表演的舞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潜能的空间。如:课前两分钟自由演讲、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活动课关键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就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关系。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导演的角色,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任不管,完全让学生自主“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后的点评、总结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如:在学习《犟龟》一课时,让学生在研读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各种动物。让他们尽量模仿出各种动物的特点、说话的语气,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准备,这时课堂就动起来了。虽“闹”而不乱,学生的热情也就点燃了。表演完后教师适当点评,这节课就充分体现了教师“导演”的角色,放手让学生去“玩”。寓教于乐,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把握了各种动物的特点,也加深了对“犟龟”的“犟”的理解。
  教师作为主导者处理好了课堂中师生间的关系,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课必须使形式生动活泼而又切实有效。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但只追求形式是不行的,还应讲究实效。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教案。什么课文适宜抢答竞赛;什么课文适宜进行朗诵比赛;什么问题可进行现场辩论……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去设计。如:在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时,我就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作自我介绍。⑴开学第一天,你在校园里偶遇同班一位不知名的同学,两人互相介绍与提问;⑵新学期刚开学,你参加班干部竞选,作自我介绍;⑶某单位正招聘一名学生形象代表,你前去应聘。这三种情境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语文活动课还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如果仅仅是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的话,我想这也不是活动课的主旨。教师要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参与其中,化主动为被动。以前的语文课堂,是优秀生表演的舞台,后进生只是陪衬。后进生由于基础差、反应慢,虽有兴趣参于活动,却很难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在抢答、演讲中,后进生相形见绌,致使他们失去自信和参于活动的勇气。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必定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所以,语文活动课要顺利进行,还须让成绩中下层的学生动起来,发掘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而要调动中下层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语文活动课一个难点。中下层学生大部分缺乏自信,不敢参于任何活动,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障碍。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引导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他们重拾自信,从而参加到活动性课堂中来。记得在讲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还让学生上讲台表演捕鸟的动作,班上几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顿时神采奕奕,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先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后因太紧张,“竹篓”翻了,“捕鸟”失败。这时帮他们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再来一次,结果获得了全班同学的鼓掌肯定,从而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
  语文课堂是一个丰富多采的世界,为学生打开另一个广阔的天地。但学生的知识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所获,语文活动课要以课堂为主,课外为辅,课堂带动课外,课外成为课堂的补充和延续。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特别是山里的孩子,过寄宿生活,课外资料又少,这些造成他们的视野狭窄,语文水平低,课外的补充就显得重要了。教师就要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鼓励学生平时多看报,课后常去学校阅览室充电,在假期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等等。
  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还学生一片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真正让语文课活动起来,使学生上语文课不会再有压力;使之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语文课变得轻松起来。
  活动课的关键在于“动”,我想,这就是活动课的精髓所在吧。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在“动”中有所得,在“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单一、传统的讲授,把沉闷的语文课堂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激活。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也就容易提高了。
其他文献
现代化教学媒体,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资源。现代教学技术能否发挥它的作用和魅力,取决于教师能否恰当的使用。教学媒体的优化不等于教学的优化,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不等于教学现代化的实施。在现代教学技术应用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教师对“技术”的掌握,而是现代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一、现代教学技术如何机动灵活地使用  【案例一】《春》教学片段  师:学完朱自清的《春》,请同学们归纳描写景物的一些方
传统作业中“问题的提出”“数据的提供”都是教材或教师精心准备的,而不是学生自行提出和采集的,让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造成学生无条件接受,不愿质疑不想创新。但长期以来,一方面普遍反映数学作业重复演练,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在升学压力下教师又本能地相信多布置作业教学效果总要好一些。要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要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这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才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体现了主导当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了解《新课程》,领会新理念,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作为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思路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架起了一座桥梁,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思品教学中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就思品教学中如何形成良好的情感,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等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思品课教学 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思品学科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
2010年11月,我参加了学校第九届课堂教学大赛,课题是《构建数据表》,做为打磨教学、提升自己的一次机会,我倍加珍惜,从初赛阶段的说课,到最终的赛课,一路行走,一路思考,最大的感受是:一堂好课是在学习中逐步走向完善的。  1、研读教材,向专家学习  准备说课前,拿起教材认真研读,用心地揣摩书上说的每一句话,发现自己从使用这本教材起是第一次如此字斟句酌地研读过,很多精辟的分析也第一次跃入眼帘,如:在
摘要:本文主要写了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其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落实新理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目的是为了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具体怎么做。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形成了史学多途发展的总特点。这种特点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本文就统治者的重视、史官制度的发展、史料的储备、私人修史的盛行及门阀氏族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阐述了这个时期史学多途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学;多途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在其37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魏蜀吴三国鼎
一、我的课堂将来时  一堂课的导入往往仅几分钟,但却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的起始环节,正如一场歌剧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笔者积累了以下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较好的化学课堂导入法及实例。  理科课堂念诗,是一件让学生感觉比较新鲜的事,觉得新鲜,思维也就自然跟着老师走了。我的课很多排在下午,学生们瞌睡的多。有一次我去上课,发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是处于辅助教学活动的位置。它为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表现、创造等自我表现,提供了展示信心和智慧的通道,也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课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新知  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写作文“难”,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差,实践少,平时的积累不够多,写起作文来自然无从下手,不知怎么办,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呢?就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