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应让人保持好奇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ichao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说到他的研究之路时,曾说自己就像小孩子一样去问,然后,再像小孩子一样去问。他的这些叙述,真的令人深思。
  “用手机发短信”,小孩子听后就问:“为什么不可以发长信呢?”大人不太可能这样问。
  “两个红枣比一个苹果还小,为什么2 大于1 呢?”大人会这样问吗?
  小孩子的心理,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好奇心,二是大量运用直觉、联想,三是思维的发散。而发散的特点不完全能由直觉和联想来解释。
  这几个特点,一方面提供了儿童发问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方法。这是天生的或天赋的,也就是说,上天提供給了儿童(亦即人) 这样的动力和方法。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发问是求知的基本表现形式,因而,把亚里士多德的话换个说法,就是“发问是人类的本性”。
  好奇心就是求知的动力、发问的动力。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觉得奇特,就会问新在哪里,奇在何处。不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见怪不怪,见奇不奇,不再发问了,也就是说,求知的动力下降了。似乎是见多识广,实际上是思维的原动力缺失了,思维僵硬了,动力不足了。
  发散是一种方法,当然,有意识地掌握和发展这种方法也成为一种能力。善于联想是善于发散的表现之一,但发散包含更宽泛的内容。意想不到的发问只能用发散来形容。直觉是达到发散的一种形式,它比直观直感的内容更宽泛一些。发散,几乎意味着无所不问,它本身就具有开拓性或开创性。
  不少人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多,逻辑训练的增强,思维更多地受逻辑所限而发散性减弱,这也意味着发问的兴趣下降,动力减弱。发散的方法被收敛的方法挤压。逻辑能力增强了,直觉能力下降了。很可能好奇心也减弱了。
  这是一个矛盾。任何人,任何有巨大创造力和有重大成就的人,都既需要直觉,又需要逻辑; 既需要发散,又需要收敛。两个方面都发展,发展中不导致一方损害另一方,这就有矛盾,有困难。
  教育恰好在于,看到这种矛盾,克服这种困难,从而使每个人都得到最佳发展。
  如何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如何使学生得以最佳发展,这正是极为重大的教育课题,乃至是值得教师终身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这也就是说,要特别花力气保持人类的天性。实际上,最优秀的科学家是以孩童般的好奇去面对世界的,是以童真般的纯真去探索真理的。
  (选自《当代教育论坛》,有改动)
其他文献
作文素材的积累,应当是多来源、多种类型的。高考作文写作,原则上是自由的,是在一定主题下的自由发挥,这种自由发挥考验的是学生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能力,对材料的组织与把握能力,以及合理的情感表达能力等等。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就等同于进行文章素材的积累。如同许多作家一样,他们往往利用一切机会积累素材,当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部属于作家自己的优秀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王平之《关于高中生语文写作素材
在平时和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的学习动力需要激发和培养,因为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其学习语文的动力,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每项成绩的背后都有着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这里,我主要谈谈如何激发和培养良好的学习动力。  其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无外乎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内部诱因,另一个是外部
沙龙这个词最早起源于法国,指的是贵族们聚在一起,就感兴趣的话题抱膝长谈。目前,沙龙早已不是“贵族的游戏”,这种形式广泛流行于各行各业的人群中。  随着阅读在语文学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组织阅读沙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根据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的“学习金字塔”模型,传统的“听讲”,学生只能记住5%的内容;通过“阅读”学习,可以记住10%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通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主题图”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和使用。然而其丰富的内涵往往令教师很难真正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并在教学中加以正确把握。本文采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课例,紧紧围绕用好“主题图”,力求探索对“主题图”的利用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主题图”;有效教学]  刚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出示情景图引入,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数学知识学生兴趣较浓厚,效果也不错。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对情景图
[摘 要:本文首先总结了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随后探究了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措施]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政治科目是主要的学习科目,也是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科目,所以教师需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大力开展政治教学改革,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从读一本好书开始。这是对“整本書阅读”的意义最为精辟的阐发。阅读的重大意义、“整本书阅读”在阅读中的中心地位、“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已经获得语文教育界同人的普遍重视。笔者认为,小组合作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交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和阅读思考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
摘 要: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写出真实情感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真实情感 教学质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22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以往的写作教学是老师设置写作的题目,学生根
华东师大的郑桂华教授根据文言文中所包含的信息类型,把文言文教学价值归纳为四种:重言、重文、重章、重道。浙江的一位老师则认为“教学文言名篇,通文、悟意、审美一个也不能少”。研究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对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本校举行了“成长杯”教学竞赛活动,四位青年教师执教了《〈礼记〉一则》一文,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一
如今,书法已经成为各个学校课程表里专门列出的课程,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书法这门课程的学习,与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是在不断地循环往复中前行,即先从学习基础知识开始,然后不断地增加难度和深度。而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枯燥的,他们一旦失去学习书法的兴趣,就不再有学习书法的热情了。无论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怎样,作为从事书法教育的工作者都要保持一颗对书法教育的信心,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学习书法的“潜力股”
语文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学科,它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而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及知识储备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单靠一人的力量很难完成的学习任务。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开拓视野,发散思维,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以供参考。  一、